一种连续多跨大跨高空铝合金网壳结构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44456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2: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续多跨大跨高空铝合金网壳结构的施工方法,其包括S1,将铰接支座安装固定于建筑主体上;S2,将树状柱支撑结构安装固定于铰接支座上;S3,将钢结构连接节点固定连接至树状柱支撑结构并将钢结构杆件固定连接至钢结构连接节点;S4,将第一铝合金杆件固定连接至钢铝混合节点并将钢铝混合节点固定连接至钢结构杆件;以及S5,将铝合金节点固定连接至第一铝合金杆件并将第二铝合金杆件固定连接至铝合金节点。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连续多跨大跨高空铝合金网壳结构的施工方法实现了大跨度铝合金网壳结构在多幢连续高层建筑上安全可靠施工的目的,其拼装形式简单,施工效率高,可以快速安全实现连续多跨大跨高空铝合金网壳结构。

A construction method of continuous multi span and long span high altitude aluminum alloy latticed shell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续多跨大跨高空铝合金网壳结构的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连续多跨大跨高空铝合金网壳结构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结构也呈现出了多种复杂异形的结构体系,其中连续多跨大跨的高空铝合金网壳结构体系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建筑领域,而此类的网壳结构由于作业高度高,结构跨度大,多个建筑同步连接,因此施工难度高,为确保建筑形态的美观、施工的安全可靠,需要制定一套施工方法,用来完成上述网壳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多跨大跨的高空铝合金网壳结构体系的施工难度高等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连续多跨大跨高空铝合金网壳结构的施工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连续多跨大跨高空铝合金网壳结构的施工方法,其包括S1,将铰接支座安装固定于建筑主体上;S2,将树状柱支撑结构安装固定于铰接支座上;S3,将钢结构连接节点固定连接至树状柱支撑结构并将钢结构杆件固定连接至钢结构连接节点;S4,将第一铝合金杆件固定连接至钢铝混合节点并将钢铝混合节点固定连接至钢结构杆件;以及S5,将铝合金节点固定连接至第一铝合金杆件并将第二铝合金杆件固定连接至铝合金节点。优选地,该施工方法包括利用全站仪定位出十字线,借助于该十字线对铰接支座、树状柱支撑结构、钢结构连接节点、钢铝混合节点和铝合金节点进行定位,然后利用全站仪复核位置并校正后进行固定。优选地,该步骤S2包括S21,将一级铸钢件安装固定于铰接支座上;S22,拼装一级树枝和二级铸钢件;S23,将拼装的一级树枝和二级铸钢件与一级铸钢件进行对接;S24,将拼装的一级树枝和二级铸钢件固定连接到一级铸钢件并将二级树枝固定连接到二级铸钢件以形成树状柱支撑结构。优选地,该步骤S22包括:在地面放置三根H型钢作为拼装胎架,其中,第一H型钢和第二H型钢保持水平面相同且可靠接触地面,然后将一级树枝放到第一H型钢和第二H型钢上,然后将二级铸钢件放到第三H型钢上并和一级树枝进行对接,两个端口对接平整。优选地,该步骤S24包括:采用脚手架对二级铸钢件进行临时支撑,和/或采用格构柱对二级树枝进行临时支撑。优选地,该步骤S4包括在需要和钢铝混合节点对接的钢结构杆件全部安装到位后,将钢铝混合节点和所有的钢结构杆件进行对接,利用临时固定钢板将钢结构杆件和钢铝混合节点固定在一起,再将第一铝合金杆件与钢铝混合节点对接并连接固定,将钢结构杆件和钢铝混合节点通过对接焊接形式连接固定在一起,最后将临时固定钢板割除。优选地,钢铝混合节点包括本体和连接部,其中,连接部对应于钢铝混合节点与第一铝合金杆件相连接的区域并通过焊接与本体连接。优选地,连接部在高度上与本体稍微错开设置。优选地,该步骤S4还包括采用脚手架顶撑临时固定钢铝混合节点。优选地,该施工方法包括将连续多跨大跨高空铝合金网壳结构划分为沿着跨度方向设置的第一条带、第二条带和第三条带,第一条带包括彼此间隔开设置的至少两个A1区域以及位于其间的至少一个B区域,第二条带包括彼此间隔开设置的至少两个A2区域以及位于其间的至少一个C区域,第三条带在垂直于跨度的方向上设置于第一条带和第二条带之间并包括设置于A1、B区域与A2、C区域之间的至少一个D区域,该施工方法首先包括同步安装A1区域和A2区域,然后同步安装B区域和C区域,最后安装D区域。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连续多跨大跨高空铝合金网壳结构的施工方法实现了大跨度铝合金网壳结构在多幢连续高层建筑上安全可靠施工的目的,其拼装形式简单,施工效率高,可以快速安全实现连续多跨大跨高空铝合金网壳结构。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连续多跨大跨高空铝合金网壳结构设于建筑主体上的侧视图;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图1的连续多跨大跨高空铝合金网壳结构的施工区域划分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连续多跨大跨高空铝合金网壳结构的施工方法中的将铰接支座安装固定于建筑主体上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连续多跨大跨高空铝合金网壳结构的施工方法中的将树状柱支撑结构的一级铸钢件安装固定于铰接支座上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连续多跨大跨高空铝合金网壳结构的施工方法中的拼装树状柱支撑结构的一级树枝和二级铸钢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连续多跨大跨高空铝合金网壳结构的施工方法中的将树状柱支撑结构的拼装的一级树枝和二级铸钢件与一级铸钢件进行对接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连续多跨大跨高空铝合金网壳结构的施工方法中的将拼装的一级树枝和二级铸钢件固定连接到一级铸钢件并将二级树枝固定连接到二级铸钢件以形成树状柱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连续多跨大跨高空铝合金网壳结构的施工方法中的将钢结构连接节点固定连接至树状柱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连续多跨大跨高空铝合金网壳结构的施工方法中的将钢结构杆件固定连接至钢结构连接节点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10的断面图;图1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连续多跨大跨高空铝合金网壳结构的施工方法中的将第一铝合金杆件固定连接至钢铝混合节点并将钢铝混合节点固定连接至钢结构杆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图12的断面图;图1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连续多跨大跨高空铝合金网壳结构的施工方法中的将铝合金节点固定连接至第一铝合金杆件并将第二铝合金杆件固定连接至铝合金节点的结构示意图;图15是图14的断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予以详细描述。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连续多跨大跨高空铝合金网壳结构1设于建筑主体2上,其中,建筑主体2为施工于较为平缓的平面空地区域的多幢高层建筑2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连续多跨大跨高空铝合金网壳结构1在建筑主体2的顶部施工建成。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由于建筑主体2具有较大的跨度且需要跨越多幢建筑,而且需要在百米高空进行作业,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施工方法具有非常大的难度。下面对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连续多跨大跨高空铝合金网壳结构的施工方法进行具体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连续多跨大跨高空铝合金网壳结构的施工方法首先包括将待施工的连续多跨大跨高空铝合金网壳结构1划分为沿着跨度方向设置的第一条带、第二条带和第三条带,如图3所示。第一条带包括彼此间隔开设置的A1、A3、A5、A7、A9的五个A1区域以及位于其间的B1、B2、B3、B4的四个B区域,其中,B1区域设置于A1和A3之间,B2区域设置于A3和A5之间,B3区域设置于A5和A7之间,B4区域设置于A7和A9之间。第二条带包括彼此间隔开设置的A2、A4、A6、A8、A10的五个A2区域以及位于其间的C1、C2、C3、C4的四个C区域,其中,C1区域设置于A2和A4之间,C2区域设置于A4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续多跨大跨高空铝合金网壳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施工方法包括:/nS1,将铰接支座安装固定于建筑主体上;/nS2,将树状柱支撑结构安装固定于铰接支座上;/nS3,将钢结构连接节点固定连接至树状柱支撑结构并将钢结构杆件固定连接至钢结构连接节点;/nS4,将第一铝合金杆件固定连接至钢铝混合节点并将钢铝混合节点固定连接至钢结构杆件;以及/nS5,将铝合金节点固定连接至第一铝合金杆件并将第二铝合金杆件固定连接至铝合金节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续多跨大跨高空铝合金网壳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施工方法包括:
S1,将铰接支座安装固定于建筑主体上;
S2,将树状柱支撑结构安装固定于铰接支座上;
S3,将钢结构连接节点固定连接至树状柱支撑结构并将钢结构杆件固定连接至钢结构连接节点;
S4,将第一铝合金杆件固定连接至钢铝混合节点并将钢铝混合节点固定连接至钢结构杆件;以及
S5,将铝合金节点固定连接至第一铝合金杆件并将第二铝合金杆件固定连接至铝合金节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施工方法包括利用全站仪定位出十字线,借助于该十字线对铰接支座、树状柱支撑结构、钢结构连接节点、钢铝混合节点和铝合金节点进行定位,然后利用全站仪复核位置并校正后进行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步骤S2包括:
S21,将一级铸钢件安装固定于铰接支座上;
S22,拼装一级树枝和二级铸钢件;
S23,将拼装的一级树枝和二级铸钢件与一级铸钢件进行对接;
S24,将拼装的一级树枝和二级铸钢件固定连接到一级铸钢件并将二级树枝固定连接到二级铸钢件以形成树状柱支撑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步骤S22包括:在地面放置三根H型钢作为拼装胎架,其中,第一H型钢和第二H型钢保持水平面相同且可靠接触地面,然后将一级树枝放到第一H型钢和第二H型钢上,然后将二级铸钢件放到第三H型钢上并和一级树枝进行对接,两个端口对接平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施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元文尹建李全伟李志强王俊尧夏军盆创辉邱丽秋周倩南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通正铝结构建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