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工程边坡修筑的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36037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工程边坡修筑的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属于建筑工程结构物设计制造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能有效控制桩顶变形,保证抗滑桩护坡效果的用于工程边坡修筑的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所述的支护结构包括开挖边坡、支护桩系和加固排架体,所述的支护桩系通过其中下部沿边坡长度方向顺序的插接在开挖边坡沿坡向下方的坡体中,所述的加固排架体沿边坡长度方向顺序的布置在所述支护桩系的中上部,并将该支护桩系连接为一个整体。所述的施工方法先施工开挖边坡,然后施工混凝土现浇抗滑桩,接着由上往下分层开挖和施工构成加固排架体的各层水平连接系梁、各层米字型现浇格梁以及相应位置的预应力锚索直到修筑完成整个支护结构。个支护结构。个支护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工程边坡修筑的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支护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工程边坡修筑的支护结构,属于建筑工程结构物设计制造
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用于修筑所述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公开发表的专利技术专利(小型抗滑桩群托梁挡土墙结构)(授权公告号:CN 207244655U)技术方案为:挡土墙基础置于托梁上,托梁置于小型抗滑桩群顶和陡坡地段开挖平台上,在托梁与小型抗滑桩群交叉处设锚索,锚索外端锚于托梁外侧,锚索内端锚于陡坡坡体的稳定土层或基岩内,小型抗滑桩群下端锚入陡坡地段坡体的稳定岩土层内足够长度,小型抗滑桩群顶伸入托梁一定深度。
[0003]现有公开发表的专利技术专利(多排微型抗滑桩加锚索结构)(授权公告号:CN 207405634 U)技术方案为:多排微型抗滑桩加锚索结构,它由多排微型抗滑桩、冠梁、腰梁、锚索、喷锚网组成,其中,微型抗滑桩桩径在0.1~0.3m之间,桩间距为0.3~1.0m之间,沿整个开挖边坡作矩型布置,在桩顶设冠梁将所有微型抗滑桩桩顶联接成为一个整体,在微型抗滑桩中部,根据基坑、边坡高度和地质情况设置腰梁,并在冠梁和腰梁上设锚索,在冠梁与腰梁和腰梁与腰梁之间,根据地质情况设置喷锚网。
[0004]现有公开发表的专利技术专利(一种基于等强度梁的抗滑桩)(授权公告号:CN 207092110 U)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等强度梁的抗滑桩,包括埋设于滑体及基岩的桩身;桩身沿长度方向呈现变截面形态,且在穿过滑面的位置时桩截面最大,桩身从滑体部位进入岩土层,穿过滑面后嵌入基岩内,桩身的锚固深度L0深度≥总桩长L的1/3;桩身与滑体之间还填充有预变形填充层。
[0005]现有公开发表的专利技术专利(一种钻孔灌注组合抗滑桩)(授权公告号:CN 207062937 U)技术方案为:一种钻孔灌注组合抗滑桩,包括多根钻孔桩、上连接平台和下连接平台,多根钻孔桩竖向设置在滑坡上,所述上连接平台设置在所有钻孔桩的桩顶处,上连接平台通过混泥土浇筑而成以固结所有钻孔桩的位置,所述下连接平台设置在所有钻孔桩的中下部,所有钻孔桩的中下部均灌注浆液,浆液扩散在滑坡的滑土体中以形成下连接平台,多根钻孔桩通过上连接平台、下连接平台连接成一个整体的组合桩。
[0006]现有公开发表的专利技术专利(一种公路硬质岩陡坡路堤锚杆基础抗滑桩支护结构(申请公布号:CN 108086352 A)技术方案为:一种公路硬质岩陡坡路堤锚杆基础抗滑桩支护结构,包括抗滑桩悬臂段,抗滑桩基础,基础锚杆系统,基底台阶式基础,桩后回填土体土工格栅系统。所述的悬臂段根据具体情况设计为矩形和带翼缘的矩形。所述的基础锚杆系统分为横向锚杆系统和竖向锚杆系统,采用直径为Φ32的HRB400钢筋制作。
[0007]现有公开发表的专利技术专利(一种抗滑桩和施工方法)(申请公布号:CN 108487270 A)技术方案为:该抗滑桩包括多根竖直的桩体,相邻二根桩体的上端通过连系梁固定连接,多个连系梁以及桩体的上端围合以形成闭环;其中,桩体自上而下包括上桩、中桩和下桩,
中桩的直径大于上桩和下桩的直径,桩体的内部设置有竖向的钢筋笼,连系梁的内部设置有横向的横梁钢筋,钢筋笼的上端与横梁钢筋沿闭环的周向方向间隔固接。
[0008]现有公开发表的专利技术专利(一种组合型抗滑桩)(授权公告号:CN 208346573 U)技术方案为:该组合型抗滑桩从下至上依次包括圆桩、腰梁和方形桩,圆桩的上端与腰梁下底面连接,方形桩的下端与腰梁上底面连接,圆桩的横截面为圆形,方形桩横截面为正方形,所述方形桩的中轴线与腰梁下方相应的圆桩的中轴线重合。
[0009]现有公开发表的专利技术专利(复合空间滑坡支挡结构)(授权公告号:CN 207260165 U)技术方案为:复合空间滑坡支挡结构,包括多个相邻布置的抗滑桩排,抗滑桩排包括多个成排状相间隔布置的抗滑桩,抗滑桩的下端嵌于岩土层,抗滑桩的上端延伸至边坡顶;在各个抗滑桩排中,相邻的抗滑桩的桩顶通过连系梁连接;相邻的抗滑桩排中,一抗滑桩排的多个抗滑桩的桩顶分别对应通过连系梁与相邻的抗滑桩排的多个抗滑桩的桩顶连接。多个相邻抗滑桩的桩顶通过多个连系梁连接,形成空间支挡结构,该结构相比普通的单排桩具有更大的空间刚度与强度,边坡治理效果好,并且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所占面积小,节约了大量的建设用地。
[0010]现有公开发表的专利技术专利(锚索桩基托梁挡土墙组合支挡装置)(授权公告号:CN 204435412U)技术方案为:锚索桩基托梁挡土墙组合支挡装置,包括前排钢筋混凝土桩和后排钢筋混凝土桩,前排钢筋混凝土桩和后排钢筋混凝土桩上部安装钢筋混凝土托梁,钢筋混凝土托梁的上部安装挡土墙,钢筋混凝土托梁的前侧连接预应力锚索。
[0011]现有公开发表的专利技术专利(品字型双排抗滑桩支挡结构)(授权公告号:CN 202323969 U)技术方案为:一种品字型双排抗滑桩支挡结构,包括前排抗滑桩和后排抗滑桩,双排桩布桩平面布置为品字型,桩顶设置人字型桁架钢筋混凝土桁架连梁。
[0012]现有公开发表的专利技术专利(特殊地段路基构造)(授权公告号:CN 201981460 U)技术方案为:特殊地段路基构造,既能承担滑坡推力又能满足铁路路基结构沉降、变形等要求,而且结构各构件受力明确合理。它包括:基桩,沿线路纵向间隔设置;挑梁和盖板,挑梁在基桩顶端与其固结,挑梁上部与盖板连接;抗滑桩,设置在线路靠近滑坡后缘一侧,其下部嵌入基岩中。
[0013]现有公开发表的专利技术专利(一种采用组合型抗滑桩稳固路基的方法及组合型抗滑桩)(申请公布号:CN 108532397 A)技术方案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采用组合型抗滑桩稳固路基的方法,具体是在路基的滑动面以下设置若干圆桩,圆桩的上端采用一腰梁相互连接,在腰梁上面连接有与圆桩数量相同的方形桩,形成组合型抗滑桩,所述方形桩的中轴线与腰梁下方相应的圆桩的中轴线重合。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提供该组合型抗滑桩的结构,该抗滑桩从下至上依次包括圆桩、腰梁和方形桩,圆桩的上端与腰梁下底面连接,方形桩的下端与腰梁上底面连接,通过采用“圆桩+腰梁+方形桩”的组合截面形式,能够大大提高抗滑桩整体性能,有效抵抗路基滑坡面的剪力,以此来稳固库岸公路路基。
[0014]现有公开发表的专利技术专利(一种用于滑坡体上多用途的抗滑桩结构体系)(授权公告号:CN 202323968U)技术方案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滑坡体上多用途的抗滑桩结构体系,该结构体系至少包括抗滑桩、刚性盖梁、挡土墙、框架梁及短柱。框架梁连接前后两排抗滑桩可使抗滑桩整体工作,在抗滑桩顶设置刚度较大盖梁,可减少盖梁上挡土墙顶位移,在挡土墙轴线上设有钢筋混凝土短柱,可减少挡土墙受力,从而减少挡土墙顶位移,
同时满足了抗滑、挡土、承重的问题,进一步的抗滑桩采取矩形截面,可达到更好的抗滑效果,在抗滑桩迎水面设置的反滤层和泄水孔还可解决排水问题。
[0015]现有公开发表的专利技术专利(桩板墙及其施工方法)(申请公布号:CN 106013190 A)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工程边坡修筑的支护结构,包括开挖边坡(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护结构还包括支护桩系(2)和加固排架体(3),所述的支护桩系(2)通过其中下部沿边坡长度方向顺序的插接在开挖边坡(1)沿坡向下方的坡体(4)中,所述的加固排架体(3)沿边坡长度方向顺序的布置在所述支护桩系(2)的中上部,并将该支护桩系(2)连接为一个整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工程边坡修筑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护桩系(2)包括多根混凝土现浇抗滑桩(5),各根所述的混凝土现浇抗滑桩(5)分别通过其中下部沿边坡长度方向顺序的插接在开挖边坡(1)沿坡向下方的坡体(4)中;所述的加固排架体(3)包括多组米字型现浇格梁组(6),沿长度方向相邻两根混凝土现浇抗滑桩(5)的中上部分别通过相应的米字型现浇格梁组(6)连接为一个整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工程边坡修筑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组所述的米字型现浇格梁组(6)均包括多件米字型现浇格梁(7),各件所述的米字型现浇格梁(7)沿高度方向顺序的布置在两根相邻的混凝土现浇抗滑桩(5)的中上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工程边坡修筑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凝土现浇抗滑桩(5)为钢筋笼式混凝土现浇抗滑桩,所述的米字型现浇格梁(7)为米字型钢筋混凝土现浇格梁,镶嵌在米字型现浇格梁中的钢筋与镶嵌在混凝土现浇抗滑桩中的钢筋笼的相应部位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用于工程边坡修筑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固排架体(3)还包括水平连接系梁(8),沿高度方向在构成支护桩系(2)的相邻两根混凝土现浇抗滑桩(5)之间均布置有多根所述的水平连接系梁(8),构成米字型现浇格梁组(6)的各件米字型现浇格梁(7)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相邻的水平连接系梁(8)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工程边坡修筑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平连接系梁(8)也为钢筋混凝土现浇水平连接系梁,镶嵌在水平连接系梁内的钢筋分别与两端混凝土现浇抗滑桩(5)中的钢筋笼和相应侧米字型现浇格梁(7)相应部位的钢筋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习文李国庆钟俊辉曹敏陈亚洲刘先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