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社区用物流配送机器人,包括底盘结构和设置在所述底盘结构的第三底盘上的机身,所述机身包括若干个大小相同或不同的配送箱,所述配送箱的下部设置有主锁,所述第三底盘的上部、所述配送箱的上部均设置有与所述主锁相锁合的副锁。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社区用物流配送机器人,能够一次向多个收货人进行配送,工作效率高。
A logistics distribution robot for commun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社区用物流配送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物流配送机器人,特别是涉及一种社区用物流配送机器人。
技术介绍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物流配送机器人在物流配送领域广泛使用,并具有方便快捷、工作效率高、人工成本低等优点。已公开专利CN209142275U公开了一种底盘结构及物流配送机器人。其中,第一底盘、第二底盘及第三底盘;其中,第一底盘与所述第二底盘活动连接;第三底盘位于所述第一底盘和所述第二底盘的上方;所述第一底盘与所述第三底盘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底盘与所述第三底盘活动连接,该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活动连接的第一底盘、第二底盘及第三底盘可根据行驶路面的实际路况调整相对位置关系,以适应路面变化继续行进,路面适应能力强,越障能力好,此外,采用该技术提供的底盘结构,第三底盘可保持基本的水平,尤其是物流配送机器人,能有效降低安装在第三底盘上的机身因路面不平而晃动的幅度,进而能有效降低因晃动过大造成的待配送件损坏的概率。但是,在将该物流配送机器人应用于社区物流配送时发现,由于社区物流是以社区为单元,面向社区居民进行配送,经常会出现收货人为同一栋楼或者同一单元的住户,而采用上述物流配送机器人一次仅能向一位收货人配送货物,工作效率较低。综上所述,如何能够同时向多位收货人进行配送,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社区用物流配送机器人,解决了现有的物流配送机器人一次仅能向一位收货人配送货物,工作效率较低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社区用物流配送机器人,包括底盘结构和设置在所述底盘结构的第三底盘上的机身,所述机身包括若干个大小相同或不同的配送箱,所述配送箱的下部设置有主锁,所述第三底盘的上部、所述配送箱的上部均设置有与所述主锁相锁合的副锁。进一步地,所述配送箱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底脚,所述第三底盘的顶部、所述配送箱的顶部均设置有与所述固定底脚相适配的固定凹槽。进一步地,所述主锁包括主锁壳、锁盖、锁舌、齿轮和锁芯组件,所述锁盖固设在所述主锁壳上,所述锁盖与所述主锁壳之间形成主锁腔,所述锁盖上设置有供钥匙插入的插孔,所述锁舌滑动设置在所述主锁腔内,且所述锁舌能够伸出所述主锁腔并插入所述副锁内,所述齿轮转动设置在所述主锁腔内,且所述齿轮与所述锁舌顶部设置的齿条部相啮合,所述锁芯组件用于限制所述齿轮的转动,进而实现对所述锁舌的位置的控制。更进一步地,所述锁芯组件包括至少一组压缩弹簧、后半芯和前半芯,所述前半芯滑动设置在所述齿轮上的大径孔内,所述后半芯滑动设置在所述主锁壳上的芯孔内,所述压缩弹簧设置在所述芯孔内,在所述压缩弹簧的弹力的作用下,所述后半芯的前端能够伸出所述芯孔插入所述大径孔内并抵压在所述前半芯的后端上,进而使得所述前半芯的前端抵靠在所述大径孔的内端面上,所述大径孔的内端面上开设有贯穿所述齿轮外表面的小径孔。更进一步地,若干个前半芯的长度各异。更进一步地,所述钥匙上设有与所述前半芯一一对应配合的压柱,所述压柱能够穿过相应的小径孔抵压相应的前半芯使相应的压缩弹簧被压缩。更进一步地,所述副锁包括副锁壳、咬块和压缩弹簧二,所述副锁壳内设置有所述副锁腔,所述副锁腔的一侧开设有贯穿所述副锁壳外表面的锁孔,所述咬块滑动设置在所述副锁腔内,所述压缩弹簧二设置在所述咬块与所述副锁壳之间,所述锁舌的前端设置有与所述咬块相配合的咬合部。更进一步地,所述主锁还包括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转动套设在所述主锁腔内的连接柱上,所述扭簧的另一端转动设置在所述锁舌尾部的连接座上。进一步地,所述配送箱的箱门上安装有密码锁。进一步地,还包括若干个号码牌,所述配送箱的箱门上设置有牌架,所述号码牌可更换地设置在所述牌架上。由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中,由于机身包括有若干个配送箱,使得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物流配送机器人能够一次向多个收货人进行配送,工作效率高;本专利技术中,配送箱的规格设置有多种,方便配送人员根据待配送物品的数量和大小选择采用相应数量和大小的配送箱,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本专利技术中,主锁的结构的设置使得主锁具有良好的防盗性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机身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主锁与副锁处于打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主锁与副锁处于锁合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主锁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主锁另一状态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机身的另一种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底盘结构10、机身20、第三底盘1、配送箱2、固定底脚3、固定凹槽4、主锁5、主锁壳51、主锁腔511、芯孔512、T型滑槽513、锁舌孔514、连接柱515、锁盖52、插孔521、锁舌53、齿条部531、咬合部532、咬合槽5321、斜导面5322、滑条部533、连接座534、齿轮54、小径孔541、大径孔542、转轴55、压缩弹簧56、后半芯57、前半芯58、扭簧59、副锁6、副锁壳61、副锁腔611、锁孔612、咬块62、凸齿621、压缩弹簧二63、钥匙7、压柱71、基盘72、密码锁8、牌架9、号码牌91。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下面参考图1至图7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社区用物流配送机器人,包括底盘结构10和设置在底盘结构10的第三底盘1上的机身20,机身20包括四个大小相同或不同的配送箱2,配送箱2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底脚3,第三底盘1的顶部、配送箱2的顶部均设置有与固定底脚3相适配的固定凹槽4,配送箱2的下部设置有一主锁5,第三底盘1的上部、配送箱2的上部均设置有与所述主锁5相锁合的副锁6,使得配送箱2能够稳固、可靠地固装在第三底盘1或配送箱2上。如图3、图4、图5、图6所示,主锁5包括主锁壳51、锁盖52、锁舌53、齿轮54和锁芯组件,锁盖52固设在主锁壳51上,锁盖52与主锁壳51之间形成主锁腔511,锁盖52上设置有供钥匙7插入的插孔521,主锁腔511的内侧壁上开设有T型滑槽513,锁舌53内侧的滑条部533滑动设置在T型滑槽513内,从而使得锁舌53滑动设置在主锁腔511内,且锁舌53能够从主锁腔511侧壁上的锁舌孔514伸出并插入副锁6内,齿轮54通过转轴55转动设置在主锁腔511内,且齿轮54与锁舌53顶部设置的齿条部531相啮合,锁芯组件包括六组压缩弹簧56、后半芯57和前半芯5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社区用物流配送机器人,包括底盘结构(10)和设置在所述底盘结构(10)的第三底盘(1)上的机身(20),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20)包括若干个大小相同或不同的配送箱(2),所述配送箱(2)的下部设置有主锁(5),所述第三底盘(1)的上部、所述配送箱(2)的上部均设置有与所述主锁(5)相锁合的副锁(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社区用物流配送机器人,包括底盘结构(10)和设置在所述底盘结构(10)的第三底盘(1)上的机身(20),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20)包括若干个大小相同或不同的配送箱(2),所述配送箱(2)的下部设置有主锁(5),所述第三底盘(1)的上部、所述配送箱(2)的上部均设置有与所述主锁(5)相锁合的副锁(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社区用物流配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送箱(2)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底脚(3),所述第三底盘(1)的顶部、所述配送箱(2)的顶部均设置有与所述固定底脚(3)相适配的固定凹槽(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社区用物流配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锁(5)包括主锁壳(51)、锁盖(52)、锁舌(53)、齿轮(54)和锁芯组件,所述锁盖(52)固设在所述主锁壳(51)上,所述锁盖(52)与所述主锁壳(51)之间形成主锁腔(511),所述锁盖(52)上设置有供钥匙(7)插入的插孔(521),所述锁舌(53)滑动设置在所述主锁腔(511)内,且所述锁舌(53)能够伸出所述主锁腔(511)并插入所述副锁(6)内,所述齿轮(54)转动设置在所述主锁腔(511)内,且所述齿轮(54)与所述锁舌(53)顶部设置的齿条部(531)相啮合,所述锁芯组件用于限制所述齿轮(54)的转动,进而实现对所述锁舌(53)的位置的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社区用物流配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芯组件包括至少一组压缩弹簧(56)、后半芯(57)和前半芯(58),所述前半芯(58)滑动设置在所述齿轮(54)上的大径孔(542)内,所述后半芯(57)滑动设置在所述主锁壳(51)上的芯孔(512)内,所述压缩弹簧(56)设置在所述芯孔(512)内,在所述压缩弹簧(56)的弹力的作用下,所述后半芯(57)的前端能够伸出所述芯孔(512)插入所述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超凡,邱俊霖,葛晗,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