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膜吸收塔用气液分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37619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气液分布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降膜吸收塔用气液分布装置,解决了目前的吸收塔液体流量较大时不会与管壁形成液膜下流而降低吸收效率;以及液体流量较小时会形成偏流而无法在管壁均匀形成液膜的问题,其包括换热管,所述换热管表面的上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换热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气管,导气管的一端延伸至换热管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有锥形分液器件,导气管另一端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储液盒,储液盒的底部等距离固定连接有导液管;本降膜吸收塔用气液分布装置在使用时能够有效的保证较大流量的液体会与管壁形成液膜下流,从而提高了吸收效率,同时本气液分布装置能够有效的保证较小流量液体均匀的与管壁形成液膜。

A gas-liquid distribution device for falling film absorption tow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膜吸收塔用气液分布装置
本技术属于气液分布装置
,具体为一种降膜吸收塔用气液分布装置。
技术介绍
降膜吸收塔是液体以膜状运动与气相进行接触的吸收塔;布液器是降膜吸收塔的重要部件,直接关系到吸收塔液体成膜的好坏和吸收效率的高低。而目前的吸收塔存在一些缺陷,首先当液体流量较大时会穿管而过,导致没机会在管壁形成液膜下流,因此会大大降低吸收效率;以及在液体流量较小时,会形成偏流,无法在管壁均匀形成液膜;因此,针对目前的状况,现需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降膜吸收塔用气液分布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目前的吸收塔液体流量较大时不会与管壁形成液膜下流而降低吸收效率;以及液体流量较小时会形成偏流而无法在管壁均匀形成液膜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降膜吸收塔用气液分布装置,包括换热管,所述换热管表面的上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换热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气管,导气管的一端延伸至换热管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有锥形分液器件,导气管另一端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储液盒,储液盒的底部等距离固定连接有导液管,导液管的底部延伸至换热管的内部并与锥形分液器件的顶部固定相连接,锥形分液器件的内部等距离开设有导液腔,锥形分液器件表面的下部等距离固定连接有导流管,锥形分液器件的底部开设有锥形导气腔,锥形导气腔的内部安装有导气件。优选的,所述储液盒的中部开设有圆柱安装通孔,导气管通过圆柱安装通孔与储液盒固定相连接。优选的,所述储液盒包括储液盒体、盒盖和进液管,盒盖活动连接在储液盒体的顶部,进液管固定连接在盒盖的顶部,储液盒体内腔的底部开设有V形导流槽。优选的,所述导液腔与导流管相连通,导流管的一端开设有斜口,斜口与换热管的内壁相接触。优选的,所述导气件包括锥形件和固定杆,锥形件的表面等距离通过固定杆与锥形导气腔侧壁的中部固定相连接。优选的,所述导液管的底部与导液腔的内部相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在工作中,通过设置有锥形分液器件、导液腔、导流管、锥形导气腔、导气件、锥形件和固定杆,使本降膜吸收塔用气液分布装置在使用时能够有效的保证较大流量的液体会与管壁形成液膜下流,从而提高了吸收效率;当出现大流量的液体时,液体会灌满导液腔的内部,同时导流管的一端开设有斜口,并且斜口与换热管的内壁相接触,从而使液体充分且均匀的与换热管的内壁形成液膜向下流动,同时气体通过导气管导入到锥形导气腔的内部,通过锥形件的阻挡,使气体均匀进行扩散并与换热管的内壁相接触,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吸收效率;(2)、通过设置有储液盒、储液盒体、盒盖、进液管和导液管,使本气液分布装置能够有效的保证较小流量液体均匀的与管壁形成液膜;当液体流量较小时,由于储液盒体内腔的底部开设有V形导流槽,液体会聚集到V形导流槽的底部,再通过多个导液管均匀的导入到导液腔的内部,通过导流管的一端开设有斜口,以及斜口与换热管的内壁相接触,使液体能够均匀与管壁接触并形成液膜。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2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换热管;2、导气管;3、锥形分液器件;4、储液盒;401、储液盒体;402、盒盖;403、进液管;5、导液管;6、导液腔;7、导流管;8、锥形导气腔;9、导气件;901、锥形件;902、固定杆;10、固定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由图1、图2和图3给出,本技术包括换热管1,换热管1表面的上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板10,换热管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气管2,导气管2的一端延伸至换热管1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有锥形分液器件3,通过锥形分液器件3的设置,使液体和气体能够有效的进行接触,导气管2另一端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储液盒4,储液盒4的底部等距离固定连接有导液管5,导液管5的底部延伸至换热管1的内部并与锥形分液器件3的顶部固定相连接,锥形分液器件3的内部等距离开设有导液腔6,通过导液腔6的设置,使液体能够有效的流入导流管7的内部,锥形分液器件3表面的下部等距离固定连接有导流管7,锥形分液器件3的底部开设有锥形导气腔8,锥形导气腔8的内部安装有导气件9,通过锥形导气腔8和导气件9的设置,使气体能够均匀的扩散到换热管1的内壁上。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1和图2给出,储液盒4的中部开设有圆柱安装通孔,导气管2通过圆柱安装通孔与储液盒4固定相连接,通过圆柱安装通孔的设置,使导气管2和储液盒4能够有效的进行连接与固定。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2给出,储液盒4包括储液盒体401、盒盖402和进液管403,盒盖402活动连接在储液盒体401的顶部,进液管403固定连接在盒盖402的顶部,储液盒体401内腔的底部开设有V形导流槽,通过储液盒体401、盒盖402、进液管403和V形导流槽的设置,使其能够有效的储存液体,以及使液体能够有效的进行流出。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2和图3给出,导液腔6与导流管7相连通,导流管7的一端开设有斜口,斜口与换热管1的内壁相接触,通过斜口的设置,使液体能够有效的在换热管1的内壁形成液膜。实施例五,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2和图3给出,导气件9包括锥形件901和固定杆902,锥形件901的表面等距离通过固定杆902与锥形导气腔8侧壁的中部固定相连接,通过锥形件901和固定杆902的设置,使进入到换热管1内部的气体能够向换热管1的内壁均匀扩散。实施例六,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3给出,导液管5的底部与导液腔6的内部相连通,从而使液体能够有效的导入到导液腔6的内部。工作原理:当液体流量较小时,由于储液盒体401内腔的底部开设有V形导流槽,液体会聚集到V形导流槽的底部,再通过多个导液管5均匀的导入到导液腔6的内部,通过导流管7的一端开设有斜口,以及斜口与换热管1的内壁相接触,使液体能够均匀与管壁接触并形成液膜;当出现大流量的液体时,液体会灌满导液腔6的内部,同时导流管7的一端开设有斜口,并且斜口与换热管1的内壁相接触,从而使液体充分且均匀的与换热管1的内壁形成液膜向下流动,同时气体通过导气管2导入到锥形导气腔8的内部,通过锥形件901的阻挡,使气体均匀进行扩散并与换热管1的内壁相接触,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吸收效率。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降膜吸收塔用气液分布装置,包括换热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1)表面的上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板(10),换热管(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气管(2),导气管(2)的一端延伸至换热管(1)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有锥形分液器件(3),导气管(2)另一端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储液盒(4),储液盒(4)的底部等距离固定连接有导液管(5),导液管(5)的底部延伸至换热管(1)的内部并与锥形分液器件(3)的顶部固定相连接,锥形分液器件(3)的内部等距离开设有导液腔(6),锥形分液器件(3)表面的下部等距离固定连接有导流管(7),锥形分液器件(3)的底部开设有锥形导气腔(8),锥形导气腔(8)的内部安装有导气件(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膜吸收塔用气液分布装置,包括换热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1)表面的上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板(10),换热管(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气管(2),导气管(2)的一端延伸至换热管(1)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有锥形分液器件(3),导气管(2)另一端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储液盒(4),储液盒(4)的底部等距离固定连接有导液管(5),导液管(5)的底部延伸至换热管(1)的内部并与锥形分液器件(3)的顶部固定相连接,锥形分液器件(3)的内部等距离开设有导液腔(6),锥形分液器件(3)表面的下部等距离固定连接有导流管(7),锥形分液器件(3)的底部开设有锥形导气腔(8),锥形导气腔(8)的内部安装有导气件(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膜吸收塔用气液分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盒(4)的中部开设有圆柱安装通孔,导气管(2)通过圆柱安装通孔与储液盒(4)固定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从平肖国斌
申请(专利权)人:荆门市美邦化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