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管径向挤压机液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34065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管径向挤压机液压装置,包括:同步驱动部,同步驱动部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上的同步油缸组,同步油缸组连接机架上的第一控制阀组;油箱部,油箱部包括油泵和油箱组,且油箱组连接油泵,油箱组和油泵间还设有第二控制阀组,油泵进油口处设有避震喉,油箱组下部处还设有冷却装置;第一控制阀组连接第二控制阀组。本液压装置通过第一控制阀组连接第二控制阀组的连接,实现同步驱动部和油箱部的连接。通过电机带动油箱部内的油泵转动,从而实现油泵提供输送油压控制设备上的油缸的伸出或缩回;通过同步驱动部实现同步油缸对设备上的油缸的同步控制,使得设备上的油缸同步工作,提高本液压装置对设备驱动的效率。

Hydraulic device of tube making radial extru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制管径向挤压机液压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液压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制管径向挤压机液压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混凝土管通常使用径向挤压机来制备,具体通过挤压头在模具中旋转挤压混凝土进行制备。但是现有的径向挤压机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制管效率低、制管精度低的问题,给企业批量生产带来很大困扰。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制管径向挤压机液压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制管径向挤压机液压装置,包括:同步驱动部,所述同步驱动部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上的同步油缸组,所述同步油缸组连接机架上的第一控制阀组;油箱部,所述油箱部包括油泵和油箱组,且油箱组连接油泵,所述油箱组和油泵间还设有第二控制阀组,所述油泵进油口处设有避震喉,所述油箱组下部处还设有冷却装置;所述第一控制阀组连接第二控制阀组。在本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油箱组设置在油泵上部,所述油箱组包括第一油箱和第二油箱,所述第一油箱和第二油箱间通过连接器连接。在本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冷却装置为风机。在本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机架上还设有连接同步油缸组的电极点压力表。在本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同步油缸组包括第一同步油缸和第二同步油缸,所述第一同步油缸连接第二同步油缸的一端,所述第二同步油缸另一端设有活塞杆。在本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第一油箱上还设有回油过滤器。在本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第一油箱和第二油箱内均设有电加热棒。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液压装置通过第一控制阀组连接第二控制阀组的连接,实现同步驱动部和油箱部的连接。通过电机带动油箱部内的油泵转动,从而实现油泵提供输送油压控制设备上的油缸的伸出或缩回;通过同步驱动部实现同步油缸对设备上的油缸的同步控制,使得设备上的油缸同步工作,提高本液压装置对油缸的控制性,提高本液压装置对设备驱动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同步驱动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油箱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制管径向挤压机液压装置,包括:同步驱动部,所述同步驱动部包括机架1和设置在机架1上的同步油缸组,所述同步油缸组连接机架1上的第一控制阀组3;油箱部,所述油箱部包括油泵4和油箱组5,且油箱组5连接油泵4,所述油箱组5和油泵4间还设有第二控制阀组6,所述油泵4进油口处设有避震喉7,所述油箱组5下部处还设有冷却装置8;所述第一控制阀组3连接第二控制阀6组。通过电机(图中未视出)带动油泵启动,油泵通过第一控制阀组3提供输送油压控制油缸(产品设备上)的伸出、缩回,且第二控制阀组6和同步驱动部的设置,控制设备产品上两个油缸实现同步伸出或缩回,提高混凝土管的制备效率;且避震喉的设置可有效减缓油泵的震动,避免油泵和其他各个部件上的螺钉松动,从而加强了油泵和其他各部件的连接关系。如图3和图4所示,油箱组5设置在油泵4上部,油箱组5包括第一油箱501和第二油箱502,第一油箱501和第二油箱502间通过连接器9连接,使得油可在第一油箱501和第二油箱502间流动,增大了油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便于油的散热;本申请中冷却装置8为风机,通过风机来加强通风、强化对油箱组的冷却效果,延长本液压装置的使用寿命。如图1和图2所示,机架1上还设有连接同步油缸组的电极点压力表10,电极点压力表的设置有效的实现了对油缸的监控并维持油缸的压力,保证油缸的稳定安全运行。同步油缸组两个包括相同规格的油缸,具体包括第一同步油缸201和第二同步油缸202,所述第一同步油缸201连接第二同步油缸202的一端,所述第二同步油缸202另一端设有活塞杆203。设备上的两台油缸后腔,分别接到串联的同步油缸两个出油口,由于串联的同步油缸缸径、杆径、行程都一样,所以容积也是一样的,因此能保证设备上的两台油缸同步运行。如图4所示,第一油箱501上还设有回油过滤器11,油箱上还设有回油过滤器11,实现进入油箱的油进行过滤,保证油的洁净度;第一油箱501和第二油箱502内均设有电加热棒12,使得本液压装置可适应于较冷的工作环境,在北方或是冬季可对油箱内的油进行加热,使得本液压装置可正常运行,提高本申请的工作范围和适应性。本液压装置通过第一控制阀组连接第二控制阀组的连接,实现同步驱动部和油箱部的连接。通过电机带动油箱部内的油泵转动,从而实现油泵提供输送油压控制设备上的油缸的伸出或缩回;通过同步驱动部实现同步油缸对设备上的油缸的同步控制,使得设备上的油缸同步工作,提高本液压装置对油缸的控制性,提高本液压装置对设备驱动的效率,提高产品的精确性。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管径向挤压机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同步驱动部,所述同步驱动部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上的同步油缸组,所述同步油缸组连接机架上的第一控制阀组;/n油箱部,所述油箱部包括油泵和油箱组,且油箱组连接油泵,所述油箱组和油泵间还设有第二控制阀组,所述油泵进油口处设有避震喉,所述油箱组下部处还设有冷却装置;/n所述第一控制阀组连接第二控制阀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管径向挤压机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同步驱动部,所述同步驱动部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上的同步油缸组,所述同步油缸组连接机架上的第一控制阀组;
油箱部,所述油箱部包括油泵和油箱组,且油箱组连接油泵,所述油箱组和油泵间还设有第二控制阀组,所述油泵进油口处设有避震喉,所述油箱组下部处还设有冷却装置;
所述第一控制阀组连接第二控制阀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管径向挤压机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组设置在油泵上部,所述油箱组包括第一油箱和第二油箱,所述第一油箱和第二油箱间通过连接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管径向挤压机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永敏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斯普森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