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功率模块用冷板及电机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23215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15: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功率模块用冷板及电机控制器,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液冷散热器散热效率低、效果差的问题。功率模块用冷板包括基板,其相对的两侧面上均设置有凹槽,两凹槽之间的部分对应形成将两凹槽分隔开的隔板,隔板上设有连通两凹槽的连接孔;两个盖板分别与两凹槽配合以围成封闭空间,各盖板的内侧面上分别设置有多个并行布置的翅片,各翅片与隔板的对应侧面配合围成封闭的流道,各盖板的内侧面上还设置有位于边侧处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中设置有紧固件穿孔,用于固定功率模块;隔板两侧的流道通过连接孔串联形成总流道,基板或盖板于总流道的上游处设置有供冷媒进入的进液口,基板或盖板于总流道的下游处设置有供冷媒流出的出液口。

A kind of cold plate and motor controller for power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功率模块用冷板及电机控制器
本技术涉及液冷板
,具体涉及一种功率模块用冷板及电机控制器。
技术介绍
随着现在电动汽车技术的发展,市场对电动汽车要求越来越高,提升电动汽车的电机功率及行驶里程,成为了电动汽车未来发展的趋势。电机驱动系统中设置有对电机进行控制的电机控制器,电机控制器既能够将动力电池输入的直流电逆变为高压电,也能根据电机温度、速度等信号来实时调整电机转速。电机控制器中的核心部件为功率模块,当要求电机输出更大功率时,电机控制器要对应输出更大的电流,此时的功率模块也会面临更大的功率损耗,而这些功率损耗主要以热损失的形式存在于功率模块上,所以功率模块的散热对电机控制器来讲十分重要。近年来,液冷板因其热分布均匀、间接冷却无污染的优点,而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高功率密度的设备中。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1204783Y,授权公告日为2009.03.04的专利文件所公开的一种液冷散热器,能够对安装在其上的功率模块进行热交换,实现对装置、设备的冷却散热。该液冷散热器包括在使用时对合的上层散热板和下层散热板,两散热板背向彼此的一面用于安装如IGBT等常见的功率模块,而两散热板朝向彼此的一面上设置有供冷媒流动的流道。在两散热板之间设置有导热隔板,导热隔板将两散热板上流道分隔成上层流道和下层流道,而导热隔板上还设置有连通两流道的连通孔,从而使上、下层流道串联。该液冷散热器能够同时对两侧的功率模块进行散热,并且利用串联的上、下层流道能够使冷媒与散热板进行更充分的热交换,控制功率模块的温升,使功率模块工作时更加稳定,但是由于两散热板需要与功率模块连接,对应地要在散热板上设置紧固件穿孔,为保证连接强度,散热板需要较大的厚度,此时会增加冷媒与功率模块的热传递路径,降低散热效率,散热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功率模块用冷板,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液冷散热器在对功率模块进行散热时效率低、效果差的问题;本技术另外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该冷板的电机控制器,通过该冷板能够稳定控制温升,工作稳定性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中的功率模块用冷板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功率模块用冷板,包括:基板,其相对的两侧面上均设置有凹槽,两凹槽之间的部分对应形成将两凹槽分隔开的隔板,隔板上设有连通两凹槽的连接孔;两个盖板,分别与两凹槽配合以围成封闭空间,各盖板的内侧面上分别设置有多个并行布置的翅片,各翅片与隔板的对应侧面配合围成封闭的流道,各盖板的内侧面上还设置有位于边侧处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中设置有紧固件穿孔,用于固定功率模块;隔板两侧的流道通过连接孔串联形成总流道,基板或盖板于总流道的上游处设置有供冷媒进入的进液口,基板或盖板于总流道的下游处设置有供冷媒流出的出液口。其有益效果在于:两盖板上的翅片与对应凹槽的槽底形成流道,翅片增加盖板与流道内冷媒的热交换面积,提高了冷却效果,使功率模块的热量沿着盖板及翅片朝向基板内部传递;盖板上设置的固定块,固定块为紧固件穿孔提供了加工空间,技术人员可以减小盖板的厚度,缩短功率模块与冷媒之间的热传递路径,提高散热的效率;功率模块通过本技术中的冷板能够得到良好散热。进一步的,翅片呈蛇形布置以使隔板两侧的流道形成蛇形流道。其有益效果在于:采用蛇形翅片来使单层流道呈蛇形布置,增加了冷媒的流动路径,使冷媒能够更充分地与盖板及功率模块进行热交换,提高散热的效果。进一步的,各凹槽中设置有两个平行且间隔布置的立壁,立壁的一端与凹槽的槽壁连接,另一端延伸至各流道共同的弯折处。其有益效果在于:使用立壁,既能够对盖板进行支撑,提高热交换面积,又能够与单层流道弯折处配合来防止流道短路。进一步的,基板的边角处设置有向外延伸的加厚部分,所述进液口和出液口对应设置在加厚部分上。其有益效果在于:将出液口和进液口设置在加厚部分上,是出液口和进液口远离流道主体,避免温差过大而影响热量传递。进一步的,出液口和进液口布置在加厚部分的同一侧面上,且出液口和进液口中部分封闭,出液口仅与隔板一侧的流道连通,进液口仅与隔板另一侧的流道连通。其有益效果在于:将出液口和进液口布置在同一侧面上,便于操作人员加工装配。进一步的,将两凹槽分隔开的隔板厚度为4-8mm。其有益效果在于:隔板厚度较小能够缩短两凹槽中冷媒热交换的路径,使两凹槽内冷媒热交换的速度和效果更好,能够减少总流道中上下游冷媒的温差,保证对功率模块的散热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中的电机控制器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电机控制器,包括冷板和布置在冷板上的功率模块,冷板包括:基板,其相对的两侧面上均设置有凹槽,两凹槽之间的部分对应形成将两凹槽分隔开的隔板,隔板上设有连通两凹槽的连接孔;两个盖板,分别与两凹槽配合以围成封闭空间,各盖板的内侧面上分别设置有多个并行布置的翅片,各翅片与隔板的对应侧面配合围成封闭的流道,各盖板的内侧面上还设置有位于边侧处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中设置有紧固件穿孔,用于固定功率模块;隔板两侧的流道通过连接孔串联形成总流道,基板或盖板于总流道的上游处设置有供冷媒进入的进液口,基板或盖板于总流道的下游处设置有供冷媒流出的出液口。其有益效果在于:两盖板上的翅片与对应凹槽的槽底形成流道,翅片增加盖板与流道内冷媒的热交换面积,提高了冷却效果,使功率模块的热量沿着盖板及翅片朝向基板内部传递;盖板上设置的固定块,固定块为紧固件穿孔提供了加工空间,技术人员可以减小盖板的厚度,缩短功率模块与冷媒之间的热传递路径,提高散热的效率;功率模块通过本技术中的冷板能够得到良好散热,功率模块自身的温升能够得到较好的控制,从而保证了电机控制器的工作稳定性。进一步的,翅片呈蛇形布置以使隔板两侧的流道形成蛇形流道。其有益效果在于:采用蛇形翅片来使单层流道呈蛇形布置,增加了冷媒的流动路径,使冷媒能够更充分地与盖板及功率模块进行热交换,提高散热的效果。进一步的,各凹槽中设置有两个平行且间隔布置的立壁,立壁的一端与凹槽的槽壁连接,另一端延伸至各流道共同的弯折处。其有益效果在于:使用立壁,既能够对盖板进行支撑,提高热交换面积,又能够与单层流道弯折处配合来防止流道短路。进一步的,基板的边角处设置有向外延伸的加厚部分,所述进液口和出液口对应设置在加厚部分上。其有益效果在于:将出液口和进液口设置在加厚部分上,是出液口和进液口远离流道主体,避免温差过大而影响热量传递。进一步的,出液口和进液口布置在加厚部分的同一侧面上,且出液口和进液口中部分封闭,出液口仅与隔板一侧的流道连通,进液口仅与隔板另一侧的流道连通。其有益效果在于:将出液口和进液口布置在同一侧面上,便于操作人员加工装配。进一步的,将两凹槽分隔开的隔板厚度为4-8mm。其有益效果在于:隔板厚度较小能够缩短两凹槽中冷媒热交换的路径,使两凹槽内冷媒热交换的速度和效果更好,能够减少总流道中上下游冷媒的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功率模块用冷板,其特征在于:/n包括:/n基板,其相对的两侧面上均设置有凹槽,两凹槽之间的部分对应形成将两凹槽分隔开的隔板,隔板上设有连通两凹槽的连接孔;/n两个盖板,分别与两凹槽配合以围成封闭空间,各盖板的内侧面上分别设置有多个并行布置的翅片,各翅片与隔板的对应侧面配合围成封闭的流道,各盖板的内侧面上还设置有位于边侧处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中设置有紧固件穿孔,用于固定功率模块;/n隔板两侧的流道通过连接孔串联形成总流道,基板或盖板于总流道的上游处设置有供冷媒进入的进液口,基板或盖板于总流道的下游处设置有供冷媒流出的出液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功率模块用冷板,其特征在于:
包括:
基板,其相对的两侧面上均设置有凹槽,两凹槽之间的部分对应形成将两凹槽分隔开的隔板,隔板上设有连通两凹槽的连接孔;
两个盖板,分别与两凹槽配合以围成封闭空间,各盖板的内侧面上分别设置有多个并行布置的翅片,各翅片与隔板的对应侧面配合围成封闭的流道,各盖板的内侧面上还设置有位于边侧处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中设置有紧固件穿孔,用于固定功率模块;
隔板两侧的流道通过连接孔串联形成总流道,基板或盖板于总流道的上游处设置有供冷媒进入的进液口,基板或盖板于总流道的下游处设置有供冷媒流出的出液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模块用冷板,其特征在于:翅片呈蛇形布置以使隔板两侧的流道形成蛇形流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功率模块用冷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权李毅拓张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森源电动汽车有限公司河南森源重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