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现浇飞檐斗角模具的支模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29563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09:54
一种现浇飞檐斗角模具的支模架,包括立管、上托、主楞、次楞、楔块,立管的数量至少为两根,沿竖直方向支撑在地面上,且具有间隔距离,上托的数量与立管的数量相适应,上托包括托座、螺纹杆、限位螺母,托座呈开口朝上的U形结构,螺纹杆的上端与托座底面中心固定相连,螺纹杆的下端螺纹配合在对应的立管上端,且通过限位螺母锁定,次楞每两根为一组,各组次楞平行排列搁置在托座的开口空间中,各次楞的直径大于托座开口空间的高度,主楞呈劣弧弯曲,主楞的延伸方向与各次楞的延伸方向呈垂直分布,呈劣弧弯曲的主楞支撑在各托座中的其中一个次楞上,且通过楔块插入主楞下弧面与各托座中的另一次楞之间的间隙中,形成定位。

A kind of mould support for cast-in-place cornice bucket angle mou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现浇飞檐斗角模具的支模架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现浇飞檐斗角模具的支模架。
技术介绍
中国古代建筑是以木构架为主的建筑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经过不断地创造,逐渐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建筑体系和风格。现阶段随着混凝土结构的不断发展,除修缮工程仍采用原结构体系外,其它新建、复建古建筑,多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代替部分木构架形成了现阶段的仿古建筑。为了达到油漆彩绘之后与木构架相同的效果,对仿古构件的制作与安装以及现浇古构件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特别是仿古建筑屋顶转角处的飞檐斗角,飞檐斗角部位的四角翘伸,配套使用的现浇模具固定在支撑系统上,由于现浇模具为曲面构造,支撑系统的支模架高度起伏变化大,目前普遍使用的支模架不能满足对现浇模具的支撑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现浇飞檐斗角模具的支模架,其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可有效对现浇飞檐斗角模具形成稳定支撑,保证现浇的飞檐斗角成型精度和质量。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现浇飞檐斗角模具的支模架,包括立管、上托、主楞、次楞,以及楔块,所述立管的数量至少为两根,沿竖直方向支撑在地面上,且具有间隔距离,所述上托的数量与立管的数量相适应,所述上托包括托座、螺纹杆、限位螺母,所述托座呈开口朝上的U形结构,所述螺纹杆的上端与托座底面中心固定相连,螺纹杆的下端螺纹配合在对应的立管上端,且通过限位螺母锁定,所述次楞每两根为一组,各组次楞平行排列搁置在托座的开口空间中,各次楞的直径大于托座开口空间的高度,所述主楞呈劣弧弯曲,主楞的延伸方向与各次楞的延伸方向呈垂直分布,呈劣弧弯曲的主楞支撑在各托座中的其中一个次楞上,且通过楔块插入主楞下弧面与各托座中的另一次楞之间的间隙中,形成定位。所述螺纹杆的上端通过焊接固定在托座的底面中心。所述次楞采用圆木,所述楔块采用木质楔块。所述主楞的上弧面设有若干开口槽,这些开口槽沿主楞的延伸方向均匀分布。所述开口槽的槽宽为2mm,槽深为30mm。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现浇飞檐斗角模具的支模架包括立管、上托、主楞、次楞,以及楔块,其中,立管作为支撑的基础,次楞用于支撑主楞,主楞用于支撑飞檐斗角模具,且用于固定飞檐斗角模具。所述立管的数量至少为两根,沿竖直方向支撑在地面上,且具有间隔距离,所述上托的数量与立管的数量相适应,所述上托包括托座、螺纹杆、限位螺母,所述托座呈开口朝上的U形结构,所述螺纹杆的上端与托座底面中心固定相连,螺纹杆的下端螺纹配合在对应的立管上端,且通过限位螺纹锁定,螺纹杆与立管之间的螺纹配合段长度可调整,实现调节托座高度的目的,满足适应飞檐斗角模具曲面起伏的需求。所述次楞每两根为一组,平行排列搁置在托座的开口空间中,各次楞的直径大于托座开口空间的高度,也即,各次楞的顶面外伸出托座的上端。所述主楞呈劣弧弯曲,主楞的延伸方向与各次楞的延伸方向呈垂直分布,呈劣弧弯曲的主楞支撑在各托座中的其中一个次楞上,且通过楔块插入主楞下弧面与各托座中的另一次楞之间的间隙中,形成定位,使主楞稳定支撑在至少两个托座上,且受力均衡。通过多个支模架按照飞檐斗角模具曲面走势排列,形成支撑系统,对飞檐斗角模具形成稳定支撑,保证现浇的飞檐斗角成型精度和质量。2、次楞采用圆木,楔块采用木质楔块,使次楞、楔块具有一定的缓冲性能,在承重后具有一定的韧性,使得多个支模架构成的支撑体系趋于稳定。3、主楞的上弧面设有若干开口槽,这些开口槽沿主楞的延伸方向均匀分布,所述开口槽的槽宽为2mm,槽深为30mm,方便朝下弯曲主楞至合适的弧度,且提高主楞的韧性,使得多个支模架构成的支撑体系趋于稳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附图中,1为立管,2为上托,3为主楞,4为次楞,5为楔块,6为托座,7为螺纹杆,8为限位螺母,9为开口槽。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中,未标明的施工方法采用建筑领域惯常的施工方法进行施工,未标明具体材料的构件通常采用建筑领域常规的构件。参见图1和图2,为一种现浇飞檐斗角模具的支模架的具体实施例。现浇飞檐斗角模具的支模架包括立管1、上托2、主楞3、次楞4,以及楔块5。所述立管1的数量至少为两根,沿竖直方向支撑在地面上,且具有间隔距离,本实施例中,立管的数量为两根,采用钢管,且钢管的上端内壁设有螺纹段。所述上托2的数量与立管1的数量相适应,也即,数量为两个。所述上托2包括托座6、螺纹杆7、限位螺母8,所述托座6呈开口朝上的U形结构,具体的,托座、螺纹杆、限位螺母均为钢质结构,托座为上端面敞口的槽钢,限位螺母的周面上一体成型有转动手把,方便人工转动限位螺母。所述螺纹杆7的上端与托座6底面中心通过焊接固定相连,螺纹杆7的下端螺纹配合在对应的立管1上端,且通过限位螺母8锁定。所述次楞4每两根为一组,各组次楞平行排列搁置在托座6的开口空间中,各次楞4的直径大于托座6开口空间的高度,一组次楞的两根次楞之间具有间隔距离。所述主楞3呈劣弧弯曲,主楞3的延伸方向与各次楞4的延伸方向呈垂直分布,呈劣弧弯曲的主楞3支撑在各托座6中的其中一个次楞上,且通过楔块5插入主楞3下弧面与各托座6中的另一次楞之间的间隙中,形成定位,本实施例中,主楞为方木,次楞采用圆木,楔块采用木质楔块,主楞的上弧面设有若干开口槽9,这些开口槽9沿主楞3的延伸方向均匀分布,具体的,开口槽9的槽宽为2mm,槽深为30mm,主楞的左端支撑在左侧托座右端的次楞上,主楞的右端支撑在右侧托座右端的次楞上,其中一个楔块插入主楞下弧面和左侧托座左端的次楞之间,另一个楔块插入主楞下弧面和右侧托座左端的次楞之间。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按照飞檐斗角模具的曲面走势,架设多个支模架,这些支模架的立管之间通过常规的连接件连接构成一体,使这些立管具有稳定性,稳定支撑在指定的地面上,调节各支模架上托的高度,且锁定后,装配对应的主楞,且定位,使这些主楞的弧面走势与飞檐斗角模具的曲面走势相适应后,将飞檐斗角模具支承在下方的多条主楞上,且通过螺钉固定后,即可浇注混凝土,成型得到现浇飞檐斗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现浇飞檐斗角模具的支模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立管(1)、上托(2)、主楞(3)、次楞(4),以及楔块(5),/n所述立管(1)的数量至少为两根,沿竖直方向支撑在地面上,且具有间隔距离,/n所述上托(2)的数量与立管(1)的数量相适应,所述上托(2)包括托座(6)、螺纹杆(7)、限位螺母(8),所述托座(6)呈开口朝上的U形结构,所述螺纹杆(7)的上端与托座(6)底面中心固定相连,螺纹杆(7)的下端螺纹配合在对应的立管(1)上端,且通过限位螺母(8)锁定,/n所述次楞(4)每两根为一组,各组次楞平行排列搁置在托座(6)的开口空间中,各次楞(4)的直径大于托座(6)开口空间的高度,/n所述主楞(3)呈劣弧弯曲,主楞(3)的延伸方向与各次楞(4)的延伸方向呈垂直分布,呈劣弧弯曲的主楞(3)支撑在各托座(6)中的其中一个次楞上,且通过楔块(5)插入主楞(3)下弧面与各托座(6)中的另一次楞之间的间隙中,形成定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现浇飞檐斗角模具的支模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立管(1)、上托(2)、主楞(3)、次楞(4),以及楔块(5),
所述立管(1)的数量至少为两根,沿竖直方向支撑在地面上,且具有间隔距离,
所述上托(2)的数量与立管(1)的数量相适应,所述上托(2)包括托座(6)、螺纹杆(7)、限位螺母(8),所述托座(6)呈开口朝上的U形结构,所述螺纹杆(7)的上端与托座(6)底面中心固定相连,螺纹杆(7)的下端螺纹配合在对应的立管(1)上端,且通过限位螺母(8)锁定,
所述次楞(4)每两根为一组,各组次楞平行排列搁置在托座(6)的开口空间中,各次楞(4)的直径大于托座(6)开口空间的高度,
所述主楞(3)呈劣弧弯曲,主楞(3)的延伸方向与各次楞(4)的延伸方向呈垂直分布,呈劣弧弯曲的主楞(3)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一峰欧阳立科薛瑞邓鹏飞刘登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中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