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移动式污泥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3828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1: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载移动式污泥处理设备,包括车载平台和安装在车载平台上的污泥低温干化装置、污泥上料装置、污泥出料装置、污泥收集装置和智能控制单元,污泥上料装置与污泥低温干化装置连接,污泥出料装置与污泥低温干化装置通过软连接接头连接,污泥收集装置与污泥出料装置通过软连接接头连接;智能控制单元与污泥低温干化装置、污泥上料装置、污泥出料装置的控制部件均通过便携式接口快速连接,智能控制单元依据污泥性质快速匹配操作运行参数,以控制污泥低温干化装置、污泥上料装置、污泥出料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湿污泥处理设备的车载式低温干化单元一体化成型,可随时随地进行快速组装,达到快速上料、出料的连续工作,效率高,便携,清洁。

A mobile sludge treatment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载移动式污泥处理设备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污泥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车载移动式污泥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为了保护环境,许多工业企业都需要进行废水处理,一般废水处理都会产生污泥,通过污泥机械脱水进行脱水处理后含水率还在65%-90%,这些污泥基本都需要外运处理处置。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重视,这些污泥的外运处理处置要求日趋严格,很多情况下需要对污泥进一步减量化。污泥干化是脱水污泥进一步减量化的主要手段,很多情况下需要将污泥就地干化处理,以降低污泥外运处置费用。但是如果污泥量不多的情况进行污泥干化固定投资成本太高,因此急需可移动的污泥干化设备能够转场服务,可以通过租赁服务的方式处理更多污泥,提高设备利用率,服务广大企业。现有污泥干化设备要实现连续工作,必须含基本的上料、出料相关机械单元,结构复杂,占地面积大,往往都是分段运输,现场精细组装。因此,现有的可移动车载式污泥干化设备,因运输、场地等环节受到限制,往往设计成非连续工作模式,设备占地面积小,以达到灵活随处随地使用的目的。但间歇式操作,使日处理量大大受到限制,且必须人工进泥出泥,设备效率极低;且人工间歇换料过程,容易使干化箱体内部累积的污泥挥发性气体和粉尘逸出,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载移动式污泥处理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精细安装以及现有车载设备间歇式操作导致需要人工辅助进泥、出泥、效率低下和容易逸散气体和粉尘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载移动式污泥处理设备,包括车载平台和安装在车载平台上的污泥低温干化装置、污泥上料装置、污泥出料装置、污泥收集装置和智能控制单元,所述污泥上料装置的出料端与所述污泥低温干化装置的主机料仓的进料端连接,所述污泥出料装置的进料端与所述污泥低温干化装置的出料端通过软连接接头连接,所述污泥收集装置的进料端与所述污泥出料装置的出料端通过软连接接头连接;其中,所述智能控制单元与所述污泥低温干化装置、污泥上料装置、污泥出料装置的控制部件均通过便携式接口快速连接,所述智能控制单元依据污泥性质快速匹配操作运行参数,以控制所述污泥低温干化装置、污泥上料装置、污泥出料装置。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地方案,所述污泥低温干化装置包括密闭箱体,在所述密闭箱体内分成污泥干化室和除湿脱水室,所述污泥干化室和所述除湿脱水室的内部通过开设在所述污泥干化室和所述除湿脱水室交界侧壁上的顶部连通口和底部连通口连通并形成回风主循环风道;在所述污泥干化室顶部设置有用于进湿污泥的主机料仓,底部设置污泥出料口,在所述污泥干化室内设置用于将从所述主机料仓进入的湿污泥传输至所述污泥出料口的输送网带组,在所述除湿脱水室内设置有用于通过所述回风主循环风道给所述输送网带组提供干化介质的干化介质循环供应系统。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地方案,所述干化介质循环供应系统包括排热风机、余热冷凝器、压缩机、汽液分离器、冷凝水管、干燥过滤器、热力膨胀阀、蒸发器、回热器、送风机、送风冷凝器、回风冷凝器、循环风机和过冷器;所述蒸发器的集气管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的进口端,所述蒸发器的分液头通过热力膨胀阀连接所述过冷器出口端,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出口端连接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所述压缩机的出气口与所述过冷器的进口端之间串联或并联所述余热冷凝器、送风冷凝器、回风冷凝器。其中,所述回热器、送风机过冷器和送风冷凝器按照干化介质流向依次设置在所述回风主循环风道内,在所述除湿脱水室内靠近所述顶部连通口的位置设置有旁通循环风道,所述旁通循环风道的进风端与所述顶部连通口连通,所述旁通循环风道的出风端通过开设在所述污泥干化室和所述除湿脱水室交界侧壁上的中间连通口朝向所述输送网带组上两层输送网带之间,所述回风冷凝器和循环风机按照风的流向设置在所述旁通循环风道内。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地方案,所述回风主循环风道包括设置在所述除湿脱水室内的回风风道和出风风道,所述回风风道、所述出风风道和所述污泥干化室形成所述回风主循环风道;所述回风风道的回风端与所述顶端连通口连接,所述回风风道的出风端与所述出风风道的进风端连接,所述出风风道的出风端连通于所述输送网带组的底部;所述回热器设置在所述回风风道和所述出风风道的连接处,所述送风机和送风冷凝器设置在所述出风风道内;在所述除湿脱水室的底部设置有位于所述出风风道下方用于放置所述干化介质循环供应系统各部件的设备室,在所述设备室内设置有位于所述除湿脱水室底部角落的用于控制所述干化介质循环供应系统工作且与所述能控制单元通讯连接的控制室。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地方案,所述输送网带组有若干自所述主机料仓至所述污泥出料口水平交错设置的多个输送网带构成。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地方案,在所述主机料仓内按照进料顺序依次设置有均料装置、破桥装置和布料装置。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地方案,所述污泥上料装置和所述污泥出料装置均为螺旋输送机。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地方案,所述污泥上料装置包括设置在车载平台上的升降平台,以及设置在所述升降平台上的上料螺旋,所述升降平台用于根据实际上料需求调节所述上料螺旋的上料位置。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地方案,在所述车载平台上设置有快速清洗设备,所述快速清洗设备通过设置在所述污泥干化室侧壁的多个喷头实现快速清洗功能。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地方案,所述顶端连通口上设置有过滤网。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实现了湿污泥处理设备的车载式低温干化单元一体化成型,空间紧凑,单元模块之间通过便携式的密封结构实现软连接,可随时随地进行快速组装,达到快速上料、出料的连续工作,人工少,效率高;并且可以快速拆卸,灵活清洗,以紧凑的布置安放,运输过程不受限制,转场便捷,整个干化的过程均处于密闭循环中,避免粉尘废气外逸,环境污染风险大大降低。并且在转场过程中,针对不同客户,不同泥质,灵活匹配参数启动运行,工作过程中及结束后,可从云端快速下载查看工况运行数据,实现个性化快速智能服务,便携,清洁。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各个冷凝器串联的污泥低温干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各个冷凝器并联的污泥低温干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移动式出料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载移动式污泥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载平台(1)和安装在车载平台(1)上的污泥低温干化装置(2)、污泥上料装置(3)、污泥出料装置(5)、污泥收集装置(6)和智能控制单元(8),所述污泥上料装置(3)的出料端与所述污泥低温干化装置(2)的主机料仓的进料端连接,所述污泥出料装置(5)的进料端与所述污泥低温干化装置(2)的出料端通过软连接接头连接,所述污泥收集装置(6)的进料端与所述污泥出料装置(5)的出料端通过软连接接头连接;其中,/n所述智能控制单元(8)与所述污泥低温干化装置(2)、污泥上料装置(3)、污泥出料装置(5)的控制部件均通过便携式接口快速连接,所述智能控制单元(8)依据污泥性质快速匹配操作运行参数,以控制所述污泥低温干化装置(2)、污泥上料装置(3)、污泥出料装置(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移动式污泥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载平台(1)和安装在车载平台(1)上的污泥低温干化装置(2)、污泥上料装置(3)、污泥出料装置(5)、污泥收集装置(6)和智能控制单元(8),所述污泥上料装置(3)的出料端与所述污泥低温干化装置(2)的主机料仓的进料端连接,所述污泥出料装置(5)的进料端与所述污泥低温干化装置(2)的出料端通过软连接接头连接,所述污泥收集装置(6)的进料端与所述污泥出料装置(5)的出料端通过软连接接头连接;其中,
所述智能控制单元(8)与所述污泥低温干化装置(2)、污泥上料装置(3)、污泥出料装置(5)的控制部件均通过便携式接口快速连接,所述智能控制单元(8)依据污泥性质快速匹配操作运行参数,以控制所述污泥低温干化装置(2)、污泥上料装置(3)、污泥出料装置(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移动式污泥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低温干化装置(2)包括密闭箱体(20),在所述密闭箱体(20)内分成污泥干化室(21)和除湿脱水室(22),所述污泥干化室(21)和所述除湿脱水室(22)的内部通过开设在所述污泥干化室(21)和所述除湿脱水室(22)交界侧壁上的顶部连通口(27)和底部连通口(28)连通并形成回风主循环风道(26);
在所述污泥干化室(21)顶部设置有用于进湿污泥的主机料仓(23),底部设置污泥出料口(24),在所述污泥干化室(21)内设置用于将从所述主机料仓(23)进入的湿污泥传输至所述污泥出料口(24)的输送网带组(25),在所述除湿脱水室(22)内设置有用于通过所述回风主循环风道(26)给所述输送网带组(25)提供干化介质的干化介质循环供应系统(2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载移动式污泥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干化介质循环供应系统(200)包括排热风机(201)、余热冷凝器(202)、压缩机(203)、汽液分离器(204)、冷凝水管(205)、干燥过滤器(206)、热力膨胀阀(207)、蒸发器(208)、回热器(209)、送风机(210)、送风冷凝器(211)、回风冷凝器(212)、循环风机(213)和过冷器(214);
所述蒸发器(208)的集气管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204)的进口端,所述蒸发器(208)的分液头依次通过热力膨胀阀(207)、干燥过滤器(206)连接所述过冷器(214)出口端,所述气液分离器(204)的出口端连接所述压缩机(203)的回气口,所述压缩机(203)的出气口与所述过冷器(214)的进口端之间串联或并联所述余热冷凝器(202)、送风冷凝器(211)、回风冷凝器(212)。
其中,所述回热器(209)、送风机(210)、过冷器(214)和送风冷凝器(211)按照干化介质流向依次设置在所述回风主循环风道(26)内,在所述除湿脱水室(22)内靠近所述顶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冠英郭艳平傅军全黄擎英袁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吉康环境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