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土复合结构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7477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36
一种固土复合结构体系,包括:第一不锈钢箱型套筒,设置在底板上,并通过位于底板下的锚筋与混凝土主体结构连接;FRP箱型柱墩,紧邻底板一端设置在第一不锈钢箱型套筒内侧,并通过不锈钢单边环槽铆钉与第一不锈钢箱型套筒固定连接;第二不锈钢箱型套筒,套设在FRP箱型柱墩之异于第一不锈钢箱型套筒一端,并通过不锈钢单边环槽铆钉与FRP箱型柱墩固定连接;FRP拉结筋,具有端头,并通过关节轴承将FRP拉结筋的端头与第二不锈钢箱型套筒外侧的耳板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实现上部覆土结实,下部排水顺畅,结构耐久,适用于大坡度覆土固土类景观建筑,而且可实现施工模块化安装,承插式的固定连接进一步保证结构安全可靠。进一步保证结构安全可靠。进一步保证结构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固土复合结构体系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坡面固土
,尤其涉及一种固土复合结构体系。

技术介绍

[0002]正如大家所知晓地,现有的固土方式或材料包括以下几类,(1)自然夯实固土方式,适用于坡度较小的区域,无法满足屋顶施工。(2)边坡挂网固土方式,适用于陡峭岩壁护坡挂网喷播,无法固定颗粒较小的介质,覆土后的结构体系安全性较差。(3)生态袋固土方式,表面精致度不够,耐久性较差。(4)超轻量无机种植基质,造价高,稳固性、保水性差,且不能满足植物长期营养需要。(5)垒土,造价高,曲面工艺施工难度大,抗腐蚀性差,后期维护难。(6)现有技术的粘性配方土,造价高,且未经过长期实践检验。
[0003]请参阅图7,图7所示为斜坡屋面景观或边坡的绿化土固土示意图。土工格室固土技术一般采用钢结构柱墩或混凝土柱墩,拉结筋一般采用普通钢筋或钢绞线。明显地,由于填土的高腐蚀性、干湿交替等严苛环境,传统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存在严峻考验,不能满足寿命周期需要。
[0004]故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案设计人凭借从事此行业多年的经验,积极研究改良,于是有了本专利技术一种固土复合结构体系。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是针对现有技术中,传统固土方式不仅存在耐久性差、易腐蚀,而且结构体系安全性差等缺陷提供一种固土复合结构体系。
[0006]为实现本专利技术之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固土复合结构体系,所述固土复合结构体系,包括:
[0007]第一不锈钢箱型套筒,设置在底板上,并通过位于所述底板下的锚筋与混凝土主体结构连接;
[0008]FRP箱型柱墩,紧邻底板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不锈钢箱型套筒内侧,并通过不锈钢单边环槽铆钉与所述第一不锈钢箱型套筒固定连接;
[0009]第二不锈钢箱型套筒,套设在所述FRP箱型柱墩之异于所述第一不锈钢箱型套筒一端,并通过不锈钢单边环槽铆钉与所述FRP箱型柱墩固定连接;
[0010]FRP拉结筋,具有端头,并通过关节轴承将所述FRP拉结筋的端头与所述第二不锈钢箱型套筒外侧的耳板连接。
[0011]可选地,所述FRP拉结筋用于将土工格室固定在FRP箱型柱墩上,形成FRP箱型柱墩

FRP拉结筋系统。
[0012]可选地,所述第二不锈钢箱型套筒进一步包括不锈钢盖板,以及与所述不锈钢盖板围合形成ㄇ型的不锈钢抱箍节点板。
[0013]可选地,所述混凝土主体结构呈坡面,所述坡面角度α为0~90
°
范围内的任意取值。
[0014]可选地,所述混凝土主体结构覆土厚度最少不低于0.45m。
[0015]可选地,固土重力荷载加载方式为均匀沿着土滑动方向的面荷载。
[0016]可选地,固土重力荷载传力路径为法向力传递至EPS填充,再传递至主体结构;切向力传递至柱墩,再传递至支座,最后传递至主体结构。
[0017]可选地,在位于所述底板下的锚筋之间设置抗剪键。
[0018]可选地,所述底板与所述第一不锈钢箱型套筒连接角处设置不锈钢加劲板。
[0019]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固土复合结构体系形成FRP箱型柱墩

FRP拉结筋系统,不仅实现上部覆土结实,下部排水顺畅,结构耐久,适用于大坡度覆土固土类景观建筑,而且可实现施工模块化安装,承插式的固定连接进一步保证结构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0020]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固土复合结构体系整体构造示意图;
[0021]图2所示为柱头节点示意图;
[0022]图3所示为柱头节点俯视图;
[0023]图4所示为FRP拉结筋连接构造示意图;
[0024]图5(a)~5(c)所示为固土复合结构体系可适应覆土坡度与厚度;
[0025]图6所示为固土复合结构体系固土重力荷载加载方式和传力路径示意图;
[0026]图7所示为斜坡屋面景观或边坡的绿化土固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创造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予以详细说明。
[0028]请参阅图1,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固土复合结构体系整体构造示意图。所述固土复合结构体系1,包括:
[0029]第一不锈钢箱型套筒11,所述第一不锈钢箱型套筒11设置在底板12上,并通过位于所述底板12下的锚筋13与混凝土主体结构10连接;
[0030]FRP(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箱型柱墩14,所述FRP箱型柱墩14紧邻底板12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不锈钢箱型套筒11内侧,并通过不锈钢单边环槽铆钉15与所述第一不锈钢箱型套筒11固定连接;
[0031]第二不锈钢箱型套筒16,所述第二不锈钢箱型套筒16套设在所述FRP箱型柱墩14之异于所述第一不锈钢箱型套筒11一端,并通过不锈钢单边环槽铆钉15与所述FRP箱型柱墩14固定连接;
[0032]FRP拉结筋17,所述FRP拉结筋17具有端头171,并通过关节轴承172将所述FRP拉结筋17的端头171与所述第二不锈钢箱型套筒16外侧的耳板161连接。
[0033]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地,所述FRP拉结筋17用于将土工格室(未图示)固定在所述FRP箱型柱墩14上,本专利技术即形成FRP箱型柱墩

FRP拉结筋系统,不仅实现上部覆土结实,下部排水顺畅,结构耐久,适用于大坡度覆土固土类景观建筑,而且可实现施工模块化安装,承插式的固定连接进一步保证结构安全可靠。
[0034]请参阅图2、图3,并结合参阅图1,图2所示为柱头节点示意图。图3所示为柱头节点
俯视图。显然地,本专利技术所述柱头节点即为第二不锈钢箱型套筒16与所述FRP箱型柱墩14形成的节点结构。所述第二不锈钢箱型套筒16,进一步包括不锈钢盖板162,以及与所述不锈钢盖板162围合形成ㄇ型的不锈钢抱箍节点板163。所述第二不锈钢箱型套筒16套设在所述FRP箱型柱墩14之异于所述第一不锈钢箱型套筒11一端,并通过不锈钢单边环槽铆钉15与所述FRP箱型柱墩14固定连接。
[0035]请参阅图4,并结合参阅2、图3,图4所示为FRP拉结筋连接构造示意图。所述FRP拉结筋17具有端头171,并通过关节轴承172将所述FRP拉结筋17的端头171与所述第二不锈钢箱型套筒16外侧的耳板161连接。
[0036]请参阅图5(a)~5(c),并结合参阅图1,图5(a)~5(c)所示为固土复合结构体系可适应覆土坡度与厚度。本专利技术所述固土复合结构体系适用于大坡度覆土固土类景观建筑,具体地,即所述混凝土主体结构10呈坡面,所述坡面角度α为0~90
°
范围内的任意取值,所述覆土厚度最少不低于0.45m。作为具体实施方式,为加强所述第一不锈钢箱型套筒11的稳定性,优选地,在位于所述底板12下的锚筋13之间设置抗剪键18。同时,为加固所述第一不锈钢箱型套筒11与底板12的稳定性,优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土复合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土复合结构体系,包括:第一不锈钢箱型套筒,设置在底板上,并通过位于所述底板下的锚筋与混凝土主体结构连接;FRP箱型柱墩,紧邻底板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不锈钢箱型套筒内侧,并通过不锈钢单边环槽铆钉与所述第一不锈钢箱型套筒固定连接;第二不锈钢箱型套筒,套设在所述FRP箱型柱墩之异于所述第一不锈钢箱型套筒一端,并通过不锈钢单边环槽铆钉与所述FRP箱型柱墩固定连接;FRP拉结筋,具有端头,并通过关节轴承将所述FRP拉结筋的端头与所述第二不锈钢箱型套筒外侧的耳板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固土复合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FRP拉结筋用于将土工格室固定在FRP箱型柱墩上,形成FRP箱型柱墩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元文刘小蔚李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通正铝结构建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