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浮升降式桥梁防撞淤泥监测传感器安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3779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1: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自浮升降式桥梁防撞淤泥监测传感器安装装置,包括放置筒,放置筒通过连接筒与自浮升降式桥梁防撞装置连接,放置筒的内部通过拉杆连接有可活动的安装台,安装台上设有安装槽用作放置淤泥传感器,安装槽还开设有横向贯穿安装槽的过线缺口,安装槽的上方还安装有固定件将安装槽内的淤泥传感器固定,安装台的下方固接有限位件用作限制活动的安装台从放置筒内脱落,限位件的底面嵌设有磁铁块,放置筒的内底面也嵌设有磁铁块与限位件上的磁铁块相吸附,淤泥传感器置于安装槽内并用固定件固定,通过连接筒与防撞装置连接,水上作业过程中,不用对孔操作便能安装,降低装配难度。

Installation device of anti-collision mud monitoring sensor for self floating lifting brid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浮升降式桥梁防撞淤泥监测传感器安装装置
本技术桥梁设备安装
,具体涉及一种自浮升降式桥梁防撞淤泥监测传感器安装装置。
技术介绍
水上防撞装置广泛的应用于桥梁防撞工程中,近年来,船舶撞击桥梁的灾难性事故日益增多,这些事故给人类的生命、财产以及社会和环境安全造成了极大的损害,对其涉水桥墩防撞装置的运行可靠性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淤泥监测传感器能够准确反映防撞装置水下的水位、泥沙淤等数据,是防撞装置能否正常工作的重要技术参数。它的安装需要进行水上作业,传统的安装方式是通过在防撞装置上螺接抱箍,再用抱箍紧固淤泥传感器的线缆,从而实现将淤泥传感器安装在防撞装置的防撞带上。水上作业时,这样的传感器安装方式,在拧紧螺丝固定的过程中,水上波浪起伏导致人工安装容易对位不准,从而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自浮升降式桥梁防撞淤泥监测传感器安装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浮升降式桥梁防撞淤泥监测传感器安装装置,包括放置筒,所述放置筒的外壁与连接筒的一端固接,所述连接筒的另一端与自浮升降式桥梁防撞装置连接,所述放置筒的内部通过拉杆连接有可在所述放置筒内往返移动的安装台,所述安装台上设有安装槽用作放置淤泥传感器,所述安装槽侧壁还开设有过线缺口与所述安装槽内部相连通,所述安装槽的上方还安装有固定件将所述安装槽内的淤泥传感器固定,所述安装台的下方固接有限位件用作限制活动的安装台从所述放置筒内脱落,所述限位件的底面嵌设有磁铁块,所述放置筒的内底面也嵌设有磁铁块与限位件上的磁铁块相吸附。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筒的另一端与自浮升降式桥梁防撞装置上的钢板焊接。进一步地,所述拉杆固接在所述安装台的后端边缘,所述拉杆的顶端固接有圆形封盖,所述封盖上固接有两个倾斜设置的侧翼,每个侧翼的内侧壁上均开设有一个卡槽,其中一个侧翼上的卡槽底面朝向前方,另一个所述侧翼上的卡槽槽口朝向前方;所述放置筒外壁上设有两个凸起卡块,两个所述凸起卡块邻近所述放置筒端口间隔布置,在所述两个凸起卡块之间也开设有一个过线缺口与所述放置筒内相通。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槽铰接,其另一端通过设有卡轴与所述安装台外壁上开设的卡孔卡接固定,所述固定件上还开设有倒置的“L”型线缆活动缺口与所述过线缺口相对。进一步地,所述限位件呈喇叭状结构,其中横截面积最小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台固接,横截面积最大的一端的外径大于所述放置筒的内径。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拉杆从放置筒内拉出,限位件可以满足保持安装台在放置筒内移动,但是又不至于从放置筒内脱落。移向放置筒端口,安装台上开设的安装槽暴露,淤泥传感器放置在此安装槽内,而与传感器连接的电线从安装槽侧壁的过线缺口中通过,活动连接的固定件在安装槽上方将槽内的传感器固定。传感器被固定后,将拉杆推向放置筒底面,使限位件上的磁铁块与放置筒底面的磁铁块相吸附,从而将安装台的位置固定在放置筒内,保障淤泥传感器的正常工作。预先将淤泥传感器安装固定后,在利用连接筒将本安装装置固定在自浮升降式桥梁防撞装置的防撞带上,而且为了减少水域环境对淤泥传感器所监测出的数据的影响,连接筒适合安装在防撞装置与水面交界位置的防撞装置外壁上。本安装装置可以做到将淤泥传感器预先安装固定在放置筒内,工人作业时,只需要直接将连接筒安装在防撞装置上即可使用,在浮动的水面上可以解决以往孔位对位不准的问题,降低操作难度,提升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自浮升降式桥梁防撞淤泥监测传感器安装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100-放置筒、110-连接筒、120-过线缺口、130-凸起卡块、200-安装台、210-安装槽、300-拉杆、310-封盖、400-限位件、500-固定件、510-线缆活动缺口、600-侧翼、610-卡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自浮升降式桥梁防撞淤泥监测传感器安装装置,包括放置筒100,所述放置筒100的外壁与连接筒110的一端固接,所述连接筒110的另一端与自浮升降式桥梁防撞装置连接。所述放置筒100的内部通过拉杆300连接有可在所述放置筒100内往返移动的安装台200,所述安装台200上设有安装槽210用作放置淤泥传感器。所述安装槽210侧壁还开设有过线缺口120与所述安装槽210内部相连通,所述安装槽210的上方还安装有固定件500将所述安装槽210内的淤泥传感器固定,所述安装台200的下方固接有限位件400用作限制活动的安装台200从所述放置筒100内脱落。所述限位件400的底面嵌设有磁铁块(图中未示出),所述放置筒100的内底面也嵌设有磁铁块与限位件400上的磁铁块相吸附。采用以上结构,将拉杆300从放置筒100内拉出,限位件400可以满足保持安装台200在放置筒100内移动,但是又不至于从放置筒100内脱落。移向放置筒100端口,安装台200上开设的安装槽210暴露,淤泥传感器放置在此安装槽210内,而与传感器连接的连接电线从安装槽210侧壁的过线缺口120中通过,活动连接的固定件500在安装槽210上方将槽内的传感器固定。传感器被固定后,将拉杆300推向放置筒100底面,使限位件400上的磁铁块与放置筒100底面的磁铁块相吸附,从而将安装台200的位置固定在放置筒100内,保障淤泥传感器的正常工作。预先将淤泥传感器安装固定后,在利用连接筒110将本安装装置固定在自浮升降式桥梁防撞装置的防撞带上,而且为了减少水域环境对淤泥传感器所监测出的数据的影响,连接筒110适合安装在防撞装置与水面交界位置的防撞装置外壁上。本安装装置可以做到将淤泥传感器预先安装固定在放置筒100内,工人作业时,只需要直接将连接筒110安装在防撞装置上即可使用,在浮动的水面上可以解决以往孔位对位不准的问题,降低操作难度,提升工作效率。作为其中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连接筒110的另一端与自浮升降式桥梁防撞装置上的钢板焊接。在淤泥传感器已经安装好,或者焊接好连接筒110再安装淤泥传感器,直接将连接筒110与防撞装置焊接,改变以往螺接的连接固定方式,全部安装过程没有对孔操作,在浮动的水面上进行作业,也不用担心对孔操作不准确影响工作效率的问题,安装操作更快捷简便,降低工作难度。所述拉杆300固接在所述安装台200的后端边缘,所述拉杆300的顶端固接有圆形封盖310,所述封盖310上固接有两个倾斜设置的侧翼600,每个侧翼600的内侧壁上均开设有一个卡槽610,其中一个侧翼600上的卡槽610底面朝向前方,另一个所述侧翼600上的卡槽610槽口朝向前方。所述放置筒100外壁上设有两个凸起卡块130,两个所述凸起卡块130邻近所述放置筒100端口间隔布置,在所述两个凸起卡块130之间也开设有一个过线缺口120与所述放置筒100内相通。为了减少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浮升降式桥梁防撞淤泥监测传感器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置筒,所述放置筒的外壁与连接筒的一端固接,所述连接筒的另一端与自浮升降式桥梁防撞装置连接,所述放置筒的内部通过拉杆连接有可在所述放置筒内往返移动的安装台,所述安装台上设有安装槽用作放置淤泥传感器,所述安装槽侧壁还开设有过线缺口与所述安装槽内部相连通,所述安装槽的上方还安装有固定件将所述安装槽内的淤泥传感器固定,所述安装台的下方固接有限位件用作限制活动的安装台从所述放置筒内脱落,所述限位件的底面嵌设有磁铁块,所述放置筒的内底面也嵌设有磁铁块与限位件上的磁铁块相吸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浮升降式桥梁防撞淤泥监测传感器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置筒,所述放置筒的外壁与连接筒的一端固接,所述连接筒的另一端与自浮升降式桥梁防撞装置连接,所述放置筒的内部通过拉杆连接有可在所述放置筒内往返移动的安装台,所述安装台上设有安装槽用作放置淤泥传感器,所述安装槽侧壁还开设有过线缺口与所述安装槽内部相连通,所述安装槽的上方还安装有固定件将所述安装槽内的淤泥传感器固定,所述安装台的下方固接有限位件用作限制活动的安装台从所述放置筒内脱落,所述限位件的底面嵌设有磁铁块,所述放置筒的内底面也嵌设有磁铁块与限位件上的磁铁块相吸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浮升降式桥梁防撞淤泥监测传感器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筒的另一端与自浮升降式桥梁防撞装置上的钢板焊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浮升降式桥梁防撞淤泥监测传感器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固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葵毛德涵胡晓光周浪李日鑫陆旺敏田鹏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交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