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路检测线束制作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1638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11: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路检测线束制作工艺,包括下述加工步骤:步骤1)、取材,选取适合长度的线材、第一走线胶管、第二走线胶管、大接口和小接口;步骤2)、穿线,将线材穿过第一走线胶管和第二走线胶管,并使线材的两端处于第一走线胶管和第二走线胶管的外部;步骤3)、打端子,将线材的端部进行剥线,然后将端子与剥线部分连接;步骤4)、插接,将安装有端子的线材端子按照顺序插入到小接口或大接口内;步骤5)、胶套成型,将接口与走线胶管相接的部位放入到成型模具中,通过塑胶成型的方式得到接口胶套,并使其与接口和走线胶管连成一体,得到一种电子产品快充接口连接线束;极大的提高了整体防水和防漏电性能。

A manufacturing process of circuit inspection harn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路检测线束制作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产品连接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路检测线束制作工艺。
技术介绍
随着连接器不断的发展与新领域的不断应用,高速率、小巧、高使用寿命的广泛用于办公电器、家用电器、电脑、手机,显卡、平板、音箱、鼠标、U盘、家电、数据线、耳机、移动硬盘、充电器、打印机、显示器、汽车车载等等设备的市场需;其中电路检测线束是一种常见的连接结构,包括一个大接口和两个小接口,两个小接口的线材另一端都插入到大接口中,小接口配合小接口胶套,大接口配合大接口胶套,现有的接口与接口胶套为插接配合,且线束穿过接口接套,导致接口不牢靠,多次使用拉扯后容易出现松动,线材穿过接口胶套的部位容易出现渗水,导致整体防水性能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路检测线束制作工艺,制作出的产品其接口、胶套及走线胶管形成一个整体,使接口与胶套配合牢靠,避免了松动情况,同时也避免线材与接口胶套连接部分渗水的情况,极大的提高了整体防水和防漏电性能。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路检测线束制作工艺,包括下述加工步骤:步骤1)、取材,选取适合长度的线材、第一走线胶管、第二走线胶管、大接口和小接口;步骤2)、穿线,将线材穿过第一走线胶管和第二走线胶管,并使线材的两端处于第一走线胶管和第二走线胶管的外部;步骤3)、打端子,将线材的端部进行剥线,然后将端子与剥线部分连接;步骤4)、插接,将安装有端子的线材端子按照顺序插入到小接口或大接口内;步骤5)、胶套成型,将小接口与第一走线胶管相接的部位放入到成型模具中,通过塑胶成型的方式得到小接口胶套,并使其与小接口和第一走线胶管连成一体;将大接口与第二走线胶管相接的部位放入到成型模具中,通过塑胶成型的方式得到大接口胶套,并使其与大接口和第二走线胶管连成一体,得到一种电子产品快充接口连接线束。优选的,步骤1)选取的第一走线胶管和第二走线胶管内均匀开设有走线孔,线材从走线孔穿过。优选的,在步骤3)中,先将胶塞11与线材超出第一走线胶管3和第二走线胶管6的部位套接配合,然后再进行剥线操作,之后将端子与剥线部分连接;在步骤4)中,将安装有端子的线材端子按照顺序插入到小接口或大接口内,然后通过胶水将胶塞粘接在小接口或大接口上,之后再通过UV胶将胶塞穿插线材的孔进行填充。优选的,步骤5)完成小接口胶套和大接口胶套成型后,将第一走线胶管与第二走线胶管相接的部分放入到超声波成型模具中,通过超声波成型模具成型出超声波成型内壳,并使超声波成型内壳与第一走线胶管及第二走线胶管连成一体,然后再将超声波成型内壳放入到超声波成型模具中,通过超声波成型模具成型出超声波成型外壳,并使超声波成型外壳与第一走线胶管及第二走线胶管连成一体。优选的,在小接口胶套与超声波成型外壳成型时,在小接口胶套和超声波成型外壳的外侧成形出卡扣。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将第一走线管胶管和小接口与小接口胶套连成一体,将第二走线胶管和大接口与大接口胶套连成一体,使接口与胶套配合牢靠,如此在拉拔过程中,避免了松动及相互位移的情况,降低了漏电的发生的可能性,同时也避免线材与接口胶套连接部分出现缝隙,提高了防水性能。2、选用特定结构的第一走线胶管和第二走线胶管,可以使其内部的线材处于分开状态,避免了线条之间相互干扰的情况。3、通过安装胶塞的步骤,可以使线材的端子部分与接口紧密连接,确保二者不会发生相对位移。4、通过超声波成型内壳和超声波成型外壳成型步骤的设计,能够使第一走线胶管和第二走线胶管相交接的部位连成一个整体,如此可以进一步确保产品的整体性,同时也能够进一步提升产品的防漏电和防水性能。5、通过卡扣成型步骤的设计,可以方便成型后的产品在使用的过程中的安装及卡位。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电子产品快充接口连接线束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一种电子产品快充接口连接线束的前视图;图3为一种电子产品快充接口连接线束的仰视图;图4为一种电子产品快充接口连接线束的侧视图;图5为一种电子产品快充接口连接线束部分俯视图;图6为胶塞与小接口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第一走线胶套的横截面的示意图。图中所示文字标注表示为:1、小接口;2、小接口胶套;3、第一走线胶管;4、大接口;5、大接口胶套;6、第二走线胶管;7、超声波成型外壳;8、卡扣;9、超声波成型内壳;10、线材;11、胶塞。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本专利技术一种电路检测线束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取材,选取适合长度的线材、第一走线胶管、第二走线胶管、大接口和小接口;步骤2)、穿线,将线材穿过第一走线胶管和第二走线胶管,并使线材的两端处于第一走线胶管和第二走线胶管的外部;步骤3)、打端子,将线材的端部进行剥线,然后将端子与剥线部分连接;步骤4)、插接,将安装有端子的线材端子按照顺序插入到小接口或大接口内;步骤5)、胶套成型,将小接口与第一走线胶管相接的部位放入到成型模具中,通过塑胶成型的方式得到小接口胶套,并使其与小接口和第一走线胶管连成一体;将大接口与第二走线胶管相接的部位放入到成型模具中,通过塑胶成型的方式得到大接口胶套,并使其与大接口和第二走线胶管连成一体,得到一种电子产品快充接口连接线束。如图1-4所示,本专利技术得到的一种电子产品快充接口连接线束,包括两个小接口1和大接口4,所述的小接口1和大接口4均与线材10端部的端子插接配合,插入到小接口1的线材10经过第一走线胶管3和第二走线胶管6后插入到大接口4,所述的小接口1配合有小接口胶套2,且小接口胶套2通过成型模具与小接口1及第一走线胶管3的端部连成一体,所述的大接口4配合有大接口胶套5,且大接口胶套5通过成型模具与大接口4及第二走线胶管6的端部连成一体。得到的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出现拉拔,也不会出现胶套与接口松动及相互位移的情况,降低了漏电的发生的可能性,同时也避免线材与接口胶套连接部分出现缝隙,提高了防水性能。优选的,步骤1)选取的第一走线胶管3和第二走线胶管6内均匀开设有走线孔,线材从走线孔穿过。如图7所示为本专利技术选用的第一走线胶管3,而第二走线胶管6的结构与第一走线胶管3类似,如此可以将走线胶管内的线材分开,避免线材相互之前的干扰。优选的,在步骤3)中,先将胶塞11与线材超出第一走线胶管3和第二走线胶管6的部位套接配合,然后再进行剥线操作,之后将端子与剥线部分连接;在步骤4)中,将安装有端子的线材端子按照顺序插入到小接口或大接口内,然后通过胶水(典型的为502号胶水)将胶塞粘接在小接口或大接口上,之后再通过UV胶将胶塞穿插线材的孔进行填充。处理后得到的结构如图6所示,处于小接口1与第一走线胶管3之间的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路检测线束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加工步骤:/n步骤1)、取材,选取适合长度的线材、第一走线胶管、第二走线胶管、大接口和小接口;/n步骤2)、穿线,将线材穿过第一走线胶管和第二走线胶管,并使线材的两端处于第一走线胶管和第二走线胶管的外部;/n步骤3)、打端子,将线材的端部进行剥线,然后将端子与剥线部分连接;/n步骤4)、插接,将安装有端子的线材端子按照顺序插入到小接口或大接口内;/n步骤5)、胶套成型,将小接口与第一走线胶管相接的部位放入到成型模具中,通过塑胶成型的方式得到小接口胶套,并使其与小接口和第一走线胶管连成一体;将大接口与第二走线胶管相接的部位放入到成型模具中,通过塑胶成型的方式得到大接口胶套,并使其与大接口和第二走线胶管连成一体,得到一种电子产品快充接口连接线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路检测线束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加工步骤:
步骤1)、取材,选取适合长度的线材、第一走线胶管、第二走线胶管、大接口和小接口;
步骤2)、穿线,将线材穿过第一走线胶管和第二走线胶管,并使线材的两端处于第一走线胶管和第二走线胶管的外部;
步骤3)、打端子,将线材的端部进行剥线,然后将端子与剥线部分连接;
步骤4)、插接,将安装有端子的线材端子按照顺序插入到小接口或大接口内;
步骤5)、胶套成型,将小接口与第一走线胶管相接的部位放入到成型模具中,通过塑胶成型的方式得到小接口胶套,并使其与小接口和第一走线胶管连成一体;将大接口与第二走线胶管相接的部位放入到成型模具中,通过塑胶成型的方式得到大接口胶套,并使其与大接口和第二走线胶管连成一体,得到一种电子产品快充接口连接线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路检测线束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选取的第一走线胶管和第二走线胶管内均匀开设有走线孔,线材从走线孔穿过。


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泽银伍建华黄福林潘浩伍麒霖江迎
申请(专利权)人:胜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