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母线槽通电状态微型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21475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14: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母线槽通电状态微型散热装置,包括散热风道、微型散热风扇,散热风道包括壳体、多组S形散热鳍片,壳体顶部轴向阵列设置有多个进风窗口,壳体顶部设置有至少一个风扇安装槽,微型散热风扇可拆卸的安装在壳体的风扇安装槽上,用于推动或带动壳体内的空气沿S形散热鳍片流动进而排出到壳体外部;壳体盖合在S形散热鳍片上、底部与母线槽外侧壁贴合封闭,通过在将上述母线槽通电状态微型散热装置安装到母线槽外侧壁上后,母线槽上堆聚的热量通过热传导和热辐射转移到S形散热鳍片上,通过开启微型散热风扇推动或带动壳体内的空气沿S形散热鳍片轴向流动、同步的对壳体盖合的母线槽外侧壁和S形散热鳍片进行散热降温。

A kind of mini heat sink with bus duct electrifi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母线槽通电状态微型散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力传输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母线槽通电状态微型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母线槽,是由铜、铝母线柱构成的一种封闭的金属装置,用来为分散系统各个元件分配较大功率。在户内低压的电力输送干线工程项目中已越来越多地代替了电线电缆。随着现代化建设的日益发展,母线槽的利用率越来越高,因而提高母线槽的质量刻不容缓。目前的母线槽在工作时会不同程度的发热,尤其是密集型母线槽,当温度升高后会产生一系列的不良现象。例如,温度升高直接影响到电能的损耗、绝缘材料老化快、母线槽的使用寿命缩短、金属导体受热后应力开始松弛从而降低了机械强度、使母线槽的机械强度也有所下降、致使周围的绝缘材料设备加快老化(如与母线槽在相邻搭或转接的电线电缆或电气绝缘支撑件等),甚至容易引起火灾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母线槽通电状态微型散热装置,避免母线槽由于长时间工作或高荷载工作、内部形成热堆积,导致母线槽整体升温、影响母线槽性能,同步的避免母线槽长时间处于高温状态对母线槽使用寿命和可靠性的影响。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母线槽通电状态微型散热装置,包括散热风道、微型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道包括壳体、多组S形散热鳍片,所述多组S形散热鳍片外部上贴覆有石墨烯薄膜,所述多组S形散热鳍片阵列设置并且顶部贴合在壳体内侧顶部、与壳体内侧顶部连接,所述壳体顶部轴向阵列设置有多个进风窗口,所述壳体顶部设置有至少一个风扇安装槽,所述微型散热风扇可拆卸的安装在壳体的风扇安装槽上,用于推动或带动壳体内的空气沿S形散热鳍片轴向流动进而排出到壳体外部;所述多组S形散热鳍片底部贴合在母线槽外侧壁上、与母线槽外侧壁连接,所述壳体盖合在S形散热鳍片上、底部与母线槽外侧壁贴合封闭。作为优选,所述微型散热风扇与母线槽低压导体组电连接,通过母线槽低压导体组供电驱动微型散热风扇。作为优选,所述S形散热鳍片包括上卷翘部、下卷翘部,所述多组S形散热鳍片水平阵列设置并且上一组S形散热鳍片的下卷翘部端部位于下一组S形散热鳍片的上卷翘部内侧,所述多组S形散热鳍片中,相邻两组S形散热鳍片、其中一组S形散热鳍片的下卷翘部与另外一组S形散热鳍片的上卷翘部间留有进气间隙。作为优选,所述进气间隙的宽度小于上卷翘部或下卷翘部的半径并且大于上卷翘部或下卷翘部半径的四分之一。作为优选,所述多组S形散热鳍片上一体成型有多组进风侧挡板,所述多组进风侧挡板分别两两对称的设置在进风窗口两侧,用于导流空气、使壳体外部空气只能从进气间隙处进入散热风道内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将上述母线槽通电状态微型散热装置安装到母线槽外侧壁上后,母线槽上堆聚的热量通过热传导和热辐射转移到S形散热鳍片上,通过开启微型散热风扇推动或带动壳体内的空气沿S形散热鳍片轴向流动、同步的对壳体盖合的母线槽外侧壁和S形散热鳍片进行散热降温。当散热风道内的高温空气由微型散热风扇处或壳体上设置的出风口处排出壳体外部时,壳体外部的低温空气由进风窗口处补充流入散热风道内,形成循环降温。相较于现有技术,通过少量的微型散热风扇实现对母线槽的降温,避免母线槽由于长时间工作或高荷载工作、内部形成热堆积,导致母线槽整体升温、影响母线槽性能,同步的避免母线槽长时间处于高温状态对母线槽使用寿命和可靠性的影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散热风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散热风道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散热风道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散热风道的安装状态横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散热风道(不含风扇安装槽)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S形散热鳍片(含进风侧挡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中S形散热鳍片(含进风侧挡板)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0-壳体,11-S形散热鳍片,12-上卷翘部,13-下卷翘部,14-进气间隙,16-气道,17-进风侧挡板,18-进风窗口,19-风扇安装槽,20-母线槽外侧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如图1-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母线槽通电状态微型散热装置,包括散热风道、微型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道包括壳体10、多组S形散热鳍片11,所述多组S形散热鳍片11外部上贴覆有石墨烯薄膜,所述多组S形散热鳍片11阵列设置并且顶部贴合在壳体10内侧顶部、与壳体10内侧顶部连接,所述壳体10顶部轴向阵列设置有多个进风窗口18,所述壳体10顶部设置有至少一个风扇安装槽19,所述微型散热风扇可拆卸的安装在壳体10的风扇安装槽19上,用于推动或带动壳体10内的空气沿S形散热鳍片11轴向流动进而排出到壳体10外部;所述多组S形散热鳍片11底部贴合在母线槽外侧壁20上、与母线槽外侧壁20连接,所述壳体10盖合在S形散热鳍片11上、底部与母线槽外侧壁20贴合封闭。需要说明的是,可以根据单组母线槽的长度,设置多个风扇安装槽19和多个微型散热风扇。具体的,在将上述母线槽通电状态微型散热装置安装到母线槽外侧壁20上后,母线槽上堆聚的热量通过热传导和热辐射转移到S形散热鳍片11上,通过开启微型散热风扇推动或带动壳体10内的空气沿S形散热鳍片11轴向流动、同步的对壳体10盖合的母线槽外侧壁20和S形散热鳍片11进行散热降温。当散热风道内的高温空气由微型散热风扇处或壳体10上设置的出风口处排出壳体10外部时,壳体10外部的低温空气由进风窗口18处补充流入散热风道内,形成循环降温。相较于现有技术,通过少量的微型散热风扇实现对母线槽的降温,避免母线槽由于长时间工作或高荷载工作、内部形成热堆积,导致母线槽整体升温、影响母线槽性能,同步的避免母线槽长时间处于高温状态对母线槽使用寿命和可靠性的影响。进一步的,所述微型散热风扇与母线槽低压导体组电连接,通过母线槽低压导体组供电驱动微型散热风扇,避免另行铺设微型散热风扇供电线路提高施工成本和延长工期;当低压导体组电压与微型散热风扇不匹配时,可通过微型散热风扇自带的调压模块进行调节。进一步的,所述S形散热鳍片11包括上卷翘部12、下卷翘部13,所述多组S形散热鳍片11水平阵列设置并且上一组S形散热鳍片11的下卷翘部13端部位于下一组S形散热鳍片11的上卷翘部12内侧,所述多组S形散热鳍片11中,相邻两组S形散热鳍片11、其中一组S形散热鳍片11的下卷翘部13与另外一组S形散热鳍片11的上卷翘部12间留有进气间隙14;通过上述设置,延S形散热鳍片11轴向形成多组相互平行、相互连通的气道16,可以尽量保持气流在S形散热鳍片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母线槽通电状态微型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风道、微型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道包括壳体(10)、多组S形散热鳍片(11),所述多组S形散热鳍片(11)阵列设置并且顶部贴合在壳体(10)内侧顶部,所述壳体(10)顶部轴向阵列设置有多个进风窗口(18),所述壳体(10)顶部设置有至少一个风扇安装槽(19),所述微型散热风扇可拆卸的安装在壳体(10)的风扇安装槽(19)上;/n所述多组S形散热鳍片(11)底部贴合在母线槽外侧壁(20)上,所述壳体(10)盖合在S形散热鳍片(11)上、底部与母线槽外侧壁(20)贴合封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母线槽通电状态微型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风道、微型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道包括壳体(10)、多组S形散热鳍片(11),所述多组S形散热鳍片(11)阵列设置并且顶部贴合在壳体(10)内侧顶部,所述壳体(10)顶部轴向阵列设置有多个进风窗口(18),所述壳体(10)顶部设置有至少一个风扇安装槽(19),所述微型散热风扇可拆卸的安装在壳体(10)的风扇安装槽(19)上;
所述多组S形散热鳍片(11)底部贴合在母线槽外侧壁(20)上,所述壳体(10)盖合在S形散热鳍片(11)上、底部与母线槽外侧壁(20)贴合封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母线槽通电状态微型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散热风扇与母线槽低压导体组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母线槽通电状态微型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S形散热鳍片(11)包括上卷翘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立勤缪银春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华创电器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