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检测管道焊缝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1522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1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检测管道焊缝的装置,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检测管道焊缝的装置中,由于直线轨道通过第一运动座安装在环形轨道上,而且检测组件通过第二运动座安装在直线轨道上,第一运动座能够沿着环形轨道运动而绕管道外侧做周向运动,第二运动座能够沿着直线导轨运动从而沿着管道的长度方向运动,因此,通过第一运动座和第二运动座的组合运动就能够将检测组件移动对管道侧壁上的焊缝进行检测。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检测管道焊缝的装置能够方便地对管道侧壁上的焊缝进行检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Device for detecting pipe we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检测管道焊缝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检测管道焊缝的装置。
技术介绍
根据相关文献记载,最早的爬壁机器人原理样机,由日本大阪府立大学工学部讲师西亮研制成功,此后的十年间,爬壁机器人的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开展。主要采用空气负压,真空吸盘等技术,实现管壁上的自动检测。丹麦FORCE公司开发出了一系列经典的模块化轻便型管道爬行器,该公司开发的一种管道爬行器,净重约十千克,采用磁吸附、预制磁条跟踪方式,可以对大型储罐、水下石油管道,船体焊缝情况实现自动检测。国内最早进行爬壁机器人研制工作的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到目前为止,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科研院所,纷纷进行了相关方面的科研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形成了较好的技术储备条件。但是这些科研院所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普通环境下的爬壁机器人,对于核电站强辐射环境下的特殊管道爬行器,目前还没有完善的技术研究,丹麦公司开发的自动化管道爬行器在实际应用中均存在不合理的地方,需要进行改良完善。核电站的主回路管道和波动管是核电站核岛关键设备,相应的管道之间、管道及设备之间,皆采用对接焊缝的方式连接,因此,通过无损检测的方式,确保焊缝的安全完整,对核电站的安全运营,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根据ASME规范和相关法律规定,核电站在换料大修期间,需要对此类焊缝进行定期检查。由于这些焊缝检查大多处在高辐射的环境下,工作人员受到的辐射剂量比较大同时,传统的人工方式,导致的定位精度差,重复性低,因此,采用自动化监测设备成为一种趋势,以达到保证人员安全、提高采集数据的可靠性,保证缺陷定位精度,结合目前的研究成果及工作实际,创新改良一套用于核电站主回路及波动管的自动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检测管道焊缝的装置,能够方便地检测管道焊缝。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检测管道焊缝的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检测管道焊缝的装置,包括套在管道外侧的环形导轨,所述环形导轨上连接有第一运动座,所述第一运动座由第一驱动机构驱动而沿环形导轨运动,所述第一运动座上连接有平行于管道轴线的直线导轨,所述直线导轨上连接有第二运动座,第二运动座由第二驱动机构驱动而沿直线导轨运动,所述第二运动座上连接有用于检测管道外壁上焊缝的检测组件。优选地,所述第一运动座上安装有第一滚轮组和第二滚轮组,第一滚轮组和第二滚轮组夹在环形导轨的两侧;环形导轨上设有沿其周向延伸的轮齿,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安装在第一运动座上,第一驱动机构为电机,电机上连接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环形导轨上的轮齿啮合。更为优选地,所述第一滚轮组通过调节螺栓连接在第一运动座上,旋转所述调节螺栓能够带动第一滚轮组相对第二滚轮组靠近而使第一运动座夹紧在环形导轨上。优选地,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为电机,第一驱动机构上连接有驱动带轮,驱动带轮设置在直线导轨的一端,直线导轨的另一端设有从动带轮,在驱动带轮和从动带轮上套有同步带,所述第二运动座与直线导轨滑动配合,第二运动座连接在同步带上。优选地,所述探头组件包括连接在第二运动座上的探头连接架,所述探头连接架上连接有多个探头,所述第二运动座上设有压紧弹簧,所述压紧弹簧将探头连接架朝管道压紧。更为优选地,所述探头连接架包括弧形连接架,各探头均匀排列在弧形连接架上。优选地,所述环形导轨由两个半圆形导轨拼接而成。优选地,所述环形导轨与管道外壁之间设有支撑块。如上所述,本技术涉及的一种用于检测管道焊缝的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检测管道焊缝的装置中,由于直线轨道通过第一运动座安装在环形轨道上,而且检测组件通过第二运动座安装在直线轨道上,第一运动座能够沿着环形轨道运动而绕管道外侧做周向运动,第二运动座能够沿着直线导轨运动从而沿着管道的长度方向运动,因此,通过第一运动座和第二运动座的组合运动就能够将检测组件移动对管道侧壁上的焊缝进行检测。由此可见,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检测管道焊缝的装置能够方便地对管道侧壁上的焊缝进行检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显示为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检测管道焊缝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沿管道轴向观察。图2显示为第一运动座、第一驱动机构、直线导轨、第二运动座和第二驱动机构的连接示意图。图3显示为从管道的一侧观察的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检测管道焊缝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显示为第一驱动机构,第一运动座与环形导轨的连接示意图。图5显示为检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元件标号说明1管道2环形导轨3第一运动座4直线导轨5第二运动座6检测组件7第一滚轮组8第二滚轮组9支撑块10第一驱动机构11驱动齿轮12调节螺栓13第二驱动机构14驱动带轮15从动带轮16同步带17探头连接架18探头19压紧弹簧20弧形连接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检测管道焊缝的装置,包括套在管道1外侧的环形导轨2,所述环形导轨2上连接有第一运动座3,所述第一运动座3由第一驱动机构10驱动而沿环形导轨2运动,所述第一运动座3上连接有平行于管道1轴线的直线导轨4,所述直线导轨4上连接有第二运动座5,第二运动座5由第二驱动机构13驱动而沿直线导轨4运动,所述第二运动座5上连接有用于检测管道1外壁上焊缝的检测组件6。在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检测管道焊缝的装置中,由于直线轨道通过第一运动座3安装在环形轨道上,而且检测组件6通过第二运动座5安装在直线轨道上,第一运动座3能够沿着环形轨道运动而绕管道1外侧做周向运动,第二运动座5能够沿着直线导轨4运动从而沿着管道1的长度方向运动,因此,通过第一运动座3和第二运动座5的组合运动就能够将检测组件6移动对管道1侧壁上的焊缝进行检测。由此可见,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检测管道焊缝的装置能够方便地对管道1侧壁上的焊缝进行检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为了便于对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检测管道焊缝的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检测管道焊缝的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套在管道外侧的环形导轨,所述环形导轨上连接有第一运动座,所述第一运动座由第一驱动机构驱动而沿环形导轨运动,所述第一运动座上连接有平行于管道轴线的直线导轨,所述直线导轨上连接有第二运动座,第二运动座由第二驱动机构驱动而沿直线导轨运动,所述第二运动座上连接有用于检测管道外壁上焊缝的检测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检测管道焊缝的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套在管道外侧的环形导轨,所述环形导轨上连接有第一运动座,所述第一运动座由第一驱动机构驱动而沿环形导轨运动,所述第一运动座上连接有平行于管道轴线的直线导轨,所述直线导轨上连接有第二运动座,第二运动座由第二驱动机构驱动而沿直线导轨运动,所述第二运动座上连接有用于检测管道外壁上焊缝的检测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检测管道焊缝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运动座上安装有第一滚轮组和第二滚轮组,第一滚轮组和第二滚轮组夹在环形导轨的两侧;环形导轨上设有沿其周向延伸的轮齿,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安装在第一运动座上,第一驱动机构为电机,第一驱动机构上连接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环形导轨上的轮齿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检测管道焊缝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轮组通过调节螺栓连接在第一运动座上,旋转所述调节螺栓能够带动第一滚轮组相对第二滚轮组靠近而使第一运动座夹紧在环形导轨上。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符成伟邹斌刘程超刘新
申请(专利权)人:国核电站运行服务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