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永磁体的电磁制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35059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永磁体的电磁制动器,包括壳体、套筒、第一动衔铁、第二动衔铁、内部导磁体、外部导磁体、第一电磁线圈、第二电磁线圈、永磁体、静摩擦片、动摩擦片和转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电磁铁通电翼尖制动装置释放后,或在电磁铁断电,翼尖制动装置制动后,可断开电源,而翼尖制动装置依旧处于原来状态,解决了飞机飞行中电磁制动器长期处于通电状态,造成电磁铁的能耗较高,发热严重的技术问题。

An electromagnetic brake with permanent magn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永磁体的电磁制动器
本技术属于电磁制动
,特别是一种带永磁体的电磁制动器。
技术介绍
目前电磁制动器的制动方式有通电制动和断电制动两种方式。通电制动后,需要电磁铁持续通电,造成电磁铁发热严重,影响电磁制动器的寿命。而断电制动方式,为配合系统运转,需要电磁铁反复通断电,这样增加电磁铁的磨损,不利于产品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为解决现有通电制动电磁制动器在通电制动后,需要电磁铁长时间通电,造成电磁铁发热严重,影响电磁制动器的寿命的技术问题。本技术中利用永磁体辅助的方式提供一种断电后依然能够保持制动的制动器,更具体的,仅仅需要电制动的启动就可以保持制动状态或解除制动状态的电磁制动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带永磁体的电磁制动器,包括壳体、套筒、第一动衔铁、第二动衔铁、内部导磁体、外部导磁体、第一电磁线圈、第二电磁线圈、永磁体、静摩擦片、动摩擦片和转轴;套筒、第一动衔铁、第二动衔铁、内部导磁体、外部导磁体、第一电磁线圈、第二电磁线圈、永磁体、静摩擦片和动摩擦片均为壳体内;转轴贯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永磁体的电磁制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套筒、第一动衔铁、第二动衔铁、内部导磁体、外部导磁体、第一电磁线圈、第二电磁线圈、永磁体、静摩擦片、动摩擦片和转轴;/n套筒、第一动衔铁、第二动衔铁、内部导磁体、外部导磁体、第一电磁线圈、第二电磁线圈、永磁体、静摩擦片和动摩擦片均为壳体内;/n转轴贯穿套筒,且转轴相对于套筒转动设置;/n第一动衔铁、内部导磁体和第二动衔铁依次套装在套筒上,且与套筒固定连接;第一电磁线圈、永磁体和第二电磁线圈依次套装在内部导磁体上,外部导磁体与套在第一电磁线圈、永磁体和第二电磁线圈外部,使得第一电磁线圈、永磁体和第二电磁线圈位于所述第一动衔铁、内部导磁体、第二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永磁体的电磁制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套筒、第一动衔铁、第二动衔铁、内部导磁体、外部导磁体、第一电磁线圈、第二电磁线圈、永磁体、静摩擦片、动摩擦片和转轴;
套筒、第一动衔铁、第二动衔铁、内部导磁体、外部导磁体、第一电磁线圈、第二电磁线圈、永磁体、静摩擦片和动摩擦片均为壳体内;
转轴贯穿套筒,且转轴相对于套筒转动设置;
第一动衔铁、内部导磁体和第二动衔铁依次套装在套筒上,且与套筒固定连接;第一电磁线圈、永磁体和第二电磁线圈依次套装在内部导磁体上,外部导磁体与套在第一电磁线圈、永磁体和第二电磁线圈外部,使得第一电磁线圈、永磁体和第二电磁线圈位于所述第一动衔铁、内部导磁体、第二动衔铁和外部导磁体围成的环形空间内;
静摩擦片与壳体之间轴向滑动配合,动摩擦片与转轴之间轴向滑动配合,动摩擦片和静摩擦片构成摩擦副;
当第一电磁线圈通电时,第一动衔铁、内部导磁体、永磁体和外部导磁体形成第一磁回路,第一磁回路会产生对第一动衔铁的磁吸力,当第一电磁线圈断电后,在永磁体继续保持第一磁回路的磁场,为第一动衔铁提供磁吸力;当第一动衔铁移动时会带动套筒和第二动衔铁一体轴向移动,并使得第二动衔铁压紧摩擦副实现对转轴的制动;
当第二电磁线圈通电时,第二动衔铁、内部导磁体、永磁体和外部导磁体形成第二磁回路,第二磁回路会产生对第二动衔铁的磁吸力,当第二电磁线圈断电后,在永磁体继续保持第二磁回路的磁场,为第二动衔铁提供磁吸力;当第二动衔铁移动时会带动套筒和第一动衔铁一体轴向移动,并使得第二动衔铁离开摩擦副实现对转轴制动的解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永磁体的电磁制动器,其特征是:还包括左右端盖1,所述转轴贯穿左右端盖,并且可转动的支撑在左右端盖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永磁体的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郎召伟张金香张渡仙孙芳芳
申请(专利权)人:庆安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