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精度误码分析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23212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15: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高精度误码分析仪,包括壳体与设置于壳体内的电源板、AC‑DC电源模块、通信控制板和业务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一风扇模块,此风扇模块与电源板电连接,还具有一与风扇模块串联的采样电阻,此采样电阻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到所述通信控制板的通用管脚上,所述壳体进一步包括底板、左侧板、右侧板和前面板,所述电源板、AC‑DC电源模块、通信控制板和业务芯片均安装于底板上,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均开有若干散热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简单易用、不需要增加太多器件的低成本方式对仪器内风扇工作状态进行检测,保证误码分析仪内部的元器件始终保持正常的工作温度,进一步保证仪器的工作精度。

High precision error code analyz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精度误码分析仪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精度误码分析仪,属于通信设备

技术介绍
在数字通信系统的性能检测中,通常使用误码分析仪对其误码性能进行检测。而在误码分析仪内部有很多发热元器件,目前最简单也是最常用的方法是使用风扇进行制冷。目前在用的方式只是把风扇接到电源上,控制单元没办法检测风扇是否处于正常状态。如果因为接线不良,或者风扇损坏,导致仪器内部没有风循环,可能会使元器件温度过高导致烧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精度误码分析仪,其提供一种简单易用、不需要增加太多器件的低成本方式对仪器内风扇工作状态进行检测,保证误码分析仪内部的元器件始终保持正常的工作温度,进一步保证仪器的工作精度。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精度误码分析仪,包括壳体与设置于壳体内的电源板、AC-DC电源模块、通信控制板和业务芯片,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一风扇模块,此风扇模块与电源板电连接,还具有一与风扇模块串联的采样电阻,此采样电阻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到所述通信控制板的通用管脚上;所述壳体进一步包括底板、左侧板、右侧板和前面板,所述电源板、AC-DC电源模块、通信控制板和业务芯片均安装于底板上,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均开有若干散热通孔。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方案如下:1.上述方案中,所述若干条形散热通孔倾斜设置。2.上述方案中,所述风扇模块通过一支架安装于底板上,且所述风扇模块位于业务芯片正上方。3.上述方案中,所述前面板上设置有若干信号接口。4.上述方案中,所述前面板设置有至少一个拉手。5.上述方案中,两个所述拉手分别位于前面板两端。6.上述方案中,所述壳体还包括后面板和盖板。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本技术高精度误码分析仪,其壳体内还设置有一风扇模块,此风扇模块与电源板电连接,还具有一与风扇模块串联的采样电阻,此采样电阻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到所述通信控制板的通用管脚上,充分利用误码仪内现有资源,提供一种简单易用、不需要增加太多器件的低成本方式对误码分析仪内风扇工作状态进行检测,并在风扇异常时进行提示、切断高发热芯片电源,延长误码分析仪的使用寿命、保证仪器使用的安全性,保证误码分析仪内部的元器件始终保持正常的工作温度,进一步保证仪器的工作精度。2、本技术高精度误码分析仪,其左侧板和右侧板均开有若干散热通孔,散热通孔配合风扇模块对仪器内部的高发热芯片进行散热,保证仪器内部元器件工作温度的稳定性,从而保证误码仪的分析测试精度;另外,其风扇模块通过一支架安装于底板上,且所述风扇模块位于业务芯片正上方,将风扇模块设置于高发热的业务芯片正上方,进一步增强了对高发热芯片的散热效果。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高精度误码分析仪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高精度误码分析仪局部结构电气图。以上附图中:1、壳体;101、底板;102、左侧板;103、右侧板;104、前面板;2、电源板;3、AC-DC电源模块;4、通信控制板;5、业务芯片;6、风扇模块;7、采样电阻;8、散热通孔;9、支架;10、信号接口;11、拉手。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专利进行详细阐述。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实施例1:一种高精度误码分析仪,包括壳体1与设置于壳体1内的电源板2、AC-DC电源模块3、通信控制板4和业务芯片5,所述壳体1内还设置有一风扇模块6,此风扇模块6与电源板2电连接,还具有一与风扇模块6串联的采样电阻7,此采样电阻7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到所述通信控制板4的通用管脚上;所述壳体1进一步包括底板101、左侧板102、右侧板103和前面板104,所述电源板2、AC-DC电源模块3、通信控制板4和业务芯片5均安装于底板101上,所述左侧板102和右侧板103均开有若干散热通孔8。上述若干条形散热通孔8倾斜设置;上述风扇模块6通过一支架9安装于底板101上,且上述风扇模块6位于业务芯片5正上方。实施例2:一种高精度误码分析仪,包括壳体1与设置于壳体1内的电源板2、AC-DC电源模块3、通信控制板4和业务芯片5,所述壳体1内还设置有一风扇模块6,此风扇模块6与电源板2电连接,还具有一与风扇模块6串联的采样电阻7,此采样电阻7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到所述通信控制板4的通用管脚上;所述壳体1进一步包括底板101、左侧板102、右侧板103和前面板104,所述电源板2、AC-DC电源模块3、通信控制板4和业务芯片5均安装于底板101上,所述左侧板102和右侧板103均开有若干散热通孔8。上述前面板104上设置有若干信号接口10;上述前面板104设置有至少一个拉手11;两个上述拉手11分别位于前面板104两端;上述壳体1还包括后面板和盖板。采用上述高精度误码分析仪时,该高精度误码分析仪充分利用误码仪内现有资源,提供一种简单易用、不需要增加太多器件的低成本方式对误码分析仪内风扇工作状态进行检测,并在风扇异常时进行提示、切断高发热芯片电源,延长误码分析仪的使用寿命、保证仪器使用的安全性,保证误码分析仪内部的元器件始终保持正常的工作温度,进一步保证仪器的工作精度;另外,通过散热通孔配合风扇模块对仪器内部的高发热芯片进行散热,保证仪器内部元器件工作温度的稳定性,从而保证误码仪的分析测试精度;进一步的,将风扇模块设置于高发热的业务芯片正上方,增强了对高发热芯片的散热效果。通过采样电阻的设置,电阻两端的电压可以代表经过风扇模块的电流,再通过控制模块对电阻两端的电压进行采集和运算,当风扇模块正常工作时,有电流通过,在控制模块的通用管脚上电压为一设定阈值,主控模块得到逻辑“1”,当风扇不正常时,没有电流通过或者电流异常,在控制模块的通用管脚上电压是0V或者异常数值,得到逻辑“0”,以此来检测风扇模块是否正常运行,当检测到风扇异常,控制模块发出提示并切断发热元器件的电源,以此保护误码分析仪内部的元器件不受风扇异常后散热不畅的影响,延长误码分析仪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保证误码分析仪内部的元器件始终保持正常的工作温度,保证仪器的检测精度。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精度误码分析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与设置于壳体(1)内的电源板(2)、AC-DC电源模块(3)、通信控制板(4)和业务芯片(5),所述壳体(1)内还设置有一风扇模块(6),此风扇模块(6)与电源板(2)电连接,还具有一与风扇模块(6)串联的采样电阻(7),此采样电阻(7)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到所述通信控制板(4)的通用管脚上;/n所述壳体(1)进一步包括底板(101)、左侧板(102)、右侧板(103)和前面板(104),所述电源板(2)、AC-DC电源模块(3)、通信控制板(4)和业务芯片(5)均安装于底板(101)上,所述左侧板(102)和右侧板(103)均开有若干散热通孔(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精度误码分析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与设置于壳体(1)内的电源板(2)、AC-DC电源模块(3)、通信控制板(4)和业务芯片(5),所述壳体(1)内还设置有一风扇模块(6),此风扇模块(6)与电源板(2)电连接,还具有一与风扇模块(6)串联的采样电阻(7),此采样电阻(7)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到所述通信控制板(4)的通用管脚上;
所述壳体(1)进一步包括底板(101)、左侧板(102)、右侧板(103)和前面板(104),所述电源板(2)、AC-DC电源模块(3)、通信控制板(4)和业务芯片(5)均安装于底板(101)上,所述左侧板(102)和右侧板(103)均开有若干散热通孔(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精度误码分析仪,其特征在于:若干条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毅男廉哲胡海洋黄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联讯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