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泥干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39964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4: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是一种污泥干化系统,包括污泥干化装置本体,污泥干化装置本体上部排气口与排气管连接;进料箱与污泥干化装置本体连通,进料箱的进料口与进料管连接,进料箱的进风口与输风管一端连接;输风管另一端与空气喷射器的出风端连接,空气喷射器的进风端与出气管连通,空气喷射器的另一出风端与出风主管一端连通;出风主管另一端插入污泥干化装置本体与设于污泥干化装置本体下部的加热结构一端连通,加热结构另一端与插入污泥干化装置本体的进风主管连通。解决了现有污泥干化装置基于干化壳体内的加热棒进行加热的方式进行干化,整体能耗较高,且加热区域主要集中在加热棒附近,干化时间较长的问题。

A sludge dry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泥干化系统
本技术涉及污泥处理
,具体涉及是一种污泥干化系统。
技术介绍
在对城市的生活用水或者工业用水的处理中,最终会产生大量的污泥,需要对产生的污泥进行进一步处理,以降低产生二次污染的概率,现有处理方式多是先进行预处理,然后浓缩、脱水和干燥,最终得到干化后的污泥,用于土地改良或者进行建材利用。公开号为CN20914400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污泥干化装置,其通过设置的污泥搅碎机构及污泥干化机构,污泥搅碎机构用于清除污泥中的杂质,以及用于进一步将污泥进行搅碎,使得污泥的水分更易去除,从而提高污泥干化效果,但是其是基于干化壳体内的加热棒进行加热的方式进行干化,整体能耗较高,且加热区域主要集中在加热棒附近,干化时间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污泥干化装置基于干化壳体内的加热棒进行加热的方式进行干化,整体能耗较高,且加热区域主要集中在加热棒附近,干化时间较长的问题,提供一种污泥干化系统。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污泥干化系统包括污泥干化装置本体,污泥干化装置本体底部连接有支撑座,污泥干化装置本体顶部设置有上封盖,其中污泥干化装置本体底部排污口与排污管连接,污泥干化装置本体侧壁设置有进料箱,污泥干化装置本体上部排气口与排气管连接;进料箱与污泥干化装置本体连通,进料箱的进料口与进料管连接,进料箱的进风口与输风管一端连接;输风管另一端与空气喷射器的出风端连接,空气喷射器的进风端与出气管连通,空气喷射器的另一出风端与出风主管一端连通;出风主管另一端插入污泥干化装置本体与设于污泥干化装置本体下部的加热结构一端连通,加热结构另一端与插入污泥干化装置本体的进风主管连通。进一步的,加热结构由两根以上按上下排布的加热管组成,出风主管通过出风支管与加热结构连接,出风支管上设置有个数与加热管根数相对的端子,且每个端子均与加热管的一端连接,进风主管通过进风支管与加热结构连接,进风支管上设置有个数与加热管根数相对的端子,且每个端子均与加热管的一端连接。可选的,加热结构包括第一加热管和第二加热管,第一加热管位于第二加热管的上方,第一加热管和第二加热管的两端均分别与出风支管和进风支管的连通。可选的,第一加热管和第二加热管均弯曲呈蛇形结构,第一加热管和第二加热管的管身均未与污泥干化装置本体内壁接触。进一步的,第一加热管和第二加热管的弯曲方向相反。可选的,污泥干化装置本体底部设置有灰斗,且污泥干化装置本体的排污口位于灰斗上。可选的,进料箱的进料口与进风口垂直设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以下之一;1、通过在污泥干化装置本体侧壁设置进料箱,将待干化的污泥从进料管导入,同时从进风口导入的高速气流将污泥击碎使其变为细小颗粒,加快干化分离时间。2、通过在污泥干化装置本体底部设置加热结构,同时加热结构通过进风主管与空气喷射器连通,基于气动加热的原理高速气流在进风主管内产生热能对污泥干化装置本体内污泥进行加热,较之加热棒更加环保,能耗更低。3、解决了现有污泥干化装置基于干化壳体内的加热棒进行加热的方式进行干化,整体能耗较高,且加热区域主要集中在加热棒附近,干化时间较长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污泥干化系统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第一加热管结构示意图;图3为第二加热管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种污泥干化系统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为污泥干化装置本体、2为上封盖、3为灰斗、4为进料箱、5为空气喷射器、6为支撑座、7为出气管、8为输风管、9为出风主管、10为进风主管、11为进料管、12为排气管、13为排污管、14为出风支管、15为进风支管、16为第一加热管、17为第二加热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能够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保护内容。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污泥干化系统包括污泥干化装置本体1,污泥干化装置本体1底部连接有支撑座6,污泥干化装置本体1顶部设置有上封盖2,其中污泥干化装置本体1底部排污口与排污管13连接,污泥干化装置本体1侧壁设置有进料箱4,污泥干化装置本体1上部排气口与排气管12连接;进料箱4与污泥干化装置本体1连通,进料箱4的进料口与进料管11连接,进料箱4的进风口与输风管8一端连接;输风管8另一端与空气喷射器5的出风端连接,空气喷射器5的进风端与出气管7连通,空气喷射器5的另一出风端与出风主管9一端连通;出风主管9另一端插入污泥干化装置本体1与设于污泥干化装置本体1下部的加热结构一端连通,加热结构另一端与插入污泥干化装置本体1的进风主管10连通。使用中,通过在污泥干化装置本体侧壁设置进料箱,将待干化的污泥从进料管导入,同时从进风口导入的高速气流将污泥击碎使其变为细小颗粒,加快干化分离时间。通过在污泥干化装置本体底部设置加热结构,同时加热结构通过进风主管与空气喷射器连通,基于气动加热的原理高速气流在进风主管内产生热能对污泥干化装置本体内污泥进行加热,较之加热棒更加环保,能耗更低。解决了现有污泥干化装置基于干化壳体内的加热棒进行加热的方式进行干化,整体能耗较高,且加热区域主要集中在加热棒附近,干化时间较长的问题。污泥在进入干化装置本体之前需要先进行机械预脱水,将污泥中大部分水脱去,同时从进气管输入的风为热风,导入加热机构中对污泥干化系统进行加热,出气管分别与污水处理生化池和硝化池连通,用于污水处理生化池的曝气充氧搅拌和用于硝化液体气体回流,二沉池污泥回流。同时,进料箱4的进料口与进风口垂直设置。这样设计有利于进入的污泥与高速风流进行接触,提高高速气流将污泥击碎使其变为细小颗粒的效率。本实施例中,加热结构由两根以上按上下排布的加热管组成,出风主管9通过出风支管14与加热结构连接,出风支管14上设置有个数与加热管根数相对的端子,且每个端子均与加热管的一端连接,进风主管10通过进风支管15与加热结构连接,进风支管15上设置有个数与加热管根数相对的端子,且每个端子均与加热管的一端连接。以图2、图3为例加热结构包括第一加热管16和第二加热管17,第一加热管16位于第二加热管17的上方,第一加热管16和第二加热管17的两端均分别与出风支管14和进风支管15的连通。采用由上下加热管组成的加热结构,第一加热管与第二加热管之间存在间隙,能够增加污泥干化装置本体内的污泥与加热管的接触面积,从而缩短干化分离的时间。第一加热管16和第二加热管17均弯曲呈蛇形结构,第一加热管16和第二加热管17的管身均未与污泥干化装置本体1内壁接触。第一加热管16和第二加热管17的弯曲方向相反。使用中,采用蛇形的结构,能够增加加热管在污泥干化装置本体内的面积,同时由图2可得第一加热管在蛇形结构的基础上是呈“S”形,由图3可得第二加热管在图2的“S”形基础上类似旋转90°,这样在污泥干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泥干化系统,包括污泥干化装置本体(1),所述污泥干化装置本体(1)底部连接有支撑座(6),污泥干化装置本体(1)顶部设置有上封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干化装置本体(1)底部排污口与排污管(13)连接,污泥干化装置本体(1)侧壁设置有进料箱(4),污泥干化装置本体(1)上部排气口与排气管(12)连接;/n所述进料箱(4)与污泥干化装置本体(1)连通,进料箱(4)的进料口与进料管(11)连接,进料箱(4)的进风口与输风管(8)一端连接;/n所述输风管(8)另一端与空气喷射器(5)的出风端连接,所述空气喷射器(5)的进风端与出气管(7)连通,空气喷射器(5)的另一出风端与出风主管(9)一端连通;/n所述出风主管(9)另一端插入污泥干化装置本体(1)与设于污泥干化装置本体(1)下部的加热结构一端连通,所述加热结构另一端与插入污泥干化装置本体(1)的进风主管(10)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泥干化系统,包括污泥干化装置本体(1),所述污泥干化装置本体(1)底部连接有支撑座(6),污泥干化装置本体(1)顶部设置有上封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干化装置本体(1)底部排污口与排污管(13)连接,污泥干化装置本体(1)侧壁设置有进料箱(4),污泥干化装置本体(1)上部排气口与排气管(12)连接;
所述进料箱(4)与污泥干化装置本体(1)连通,进料箱(4)的进料口与进料管(11)连接,进料箱(4)的进风口与输风管(8)一端连接;
所述输风管(8)另一端与空气喷射器(5)的出风端连接,所述空气喷射器(5)的进风端与出气管(7)连通,空气喷射器(5)的另一出风端与出风主管(9)一端连通;
所述出风主管(9)另一端插入污泥干化装置本体(1)与设于污泥干化装置本体(1)下部的加热结构一端连通,所述加热结构另一端与插入污泥干化装置本体(1)的进风主管(10)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结构由两根以上按上下排布的加热管组成,所述出风主管(9)通过出风支管(14)与加热结构连接,出风支管(14)上设置有个数与加热管根数相对的端子,且每个端子均与加热管的一端连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波廖泽均钟平杜勇汪平杨帅杨晓军
申请(专利权)人:怡灏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