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清洗的丙烯酸酯胶粘剂生产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3950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1: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于清洗的丙烯酸酯胶粘剂生产设备包括设备外壳,反应物进管,旋转盖,混合机构,混合液体箱,稳定柱,电动机,倒料口,导料管,传动柱,传动轮,隔板,第一转轴,第二转轴,旋转叶,出胶电磁阀,出胶管,放置座和反应腔,所述混合机构设置在混合液体箱的侧部,其中混合液体箱设在设备外壳的上内部;所述第一转轴设在反应腔的内部;所述第二转轴位于第一转轴的侧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混合液体箱,混合机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设置,制作完成后,通入反应液体有效的对设备内部残留的丙烯酸酯胶进行去除,且能使反应液体混合更加均匀提高去除丙烯酸酯胶的效果,达到清洗的最佳化,采用双重搅动丙烯酸酯胶反应材料的方式,加快反应的速度。

An acrylic adhesive production equipment easy to clea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清洗的丙烯酸酯胶粘剂生产设备
本技术属于胶黏剂
,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清洗的丙烯酸酯胶粘剂生产设备。
技术介绍
丙烯酸及其同系物的酯类的总称。比较重要的有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酸乙酯等。能自聚或和其他单体共聚,是制造胶粘剂、合成树脂、特种橡胶和塑料的单体。丙烯酸酯胶粘剂,用聚丙烯酸酯为单组分或主要组分的胶粘剂。有热塑性和热固性两种。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6121761U,专利技术创造的名称为一种丙烯酸酯胶粘剂生产设备,包括反应装置、进料装置、冷却装置、过滤装置和自动灌装装置,所述反应装置包括反应釜,所述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所述反应釜本体的上端一体设置有定位凸环,所述定位凸环本体上端面上至少焊接有两个吊环;所述反应釜本体左端设置有第一竖滑轨,反应釜本体右端设置有第二竖滑轨,所述第一竖滑轨和第二竖滑轨互相平行,且第一竖滑轨和第二竖滑轨对称设置,所述反应釜本体的底面为平面,所述反应釜本体的底面上可拆卸设置有防护底板,所述防护底板正下方设置有测重装置。但是现有一种丙烯酸酯胶粘剂生产设备存在着当丙烯酸酯胶制作完成后,不能有效的对设备内部残留的丙烯酸酯胶进行去除,并不能提高去除丙烯酸酯胶的效果,没有很好的实现对制作部位的清洗,不便于下一次的制作,且并会影响下一次丙烯酸酯胶的制作,加快丙烯酸酯胶反应的方式效果不好的问题。因此,专利技术一种便于清洗的丙烯酸酯胶粘剂生产设备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清洗的丙烯酸酯胶粘剂生产设备,以解决现有一种丙烯酸酯胶粘剂生产设备存在着当丙烯酸酯胶制作完成后,不能有效的对设备内部残留的丙烯酸酯胶进行去除,并不能提高去除丙烯酸酯胶的效果,没有很好的实现对制作部位的清洗,不便于下一次的制作,且并会影响下一次丙烯酸酯胶的制作,加快丙烯酸酯胶反应的方式效果不好的问题。一种便于清洗的丙烯酸酯胶粘剂生产设备,包括设备外壳,反应物进管,旋转盖,混合机构,混合液体箱,稳定柱,电动机,倒料口,导料管,传动柱,传动轮,隔板,第一转轴,第二转轴,旋转叶,出胶电磁阀,出胶管,放置座,反应腔和开关组,所述设备外壳的外侧部通过螺丝安装有反应物进管,其中反应物进管的一端与反应腔的内部相通,且反应物进管的另一端的上部螺纹安装有旋转盖;所述混合机构设置在混合液体箱的侧部,其中混合液体箱设在设备外壳的上内部,并通过稳定柱与设备外壳的内壁安装;所述电动机通过螺栓安装在设备外壳的上内壁,且电动机位于隔板的上方,该电动机的传动部位与传动柱的一端安装;所述传动柱的另一端与传动轮的上工作部位安装,该传动轮也位于隔板的上方;所述倒料口设在导料管的上端并与其相通,该导料管的下端穿过隔板与反应腔内部相通;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穿过隔板与传动轮的下工作部位安装,且第一转轴的另一端设在反应腔的内部;所述第二转轴位于第一转轴的侧部,其中第二转轴的一端穿过隔板与传动轮的下工作部位安装,且第二转轴的另一端设在反应腔的内部,该第二转轴上焊接有旋转叶;所述出胶电磁阀通过螺丝安装在出胶管上,其中出胶管的一端与反应腔的内底部相通,且出胶管的另一端设在设备外壳的外部;所述放置座通过螺栓安装在设备外壳的底部,且设备外壳的外侧部通过螺丝安装有开关组,该开关组的下侧设有通电插头;所述反应腔由隔板的下部与设备外壳的内底部之间的空间形成;所述开关组通过电源线与通电插头相连,且开关组通过两根电源线分别与电动机和出胶电磁阀相连,其中电动机采用SMEMS系列的中型传动电机,出胶电磁阀采用型号为TMFK51-15MB的不锈钢电磁阀。所述混合液体箱包括进液管,箱体,出液管,出液电磁阀和混合腔,其中箱体的内部形成混合腔,该混合腔内为甲基丙烯酸甲酯溶剂与清水混合而成的反应液体;所述进液管的一端与混合腔的内部相通,且进液管的另一端穿过设备外壳设在其外部;所述混合腔的内下部与出液管的一端相通,其中出液管的另一端穿过隔板与反应腔的内部相通;所述出液电磁阀采用型号为TMFK51-15MB的不锈钢电磁阀并通过螺丝安装在出液管上,且出液电磁阀位于隔板的上部,该出液电磁阀通过电源线与开关组相连,当需要清洗设备的反应腔时,便可以将反应液体通入反应腔内甲基丙烯酸甲酯会与丙烯酸酯胶产生反应溶解稀释,从而有效的去除丙烯酸酯胶残留,以便于下次的制作,方法稀释彻底且清洗干净。所述混合机构包括摇动杆,小齿轮,旋转轴和搅动块,其中摇动杆和小齿轮均位于设备外壳的外部;所述摇动杆通过螺栓与小齿轮的侧部安装,其中小齿轮的另一侧通过轴承与旋转轴的一端安装,该旋转轴穿过混合腔并通过轴承安装在箱体的内壁上;所述搅动块设有四组,每组采用两个并平行设置,该搅动块呈矩形状并依次焊接在旋转轴的表面上,在将甲基丙烯酸甲酯溶剂与清水倒入混合腔后,可以人为的通过摇动杆使旋转轴转动,搅拌反应液体使甲基丙烯酸甲酯溶剂与清水之间相溶更加均匀,从而提高溶解稀释丙烯酸酯胶的程度,达到清洗的最佳化。所述旋转叶采用六对,每对数量为两个并平行设置,该旋转叶呈“╭”状;所述第一转轴的表面从上至下依次焊接有三对旋转叶,第二转轴的表面从上至下依次焊接有另外三对旋转叶,其中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表面上旋转叶之间的间隔为7-10cm,且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的底端与反应腔底部之间的间隔均为5-7cm,采用双重搅动的方式,加快反应的速度并使反应均匀,其反应效果达到最佳化,更好的制作出丙烯酸酯胶,在此过程中由于特殊形状的设置材料在旋转叶上残留较少,间隔设置不会影响丙烯酸酯胶的出料,结构简单实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混合液体箱的设置,当需要清洗设备的反应腔时,便可以将反应液体通入反应腔内甲基丙烯酸甲酯会与丙烯酸酯胶产生反应溶解稀释,从而有效的去除丙烯酸酯胶残留,以便于下次的制作,方法稀释彻底且清洗干净。2.本技术混合机构的设置,在将甲基丙烯酸甲酯溶剂与清水倒入混合腔后,可以人为的通过摇动杆使旋转轴转动,搅拌反应液体使甲基丙烯酸甲酯溶剂与清水之间相溶更加均匀,从而提高溶解稀释丙烯酸酯胶的程度,达到清洗的最佳化。3.本技术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和旋转叶的设置,采用双重搅动的方式,加快反应的速度并使反应均匀,其反应效果达到最佳化,更好的制作出丙烯酸酯胶,在此过程中由于特殊形状的设置材料在旋转叶上残留较少,间隔设置不会影响丙烯酸酯胶的出料,结构简单实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混合机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混合液体箱结构示意图。图中:1-设备外壳,2-反应物进管,3-旋转盖,4-混合机构,41-摇动杆,42-小齿轮,43-旋转轴,44-搅动块,5-混合液体箱,51-进液管,52-箱体,53-出液管,54-出液电磁阀,55-混合腔,6-稳定柱,7-电动机,8-倒料口,9-导料管,10-传动柱,11-传动轮,12-隔板,13-第一转轴,14-第二转轴,15-旋转叶,16-出胶电磁阀,17-出胶管,18-放置座,19-反应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清洗的丙烯酸酯胶粘剂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外壳(1),反应物进管(2),旋转盖(3),混合机构(4),混合液体箱(5),稳定柱(6),电动机(7),倒料口(8),导料管(9),传动柱(10),传动轮(11),隔板(12),第一转轴(13),第二转轴(14),旋转叶(15),出胶电磁阀(16),出胶管(17),放置座(18),反应腔(19)和开关组(20),所述设备外壳(1)的外侧部通过螺丝安装有反应物进管(2),其中反应物进管(2)的一端与反应腔(19)的内部相通,且反应物进管(2)的另一端的上部螺纹安装有旋转盖(3);所述混合机构(4)设置在混合液体箱(5)的侧部,其中混合液体箱(5)设在设备外壳(1)的上内部,并通过稳定柱(6)与设备外壳(1)的内壁安装;所述电动机(7)通过螺栓安装在设备外壳(1)的上内壁,且电动机(7)位于隔板(12)的上方,该电动机(7)的传动部位与传动柱(10)的一端安装;所述传动柱(10)的另一端与传动轮(11)的上工作部位安装,该传动轮(11)也位于隔板(12)的上方;所述倒料口(8)设在导料管(9)的上端并与其相通,该导料管(9)的下端穿过隔板(12)与反应腔(19)内部相通;所述第一转轴(13)的一端穿过隔板(12)与传动轮(11)的下工作部位安装,且第一转轴(13)的另一端设在反应腔(19)的内部;所述第二转轴(14)位于第一转轴(13)的侧部,其中第二转轴(14)的一端穿过隔板(12)与传动轮(11)的下工作部位安装,且第二转轴(14)的另一端设在反应腔(19)的内部,该第二转轴(14)上焊接有旋转叶(15);所述出胶电磁阀(16)通过螺丝安装在出胶管(17)上,其中出胶管(17)的一端与反应腔(19)的内底部相通,且出胶管(17)的另一端设在设备外壳(1)的外部;所述放置座(18)通过螺栓安装在设备外壳(1)的底部,且设备外壳(1)的外侧部通过螺丝安装有开关组(20),该开关组(20)的下侧设有通电插头;所述反应腔(19)由隔板(12)的下部与设备外壳(1)的内底部之间的空间形成;所述开关组(20)通过电源线与通电插头相连,且开关组(20)通过两根电源线分别与电动机(7)和出胶电磁阀(16)相连,其中电动机(7)采用SMEMS系列的中型传动电机,出胶电磁阀(16)采用型号为TMFK51-15MB的不锈钢电磁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清洗的丙烯酸酯胶粘剂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外壳(1),反应物进管(2),旋转盖(3),混合机构(4),混合液体箱(5),稳定柱(6),电动机(7),倒料口(8),导料管(9),传动柱(10),传动轮(11),隔板(12),第一转轴(13),第二转轴(14),旋转叶(15),出胶电磁阀(16),出胶管(17),放置座(18),反应腔(19)和开关组(20),所述设备外壳(1)的外侧部通过螺丝安装有反应物进管(2),其中反应物进管(2)的一端与反应腔(19)的内部相通,且反应物进管(2)的另一端的上部螺纹安装有旋转盖(3);所述混合机构(4)设置在混合液体箱(5)的侧部,其中混合液体箱(5)设在设备外壳(1)的上内部,并通过稳定柱(6)与设备外壳(1)的内壁安装;所述电动机(7)通过螺栓安装在设备外壳(1)的上内壁,且电动机(7)位于隔板(12)的上方,该电动机(7)的传动部位与传动柱(10)的一端安装;所述传动柱(10)的另一端与传动轮(11)的上工作部位安装,该传动轮(11)也位于隔板(12)的上方;所述倒料口(8)设在导料管(9)的上端并与其相通,该导料管(9)的下端穿过隔板(12)与反应腔(19)内部相通;所述第一转轴(13)的一端穿过隔板(12)与传动轮(11)的下工作部位安装,且第一转轴(13)的另一端设在反应腔(19)的内部;所述第二转轴(14)位于第一转轴(13)的侧部,其中第二转轴(14)的一端穿过隔板(12)与传动轮(11)的下工作部位安装,且第二转轴(14)的另一端设在反应腔(19)的内部,该第二转轴(14)上焊接有旋转叶(15);所述出胶电磁阀(16)通过螺丝安装在出胶管(17)上,其中出胶管(17)的一端与反应腔(19)的内底部相通,且出胶管(17)的另一端设在设备外壳(1)的外部;所述放置座(18)通过螺栓安装在设备外壳(1)的底部,且设备外壳(1)的外侧部通过螺丝安装有开关组(20),该开关组(20)的下侧设有通电插头;所述反应腔(19)由隔板(12)的下部与设备外壳(1)的内底部之间的空间形成;所述开关组(20)通过电源线与通电插头相连,且开关组(20)通过两根电源线分别与电动机(7)和出胶电磁阀(16)相连,其中电动机(7)采用SMEMS系列的中型传动电机,出胶电磁阀(16)采用型号为TMFK51-15MB的不锈钢电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良沈文强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得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