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陡边坡生态修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6505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矿山生态修复、边坡绿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陡边坡生态修复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的丝卷管网,采用丝网与丝卷管相组合,形成长期固定可承载土壤基质的丝格网,对边坡不稳定的可辅助加铁丝绳网加固,使高陡边坡自然修复。还可以依据错落有致的丝卷管网,设计坡面不同区域位置的物种植物或花卉,通过播种不同颜色不同物种的种子,可塑造成不同图案和造型的景观,起到最佳的绿化美化的效果。的效果。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陡边坡生态修复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矿山生态修复、边坡绿化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高陡边坡生态修复的丝卷管网、菌肥和生物炭组合生态修复技术。

技术介绍

[0002]矿山开采以及道路、桥梁、水坝、隧道等开挖施工所形成的高陡岩石裸露面,无土壤基质,现有的网格及喷播技术,基质植固于岩石边坡难度大、基质层薄、不稳固、成活率低、效果差,或者工程量大、施工难、成本高,难达到短期见绿及验收的效果,生物物种以外来物种为主,需要长期维护管护,成活率低,治理效果维持时间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无法实现由人为修复向自然修复的转变。
[0003]现有技术中,第一采用直接喷播的方法,其弊端是喷播的基质层土壤少、基质层薄,保水性差、土壤养分不持久、基质容易滑落、成活率低、后期管护成本高。第二采用无纺布生态袋或草捆,用铁丝或塑料锁扣固定于铁丝网上,其弊端是生态袋中的种子不易发芽,大部分虽发芽,但长不出生态袋,同时生态袋或草捆长时间受风化侵蚀,容易腐烂降解,导致喷播的基质没有支撑,在大风大雨作用下,导致喷播的基质整片坍塌或脱落,又需要重新投资治理修复。第三采用修筑挡土墙,堆砌大量的土坡,在土坡上播种绿化,其弊端是要求坡体基底有足够大的场地面积,占地面积大,对超高边坡来说,工程量巨大,投资大,实施难度大。第四采用土工格或大栅格槽固定到边坡上或开凿台阶的方法,其弊端主要体现施工难度大,成本高,工格和栅格槽部分、台阶立面无法覆土复绿,影响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用于高陡边坡生态修复的丝卷管网、菌肥和生物炭组合生态修复技术,针对裸露岩石坡面,尤其是高陡岩石坡面,采用丝卷管网、菌肥和生物炭组合生态修复技术进行修复,并使施工简便、成本低廉、成活率高、轻管护,最后自然修复。
[0005]本技术提出的用于高陡边坡生态修复的丝卷管网、菌肥和生物炭,包括丝网、丝卷管、锚杆、菌肥和生物炭,丝网通过锚杆固定在坡体上;所述的丝卷管均布在丝网上;菌肥和生物炭通过与土壤及喷播基质搅拌混合,均匀喷播至坡面。
[0006]上述用于高陡边坡生态修复的丝卷管网、菌肥和生物炭中,所述的丝网用直径在2.5毫米以上的铁丝编制而成,铁丝网的网孔直径为3~6厘米。
[0007]上述用于高陡边坡生态修复的丝卷管网、菌肥和生物炭中,所述的丝卷管用直径为0.2~1.5公分的细丝条无序编制而成,空隙在0.1~2公分之间,卷管的直径为8~15厘米,卷管的长度为30~200厘米。
[0008]上述用于高陡边坡生态修复的丝卷管网、菌肥和生物炭中,所述生物炭通过将生物残体(秸秆、木质、粪污、污泥)在缺氧条件下经高温慢热解(通常<700℃)制成,使得生物炭全碳含量在50%~90%之间,灰分含量在10%~40%之间,CEC(阳离子交换量)10~
500cmol/kg,比表面积100~520m2/g,pH值范围在5~12,具备提高土壤有效水含量、增加土壤矿质元素利用效率、缓解土壤酸化、降低土壤重金属生物有效性和提高植物生物量的作用。
[0009]上述用于高陡边坡生态修复的的丝卷管网、菌肥和生物炭,所述菌肥通过对将近千种土壤有益微生物在拟修复项目地土壤中培养,并测定其在客土中的固氮、解磷、解钾能力及对土壤菌群结构、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筛选出适应客土环境并对提高土壤肥力有显著作用的菌种,通过发酵制成液态菌肥,使得菌肥的有效活菌数(cfu)≥2亿/克,菌群组合包括多种解磷解钾菌、芽孢杆菌、乳酸菌、酵母菌、光合菌等多种复合有益微生物。
[0010]本技术提出的用于高陡边坡生态修复的丝卷管网、菌肥和生物炭组合生态修复技术,其优点是:
[0011]本技术的用于高陡边坡生态修复的丝卷管网、菌肥和生物炭组合生态修复技术,针对裸露岩石坡面,尤其是高陡岩石坡面,设计了利于生态修复的丝卷管网、菌肥和生物炭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实现施工简便、成本低廉、成活率高、低养护,使高陡边坡的生态得到自然修复。本技术设计的丝卷管网,采用丝网与丝卷管相组合,形成长期固定可承载土壤基质的丝格网,对边坡不稳定的可辅助加铁丝绳网加固。本技术设计的菌肥中的微生物可通过提高土壤酶活性、释放土壤中无机态磷和钾、降解植被凋落物、将土壤有害物质转化为土壤养分等机制,提高土壤养分含量、促进植物生长,并能抑制病原微生物繁殖,并且施工简单、加快高陡边坡植被恢复。本技术设计的生物炭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可通过增加土壤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和通气孔隙度提高土壤田间持水量和有效水含量,提高土壤保水性,改变高陡边坡生态修复传统模式中土壤不保水、植被需要长期浇水管护的现状;由于含有高浓度矿质元素、丰富的表面官能团以及较高CEC值,在矿山土壤中的施用可显著增加植物根系对土壤水分和水溶性矿质养分的利用效率,提高土壤养分的生物有效性;通过其丰富的盐基阳离子、磷酸根与碳酸根阴离子、金属(氢)氧化物、碳酸钙等矿物成分降低土壤中可交换性H
+
和Al
3+
含量,不同程度地提高土壤pH值,缓解酸化土壤,促使重金属污染物向碳酸盐、磷酸盐、氢氧化物以及铁锰氧化物结合态转变,从而降低重金属的生物毒性。菌肥和生物炭的组合为植物将原本瘠薄、严酷的土壤环境转化为促进植物定植的优质、肥沃环境;丝卷管网、菌肥和生物炭的组合可从根本上解决高陡生态修复的问题,并且施工简便、种子发芽率高、植被成活率高、低养护、安全稳定。还可以依据错落有致的丝卷管网,设计坡面不同区域位置的植物或花卉,通过播种不同颜色不同物种的种子,可塑形成不同图案和造型的景观,起到最佳的绿化美化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提出的用于高陡边坡生态修复的丝卷管网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1中,1是丝网,2是丝卷管,3是锚杆,4是坡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14]本技术提出的用于高陡边坡生态修复的丝卷管网、菌肥和生物炭组合生态修复技术,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丝网1、丝卷管2和锚杆3,丝网1通过锚杆3固定在坡体4上;所述的丝卷管2均布在丝网1上;菌肥施用量为15g/m2、深度20cm,与喷播土及其它基质搅拌
均匀后喷播;生物炭使用量为1%(质量分数),深度为20cm,与喷播土、菌肥及其它基质搅拌均匀后喷播。
[0015]上述用于高陡边坡生态修复的丝卷管网、菌肥和生物炭中,所述的丝网1用直径在2.5毫米以上的铁丝编制而成,铁丝网1的网孔直径为3~6厘米。
[0016]上述用于高陡边坡生态修复的丝卷管网、菌肥和生物炭中,所述的丝卷管2用直径为0.2~1.5公分的细丝条无序编制而成,空隙在0.1~2公分之间,卷管的直径为8~15厘米,卷管的长度为30~200厘米。
[0017]上述用于高陡边坡生态修复的丝卷管网、菌肥和生物炭中,所述生物炭通过将生物残体(秸秆、木质、粪污、污泥)在缺氧条件下经高温慢热解(通常<700℃)制成,使得生物炭全碳含量在50%~90%之间,灰分含量在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陡边坡生态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丝网、丝卷管和锚杆,所述丝网通过锚杆固定在坡体上;所述的丝卷管均布在丝网上;所述坡体上喷播有打底基材层,所述打底基材层上喷播有木纤维混合基材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陡边坡生态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丝网用直径在2.5毫米以上的铁丝编制而成,所述丝网的网孔直径为3~6厘米。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陡边坡生态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丝卷管用直径为0.2~1.5公分的细丝条无序编制而成,空隙在0.1~2公分之间,所述丝卷管的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宇李宁叶宗达文斌郑丛旭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绿矿联合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合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