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水处理
,尤其是涉及一种处理污泥水热碳化废液的方法。
技术介绍
水热碳化法以水为热的载体,是目前碳化技术发展中的新起之秀,无需对污泥进行事先干燥,对原料污泥的含水率要求低,反应条件温和,工艺过程简单,因而在能量耗费和生产控制上较传统碳化法具有明显的优势。然而,作为污泥水热碳化副产物—水热碳化液,具有高有机组分浓度、高氮磷含量、低碳氮比、含有大量重金属、难以生物降解的特点,若直接排放,对环境造成巨大影响。污泥处理前废水中BOD5/COD比值约为0.10~0.15,而水热碳化处理后增加至0.36~0.46,更适合进行生化处理。由于污泥水热碳化技术起步较晚,其副产物水热碳化液的处理方法尚处于实验室研发阶段。藻类作为一种生命力强并且易得的生物资源,可以利用太阳能有效地去除污水中的营养物质和重金属等,例如中国专利CN102583749A公开了“有效利用太阳光的藻类净化系统”,涉及一种生物净化系统,合并有光转化材料和太阳追踪器以增强藻类的光合作用,可用于处理市政、农业、工业来源的废水。例如中国专利CN104211265A公开了“一种基于天然藻类去除废水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处理污泥水热碳化废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步骤S110:污泥经水热碳化法、固液分离后得到的废液;步骤S120:将所述废液的化学需氧量浓度范围稀释至15000~20000mg/L,调节pH值至4~6,得到反应液;步骤S130:在所述反应液中加入驯化后的酵母菌,并于温度为22~37℃下连续培养3~7天后离心分离,得到第一水溶液;步骤S140:调节所述第一水溶液的pH值至6~8,并加入驯化好的光合细菌进行自然光照、爆气,并于温度为25~35℃下连续培养2‑3天后离心分离,得到第二水溶液;步骤S150:在所述第二水溶液中加入驯化后的微藻进行自然光照、爆气,并于温度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处理污泥水热碳化废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步骤S110:污泥经水热碳化法、固液分离后得到的废液;步骤S120:将所述废液的化学需氧量浓度范围稀释至15000~20000mg/L,调节pH值至4~6,得到反应液;步骤S130:在所述反应液中加入驯化后的酵母菌,并于温度为22~37℃下连续培养3~7天后离心分离,得到第一水溶液;步骤S140:调节所述第一水溶液的pH值至6~8,并加入驯化好的光合细菌进行自然光照、爆气,并于温度为25~35℃下连续培养2-3天后离心分离,得到第二水溶液;步骤S150:在所述第二水溶液中加入驯化后的微藻进行自然光照、爆气,并于温度为20~40℃下连续培养3~6天后,离心分离,得到处理后的水溶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污泥水热碳化废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10中,所述固液分离采用离心分离,离心转速为3000~6000rp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污泥水热碳化废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10中,所述废液中化学需氧量的浓度为30000~55000mg/L、水体中各种形态氮的浓度为3000~8000mg/L,总磷的浓度为200~700mg/L。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污泥水热碳化废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费颖恒,赵丹,张琳,吴世凯,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广州中国科学院先进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