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应用于磷酸三乙酯生产的氯化氢回收装置,特别地,回收装置由浓盐酸生成装置、稀盐酸生成装置、中和装置和水源组成,浓盐酸生成装置包括降膜塔和浓盐酸池,稀盐酸生成装置包括稀盐酸吸收塔、水洗塔和稀盐酸池,中和装置包括中和塔和碱液池;降膜塔底部由传输管连接浓盐酸池,稀盐酸池由四根传输管分别连接降膜塔、稀盐酸吸收塔、稀盐酸吸收塔和水洗塔,稀盐酸吸收塔顶端由传输管连接水洗塔底部,水洗塔顶端由传输管连接中和塔底部,水洗塔顶端连接有水源,中和塔顶端有尾气通道,且中和塔顶端由传输管连接碱液池,中和塔底部由传输管连接碱液池。本氯化氢回收装置,采用了分步收集装置,使得尾气中的氯化氢吸收更完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氯化氢回收装置,尤其涉及应用于磷酸三乙酯生产的氯化氢回收装置,主要应用于属于化工生产中的尾气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合成材料工业的发展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阻燃剂在化学建材、电子电器、交通运输、航天航空、日用家具、室内装饰、衣食住行等各个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此外,煤田、油田、森林灭火等领域需求的增加,也促进了我国阻燃、灭火剂生产较快的发展,我国阻燃剂已发展成为仅次于增塑剂的第二大高分子材料改性添加剂。在寻求环保、安全阻燃剂的形势下,磷系阻燃剂作为一种无卤系阻燃剂,有效地克服了卤系阻燃剂的缺点,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TEP作为磷系阻燃剂系列中的一种,目前,在企业中,TEP的生产装置中很少具有对于尾气的回收利用装置,少部分尾气回收装置仅仅是采用水洗塔进行吸收,吸收率相当低,所以造成了资源浪费,影响了公司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提出应用于磷酸三乙酯生产的氯化氢回收装置。本技术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应用于磷酸三乙酯生产的氯化氢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装置由浓盐酸生成装置、稀盐酸生成装置、中和装置和水源组成,所述浓盐酸生成装置包括降膜塔和浓盐酸池,所述稀盐酸生成装置包括稀盐酸吸收塔、水洗塔和稀盐酸池,所述中和装置包括中和塔和碱液池;降膜塔设有进气口,降膜塔底部由传输管连接浓盐酸池,稀盐酸池由四根传输管分别连接降膜塔顶端、稀盐酸吸收塔顶端、稀盐酸吸收塔底部和水洗塔底部,稀盐酸吸收塔顶端由传输管连接水洗塔底部,水洗塔顶端由传输管连接中和塔底部,水洗塔顶端还连接有水源,所述中和塔顶端设有尾气通道,且中和塔顶端由传输管连接碱液池,中和塔底部由传输管连接碱液池。进一步地,所述降膜塔设有冷却装置。进一步地,所述稀盐酸池连接降膜塔顶端和稀盐酸吸收塔顶端的传输管设有泵。进一步地,所述中和塔顶端连接碱液池的传输管设有泵。进一步地,所述稀盐酸池连接降膜塔顶端的传输管设有流量控制器。进一步地,所述浓盐酸池由传输管连接储存大槽,且该传输管设有泵。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本技术应用于磷酸三乙酯生产的氯化氢回收装置,采用了分步收集装置,使得尾气中的氯化氢吸收更完全。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应用于磷酸三乙酯生产的氯化氢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便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述,以使本技术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本技术于实施时,所具有的优选方案包括如图I所示,应用于磷酸三乙酯生产的氯化氢回收装置,特别地,回收装置由浓盐酸生成装置I、稀盐酸生成装置2、中和装置3和水源4组成,浓盐酸生成装置包括降膜塔11和浓盐酸池12,稀盐酸生成装置包括稀盐酸吸收塔21、水洗塔22和稀盐酸池23,中和装置包括中和塔31和碱液池32。其中,降膜塔设有进气口 111,降膜塔底部由传输管连接浓盐酸池,稀盐酸池由四根传输管分别连接降膜塔顶端、稀盐酸吸收塔顶端、稀盐酸吸收塔底部和水洗塔底部,稀盐酸吸收塔顶端由传输管连接水洗塔底部,水洗塔顶端由传输管连接中和塔底部,水洗塔顶端还连接有水源,中和塔顶端设有尾气通道311,且中和塔顶端由传输管连接碱液池,中和塔底部由传输管连接碱液池。·另外,所述降膜塔设有冷却装置112。稀盐酸池连接降膜塔顶端和稀盐酸吸收塔顶端的传输管设有泵231。中和塔顶端连接碱液池的传输管设有泵321。稀盐酸池连接降膜塔顶端的传输管设有流量控制器2311。浓盐酸池由传输管连接储存大槽5,且该传输管设有泵51。具体实施时,尾气沿进气口进入设有冷却装置的降膜塔,稀盐酸池由流量控制器控制流量进入降膜塔,汽态稀盐酸溶于稀盐酸生成浓盐酸进入浓盐酸池,浓盐酸池内浓盐酸可由设有泵的传输管传输至大槽;一次剩余的尾气进入稀盐酸吸收塔,稀盐酸吸收塔内有大量的稀盐酸由上至下循环流通,大量的稀盐酸吸附汽态盐酸进入稀盐酸池;二次剩余的尾气进入水洗塔,水洗塔的顶端连接有水源,水源沿水洗塔由上至下流通,途中吸附残余的汽态盐酸后进入稀盐酸池,其中水洗塔的入水量与降膜塔的稀盐酸进入量相等,这样使得稀盐酸池内稀盐酸量保持不变;三次剩余的尾气进入中和塔,中和塔顶端连接碱液池,碱液于中和塔内由上至下流通,途中将残余的酸性物质中和;最后的尾气延尾气通道排出。关于前述流量控制器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实际上,是根据所需回收浓硫酸的浓度对降膜塔进行流量控制,并通过流量控制器精确控制,该流量控制器从根本上关联到水洗塔中水源的流量。通过上述的文字表述可以看出,本技术应用于磷酸三乙酯生产的氯化氢回收装置投入实施后,其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本技术应用于磷酸三乙酯生产的氯化氢回收装置,采用了分步收集装置,使得尾气中的氯化氢吸收更完全。除上述实施例外,本技术还可以有其它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应用于磷酸三乙酯生产的氯化氢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装置由浓盐酸生成装置、稀盐酸生成装置、中和装置和水源组成,所述浓盐酸生成装置包括降膜塔和浓盐酸池,所述稀盐酸生成装置包括稀盐酸吸收塔、水洗塔和稀盐酸池,所述中和装置包括中和塔和碱液池;降膜塔顶部设有进气口,降膜塔底部由传输管连接浓盐酸池,稀盐酸池由四根传输管分别连接降膜塔顶端、稀盐酸吸收塔顶端、稀盐酸吸收塔底部和水洗塔底部,稀盐酸吸收塔顶端由传输管连接水洗塔底部,水洗塔顶端由传输管连接中和塔底部,水洗塔顶端还连接有水源,所述中和塔顶端设有尾气通道,且中和塔顶端由传输管连接碱液池,中和塔底部由传输管连接碱液池。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应用于磷酸三乙酯生产的氯化氢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膜塔设有冷却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应用于磷酸三乙酯生产的氯化氢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稀盐酸池连接降膜塔顶端和稀盐酸吸收塔顶端的传输管设有泵。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应用于磷酸三乙酯生产的氯化氢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和塔顶端连接碱液池的传输管设有泵。5.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应用于磷酸三乙酯生产的氯化氢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稀盐酸池连接降膜塔顶端的传输管设有流量控制器。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应用于磷酸三乙酯生产的氯化氢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浓盐酸池由传输管和泵连接至储存大槽。专利摘要本技术揭示了应用于磷酸三乙酯生产的氯化氢回收装置,特别地,回收装置由浓盐酸生成装置、稀盐酸生成装置、中和装置和水源组成,浓盐酸生成装置包括降膜塔和浓盐酸池,稀盐酸生成装置包括稀盐酸吸收塔、水洗塔和稀盐酸池,中和装置包括中和塔和碱液池;降膜塔底部由传输管连接浓盐酸池,稀盐酸池由四根传输管分别连接降膜塔、稀盐酸吸收塔、稀盐酸吸收塔和水洗塔,稀盐酸吸收塔顶端由传输管连接水洗塔底部,水洗塔顶端由传输管连接中和塔底部,水洗塔顶端连接有水源,中和塔顶端有尾气通道,且中和塔顶端由传输管连接碱液池,中和塔底部由传输管连接碱液池。本氯化氢回收装置,采用了分步收集装置,使得尾气中的氯化氢吸收更完全。文档编号C01B7/07GK202744333SQ201220433729公开日2013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9日专利技术者张 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应用于磷酸三乙酯生产的氯化氢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装置由浓盐酸生成装置、稀盐酸生成装置、中和装置和水源组成,所述浓盐酸生成装置包括降膜塔和浓盐酸池,所述稀盐酸生成装置包括稀盐酸吸收塔、水洗塔和稀盐酸池,所述中和装置包括中和塔和碱液池;降膜塔顶部设有进气口,降膜塔底部由传输管连接浓盐酸池,稀盐酸池由四根传输管分别连接降膜塔顶端、稀盐酸吸收塔顶端、稀盐酸吸收塔底部和水洗塔底部,稀盐酸吸收塔顶端由传输管连接水洗塔底部,水洗塔顶端由传输管连接中和塔底部,水洗塔顶端还连接有水源,所述中和塔顶端设有尾气通道,且中和塔顶端由传输管连接碱液池,中和塔底部由传输管连接碱液池。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杰,张林,贾俊萍,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常余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