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桥梁,尤其涉及一种拱桥拱上立柱自复位耗能柱脚、设计方法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桥梁作为交通基础设施的关键组成部分,其安全性和可靠性对于保障公共安全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在众多桥梁类型中,拱桥因其优雅的结构美感和良好的力学性能而被广泛应用。然而,地震等自然灾害对桥梁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构成了严峻挑战。特别是对于拱桥而言,其结构特点决定了在遭受地震等极端条件影响时,其拱上立柱尤其容易受损。拱上立柱的柱脚部位作为承受和传递荷载的关键节点,若在地震中受损,不仅会严重影响桥梁的整体稳定性,还可能导致桥梁的功能性丧失,甚至威胁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
2、传统的桥梁设计和抗震技术主要侧重于通过增强结构的承载能力来减少地震对桥梁的破坏。这包括使用高强材料、增大构件截面、增加结构的冗余度和增强关键部位的连接等。然而,在较大烈度的地震作用后,采用这些方法建造的桥梁通常无法在震后快速恢复使用功能。因此,即使结构未发生倒塌,修复和重建的时间和成本也可能极高,严重影响桥梁的运营效率和经济性。
3、自复位技术的出现提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拱桥拱上立柱自复位耗能柱脚,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拱桥拱上立柱自复位耗能柱脚,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墩(13)为钢筋混凝土柱墩,所述柱墩(13)与所述主拱圈(11)整体浇筑或二次浇筑形成;所述拱上立柱(14)和所述盖梁(15)为独立的预制结构或为整体预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拱桥拱上立柱自复位耗能柱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阻尼器(18),所述阻尼器(18)为消能杆或屈曲约束支撑,所述拱上立柱(14)的非端部设置有第一连接件,所述柱墩(13)上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对应设置有第二连接件,所述阻尼器(18)的两端分别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拱桥拱上立柱自复位耗能柱脚,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拱桥拱上立柱自复位耗能柱脚,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墩(13)为钢筋混凝土柱墩,所述柱墩(13)与所述主拱圈(11)整体浇筑或二次浇筑形成;所述拱上立柱(14)和所述盖梁(15)为独立的预制结构或为整体预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拱桥拱上立柱自复位耗能柱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阻尼器(18),所述阻尼器(18)为消能杆或屈曲约束支撑,所述拱上立柱(14)的非端部设置有第一连接件,所述柱墩(13)上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对应设置有第二连接件,所述阻尼器(18)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拱桥拱上立柱自复位耗能柱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多个沿所述拱上立柱(14)的非端部位置周向均匀分布设置的第一连接钢板组;所述第一连接钢板组包括2块第一连接钢板(1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建庭,陈悦,孙立成,沈培文,卢伟,向正松,刘万春,汪元伟,苏鹏,何畅,严成俊,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