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式空气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4173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2: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集成式空气处理装置,包括中空的箱体、第一过滤器、风机和第二过滤器,箱体上开设有空气入口和空气出口,第一过滤器设置在空气入口处的箱体上,第一过滤器的进风侧与空气入口连通,第一过滤器的出风侧与风机的进风侧连通,风机的出风侧与第二过滤器的进风侧连通,第二过滤器的出风侧与空气出口连通;第一隔板设置在风机进风侧的箱体内,第一隔板上开设有贯通的第一窗口,第一窗口将第一过滤器的出风侧和风机的进风侧连通;第二隔板设置在箱体内靠近空气出口的一端,第二隔板上设置有贯通的第二窗口,第二窗口将第二过滤器的出风侧和空气出口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有效抑制设备运行噪音向外扩散。

An integrated air treatment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式空气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空气调节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成式空气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空气处理装置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公共建筑、商业大楼、工矿企业以及船舶等场合中,可用于调节受控区域内的空气温湿度、提高空气舒适性与洁净度等指标。空气处理装置通过对受控区域,如室内等相对密闭的空间吸入待处理的空气,将处理后的空气再次吹向室内,由于要克服过滤器和管路的阻力,风机往往采用很高的转速以克服阻力,这样会导致风机运行及出风口噪音较大,在过滤器需要更换维修时,因过滤器出风侧风阻增大,噪音尤其严重,会让室内的人无法忍受。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可有效降低空气处理时的噪音的集成式空气处理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集成式空气处理装置,包括中空的箱体(1)、第一过滤器(2)、风机(3)和第二过滤器(4),箱体(1)上开设有空气入口和空气出口,第一过滤器(2)设置在靠近空气入口一端的箱体(1)上,第一过滤器(2)的进风侧与空气入口连通,第一过滤器(2)的出风侧与风机(3)的进风侧连通,风机(3)的出风侧与第二过滤器(4)的进风侧连通,第二过滤器(4)的出风侧与空气出口连通;还包括第一隔板(5)和第二隔板(6),第一隔板(5)设置在风机(3)进风侧的箱体(1)内,第一隔板(5)上开设有贯通的第一窗口(51),第一窗口(51)靠近空气入口的一端与第一过滤器(2)的出风侧连通,风机(3)设置在第一隔板(5)上,且第一窗口(51)远离空气入口的一端与风机(3)的进风侧连通;第二隔板(6)设置在箱体(1)内靠近空气出口的一端,第二隔板(6)上设置有贯通的第二窗口(61),第二窗口(61)远离空气出口的一端与第二过滤器(4)的出风侧连通,第二窗口(61)的另一端与空气出口连通。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还包括冷却器(7),冷却器(7)设置在第一过滤器(2)与风机(3)之间的箱体(1)内,冷却器(7)与箱体(1)内表面和第一隔板(5)的表面相抵持;冷却器(7)的进风侧与第一过滤器(2)的出风侧连通,冷却器(7)的出风侧与第一窗口(51)靠近空气入口的一端连通。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冷却器(7)为翅片管换热器,冷却器(7)倾斜的设置在箱体(1)内。进一步优选的,还包括加热器(8),加热器(8)嵌设在第二窗口(61)内。更进一步优选的,还包括控制器(9)、第一压力传感器(10)和第二压力传感器(11),控制器(9)设置在第一隔板(5)和第二隔板(6)之间的箱体(1)内,第一压力传感器(10)设置在第一过滤器(2)与冷却器(7)之间的箱体(1)内,第二压力传感器(11)设置在空气出口处的箱体(1)上;冷却器(7)、风机(3)、加热器(8)、第一压力传感器(10)和第二压力传感器(11)均与控制器(9)电性连接。再进一步优选的,还包括若干振动加速度传感器(12),振动加速度传感器(12)对称设置在风机(3)靠近空气入口一端的边缘处,振动加速度传感器(12)与控制器(9)电性连接。再进一步的优选的,还包括第一温湿度传感器(13)和第二温湿度传感器(14),第一温湿度传感器(13)设置在第一过滤器(2)与冷却器(7)之间的箱体(1)内;第二温湿度传感器(14)设置在空气出口处的箱体(1)上;第一温湿度传感器(13)和第二温湿度传感器(14)均与控制器(9)电性连接。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滤器(2)为初效过滤器。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第二过滤器(4)为亚高效过滤器。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箱体(1)内表面、第一隔板(5)和第二隔板(6)表面均设置有隔声材料层(15)。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隔声材料层(15)由聚氨酯泡沫材料制成。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集成式空气处理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在噪声源风机布置在箱体内部区域,箱体上游布置第一过滤器,箱体下游布置第二过滤器,在第一过滤器与风机之间加设第一隔板,在第二过滤器与空气出口之间加设第二隔板,防止风机和空气经过各滤器的噪声经过空气入口和空气出口向外扩散,降低设备运行噪音;(2)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可分别对第一过滤器和第二过滤器的出风侧压力进行检测,据此判断第一过滤器和第二过滤器需要进行清洗维护的时间点,避免各过滤器堵塞造成的风量衰减及节流噪声;(3)振动加速度传感器可对风机运行时的轴向加速器进行检测,检测风机边缘处的加速度,可对风机运行状态进行判断,预防因风机机械故障导致的噪音;(4)温湿度传感器与冷却器和加热器进行结合,既能调节空气的湿度,也能调节空气的温度,冷却器上的翅片能起到一定的紊流效果,可抑制噪音;(5)箱体和隔板上的隔声材料层能进一步吸收噪声,减少噪音的强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种集成式空气处理装置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集成式空气处理装置移除部分箱体侧壁后的结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集成式空气处理装置的第一过滤器、冷却器、风机、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一温湿度传感器和振动加速度传感器与箱体的组合状态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集成式空气处理装置的第一过滤器或者第二过滤器的立体结构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集成式空气处理装置的冷却器的前视图;图6为本技术一种集成式空气处理装置的控制器与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振动加速度传感器、第一温湿度传感器和第二温湿度传感器的一种接线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集成式空气处理装置,包括中空的箱体1、第一过滤器2、风机3、第二过滤器4、第一隔板5、第二隔板6、冷却器7、加热器8、控制器9、第一压力传感器10、第二压力传感器11、振动加速度传感器12、第一温湿度传感器13和第二温湿度传感器14,其箱体1上开设有空气入口和空气出口,第一过滤器2设置在靠近空气入口一端的箱体1上,第一过滤器2的进风侧与空气入口连通,第一过滤器2的出风侧与风机3的进风侧连通,风机3的出风侧与第二过滤器4的进风侧连通,第二过滤器4的出风侧与空气出口连通;第一隔板5设置在风机3进风侧的箱体1内,第一隔板5上开设有贯通的第一窗口51,第一窗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成式空气处理装置,包括中空的箱体(1)、第一过滤器(2)、风机(3)和第二过滤器(4),箱体(1)上开设有空气入口和空气出口,第一过滤器(2)设置在靠近空气入口一端的箱体(1)上,第一过滤器(2)的进风侧与空气入口连通,第一过滤器(2)的出风侧与风机(3)的进风侧连通,风机(3)的出风侧与第二过滤器(4)的进风侧连通,第二过滤器(4)的出风侧与空气出口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隔板(5)和第二隔板(6),第一隔板(5)设置在风机(3)进风侧的箱体(1)内,第一隔板(5)上开设有贯通的第一窗口(51),第一窗口(51)靠近空气入口的一端与第一过滤器(2)的出风侧连通,风机(3)设置在第一隔板(5)上,且第一窗口(51)远离空气入口的一端与风机(3)的进风侧连通;第二隔板(6)设置在箱体(1)内靠近空气出口的一端,第二隔板(6)上设置有贯通的第二窗口(61),第二窗口(61)远离空气出口的一端与第二过滤器(4)的出风侧连通,第二窗口(61)的另一端与空气出口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式空气处理装置,包括中空的箱体(1)、第一过滤器(2)、风机(3)和第二过滤器(4),箱体(1)上开设有空气入口和空气出口,第一过滤器(2)设置在靠近空气入口一端的箱体(1)上,第一过滤器(2)的进风侧与空气入口连通,第一过滤器(2)的出风侧与风机(3)的进风侧连通,风机(3)的出风侧与第二过滤器(4)的进风侧连通,第二过滤器(4)的出风侧与空气出口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隔板(5)和第二隔板(6),第一隔板(5)设置在风机(3)进风侧的箱体(1)内,第一隔板(5)上开设有贯通的第一窗口(51),第一窗口(51)靠近空气入口的一端与第一过滤器(2)的出风侧连通,风机(3)设置在第一隔板(5)上,且第一窗口(51)远离空气入口的一端与风机(3)的进风侧连通;第二隔板(6)设置在箱体(1)内靠近空气出口的一端,第二隔板(6)上设置有贯通的第二窗口(61),第二窗口(61)远离空气出口的一端与第二过滤器(4)的出风侧连通,第二窗口(61)的另一端与空气出口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式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却器(7),冷却器(7)设置在第一过滤器(2)与风机(3)之间的箱体(1)内,冷却器(7)与箱体(1)内表面和第一隔板(5)的表面相抵持;冷却器(7)的进风侧与第一过滤器(2)的出风侧连通,冷却器(7)的出风侧与第一窗口(51)靠近空气入口的一端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成式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器(7)为翅片管换热器,冷却器(7)倾斜的设置在箱体(1)内。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成式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热器(8),加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奇琦汪琦毛旭敏施红旗周爱民王世忠徐宇哲王兴国曹伟杜喆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