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拌车及其爬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33592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0: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搅拌车及其爬梯装置。爬梯装置包括主梯和副梯。主梯包括两平行间隔设置的支撑梁和连接于两支撑梁底部之间的连接梁;两支撑梁上设有竖向延伸的轨道;副梯包括副梯主体、对称设置于副梯主体两侧的滑移组件及对称设置于主梯两侧的翻转支架;两滑移组件与两轨道对应滑动配合,而使副梯能够向上滑动至收容于主梯内或向下伸出主梯外;各翻转支架的一端与副梯主体中部区域的一侧铰接连接,另一端与对应的滑移组件铰接连接;在滑移组件向上滑移时,翻转支架由水平位置翻转至竖直位置,而使副梯向上滑动至收容于主梯内;在滑移组件向下滑动时,翻转支架由竖直位置转动至水平位置,而使副梯向下伸出主梯外,且翻转支架与连接梁抵接。

Mixer and its ladder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搅拌车及其爬梯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运输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搅拌车及其爬梯装置。
技术介绍
搅拌车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程建筑行业的专用车辆,用于运载混合后的混凝土。搅拌车上通常设置有爬梯,供工作人员上下,以便对搅拌车的进料口、进料斗等车顶部位进行冲洗、检查、维修等工作。目前,爬梯固定于搅拌车的车架上,其底端通常位于车架处,而导致爬梯的底部距离地面较高,而使工作人员上下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下爬行方便的搅拌车及其爬梯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搅拌车的爬梯装置,包括:主梯,固定于所述搅拌车的后侧;所述主梯包括两平行间隔设置的支撑梁和连接于两所述支撑梁底部之间的连接梁;两所述支撑梁上设有竖向延伸的轨道;副梯,包括副梯主体、对称设置于所述副梯主体两侧的滑移组件及对称设置于所述主梯两侧的翻转支架;两所述滑移组件与两所述轨道对应滑动配合,而使所述副梯能够向上滑动至收容于所述主梯内或向下伸出所述主梯外;各所述翻转支架的一端与所述副梯主体中部区域的一侧铰接连接,另一端与对应的所述滑移组件铰接连接;在所述滑移组件向上滑移时,所述翻转支架由水平位置翻转至竖直位置,而使所述副梯向上滑动至收容于所述主梯内;在所述滑移组件向下滑动时,所述翻转支架由竖直位置转动至水平位置,而使所述副梯向下伸出所述主梯外,且所述翻转支架与所述连接梁抵接。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翻转支架包括一体成型的翻转板和折弯板;所述翻转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副梯主体和所述滑移组件铰接连接,所述折弯板垂直连接于所述翻转板的中部,在所述翻转支架滑动至处于水平位置时,所述折弯板位于所述翻转板的顶部,且所述折弯板与所述副梯主体抵接,所述翻转板的底部与所述连接梁抵接。其中一实施方式中,各所述支撑梁包括两平行间隔设置的翼板及连接两所述翼板的腹板,两所述翼板及所述腹板围合形成一凹槽,所述凹槽构成所述轨道;所述连接梁包括底板及垂直于所述底板的侧板,所述侧板与所述支撑梁的凹槽的开口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底板位于所述支撑梁的底部而支撑所述支撑梁。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副梯主体包括平行间隔设置的两边梁及连接于两所述边梁之间的踏杆,多个踏杆沿所述边梁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主梯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连接梁上的两限位支架,两所述限位支架对应两所述支撑梁设置,且所述限位支架位于相对应的所述支撑梁的内侧;各限位支架具有限位槽,在所述副梯收容于所述主梯内时,两边梁的底端分别对应位于所述限位槽内,并通过限位销同时穿过所述限位支架和所述边梁而限制所述副梯。其中一实施方式中,各所述限位支架包括平行间隔设置的两限位板及连接两所述限位板的连接板,两所述限位板和所述连接板竖立于所述连接梁上而围合形成限位槽。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销包括旋转头、与所述旋转头相连的限位杆、连接于所述旋转头和所述限位杆之间的限位块及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相通的定位槽和通孔,所述限位杆能穿过所述通孔而插入所述限位支架和所述边梁,所述限位块与所述定位槽的形状相匹配,而使所述限位块能够完全收容于所述定位槽内或位于所述定位槽外并与所述定位槽开口的外壁相抵接。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边梁的侧部设有定位孔;所述支撑梁的侧部设有与所述定位孔相对应的锁止孔;在所述副梯收容于所述主梯内时,以通过定位插销同时插入所述定位孔与所述锁止孔,而定位所述副梯。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滑移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副梯主体顶部的顶部滚轮和设置于所述副梯主体中部的中部滚轮,所述翻转支架与所述中部滚轮铰接连接。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主梯的两防护架固定于所述支撑梁顶部的两侧,所述主梯的站台固定于所述支撑梁的中部,所述防护架位于所述站台上方,且两者之间具有高度差。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站台包括多个平行间隔设置的横梁、设置于所述横梁上的平板及竖立于所述平板两端的挡板,所述平板连接两所述支撑梁,两所述挡板分别对应两所述支撑梁。其中一实施方式中,两所述防护架分别对应两所述支撑梁设置,各所述防护架包括两平行间隔设置的侧部防护杆及连接两所述侧部防护杆的连接杆,所述防护杆与对应的所述支撑梁垂直连接,所述防护杆沿所述搅拌车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连接杆沿竖向延伸。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搅拌车,包括车架和如上所述的爬梯装置,所述爬梯装置位于所述搅拌车的后侧,并固定于所述车架上。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爬梯装置包括主梯和副梯。主梯安装于搅拌车的后侧,且主梯上设有竖向延伸的轨道。副梯能够沿主梯的轨道相对滑动,而使副梯能够向下滑动至伸出主梯外或向上滑动至收容于主梯内。副梯的翻转支架的一端与副梯主体中部区域的一侧铰接连接,另一端与对应的滑移组件铰接连接,而在副梯向下滑动至伸出主梯外时,翻转支架由竖直位置转动至水平位置,且翻转支架与主梯的连接梁抵接。通过副梯的向下滑动使副梯向下伸出主梯,而降低副梯离地高度,方便工作人员爬上爬梯装置而进行工作。且副梯向下伸出主梯时,翻转支架处于水平位置,使副梯与主梯之间具有夹角,即副梯倾斜,而使该爬梯装置符合人机工程学,工作人员在上下爬梯装置时更安全、舒适。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搅拌车其中一实施例的第一方向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搅拌车其中一实施例的第二方向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爬梯装置中副梯伸出主梯的第一方向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爬梯装置中副梯伸出主梯的第二方向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爬梯装置中副梯收容于主梯的第一方向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爬梯装置中副梯收容于主梯的第二方向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翻转支架其中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翻转支架其中一实施例的第一方向视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限位销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0、搅拌车;1、车架;2、搅拌筒;3、爬梯装置;31、主梯;311、支撑梁;3111、锁止孔;312、连接梁;3121、底板;3122、侧板;313、限位支架;3131、限位板;3132、连接板;314、站台;3141、平板;3142、横梁;3143、挡板;315、防护架;3151、侧部防护杆;3152、连接杆;316、底部支架;32、副梯;321、副梯主体;3211、边梁;3212、踏杆;322、顶部滚轮;323、中部滚轮;324、翻转支架;3241、翻转板;3242、折弯板;3246、翻转孔;331、限位销;3311、旋转头;3312、限位块;3313、限位杆;3314、固定块;332、定位插销。具体实施方式体现本专利技术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为了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结构,现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搅拌车100,其可用于混凝土的搅拌和运输。参阅图1和图2,该搅拌车100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搅拌车的爬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主梯,固定于所述搅拌车的后侧;所述主梯包括两平行间隔设置的支撑梁和连接于两所述支撑梁底部之间的连接梁;两所述支撑梁上设有竖向延伸的轨道;/n副梯,包括副梯主体、对称设置于所述副梯主体两侧的滑移组件及对称设置于所述主梯两侧的翻转支架;两所述滑移组件与两所述轨道对应滑动配合,而使所述副梯能够向上滑动至收容于所述主梯内或向下伸出所述主梯外;各所述翻转支架的一端与所述副梯主体中部区域的一侧铰接连接,另一端与对应的所述滑移组件铰接连接;/n在所述滑移组件向上滑移时,所述翻转支架由水平位置翻转至竖直位置,而使所述副梯向上滑动至收容于所述主梯内;在所述滑移组件向下滑动时,所述翻转支架由竖直位置转动至水平位置,而使所述副梯向下伸出所述主梯外,且所述翻转支架与所述连接梁抵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搅拌车的爬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梯,固定于所述搅拌车的后侧;所述主梯包括两平行间隔设置的支撑梁和连接于两所述支撑梁底部之间的连接梁;两所述支撑梁上设有竖向延伸的轨道;
副梯,包括副梯主体、对称设置于所述副梯主体两侧的滑移组件及对称设置于所述主梯两侧的翻转支架;两所述滑移组件与两所述轨道对应滑动配合,而使所述副梯能够向上滑动至收容于所述主梯内或向下伸出所述主梯外;各所述翻转支架的一端与所述副梯主体中部区域的一侧铰接连接,另一端与对应的所述滑移组件铰接连接;
在所述滑移组件向上滑移时,所述翻转支架由水平位置翻转至竖直位置,而使所述副梯向上滑动至收容于所述主梯内;在所述滑移组件向下滑动时,所述翻转支架由竖直位置转动至水平位置,而使所述副梯向下伸出所述主梯外,且所述翻转支架与所述连接梁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搅拌车的爬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支架包括一体成型的翻转板和折弯板;所述翻转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副梯主体和所述滑移组件铰接连接,所述折弯板连接于所述翻转板的中部,在所述翻转支架滑动至处于水平位置时,所述折弯板位于所述翻转板的顶部,且所述折弯板与所述副梯主体抵接,所述翻转板的底部与所述连接梁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搅拌车的爬梯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支撑梁包括两平行间隔设置的翼板及连接两所述翼板的腹板,两所述翼板及所述腹板围合形成一凹槽,所述凹槽构成所述轨道;
所述连接梁包括底板及垂直于所述底板的侧板,所述侧板与所述支撑梁的凹槽的开口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底板位于所述支撑梁的底部而支撑所述支撑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搅拌车的爬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梯主体包括平行间隔设置的两边梁及连接于两所述边梁之间的踏杆,多个踏杆沿所述边梁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所述主梯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连接梁上的两限位支架,两所述限位支架对应两所述支撑梁设置,且所述限位支架位于相对应的所述支撑梁的内侧;
各限位支架具有限位槽,在所述副梯收容于所述主梯内时,两边梁的底端分别对应位于所述限位槽内,并通过限位销同时穿过所述限位支架和所述边梁而限制所述副梯。


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加加房坤瞿绘军刘晨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中集通华专用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