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型照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0986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8: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环保型照明装置,包括灯杆、灯壳、灯罩和灯泡,所述灯壳上设有用于自动清洁灯罩表面的自动清洁组件,所述自动清洁组件包括U型的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两端沿其径向分别固定连接有一根转轴,所述转动杆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灯壳,所述转动杆上套设有用于清洁灯罩的柔性件,所述灯壳上设有用于驱动转动杆往复转动的电机,所述转动杆U型的弧度贴合于灯罩的弧度。在灯罩需要清洁的时候,通过电机驱动转动杆往复转动,使转动杆上的柔性件沿着灯罩半球形的表面进行清洁,而无需人工爬至高处对灯罩进行清洁,节省了人力。

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ligh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保型照明装置
本技术涉及照明装置
,尤其是涉及一种环保型照明装置。
技术介绍
太阳能路灯是采用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供电,免维护阀控式密封蓄电池(胶体电池)储存电能,超高亮LED灯具作为光源,并由智能化充放电控制器控制,用于代替传统公用电力照明的路灯。现有的环保型照明装置,如申请号为CN201810641337.9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的一种节能环保照明装置,包括灯杆,所述灯杆的上端设有灯头与太阳能板,所述灯杆的上端一侧设有灯头,所述灯头的下侧设有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板与灯杆通过卡箍连接,所述灯头的上内壁设有第六反光镜,所述灯头的中部设有折光装置,折光装置与灯头上内壁连接,折光装置上设有下发光灯,灯头上内壁环绕折光装置的周围设有上发光灯,灯头的侧内壁设有第五反光镜,所述第五反光镜的下端设有第四反光镜,所述灯头的下端设有散光透镜,所述散光透镜与灯头的内壁连接。该技术方案通过在在灯头内部设置多个反光镜,能够将灯光全部反射并由散光透镜发出,能够降低光能的浪费与损耗,解决了目前路灯灯光较暗的问题,提高了人们的舒适度。但是该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路灯灯光较暗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灯罩被污物覆盖而导致的灯罩透光性较差,所以需要定期对灯罩进行清洁。但是因为灯杆的高度过高,清洁人员清洁不方便且需要耗费较大的人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环保型照明装置,其通过在灯壳上设置自动清洁组件,可实现灯罩的自动清洁,节省了人力。本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环保型照明装置,包括灯杆、灯壳、灯罩和灯泡,所述灯壳上设有用于自动清洁灯罩表面的自动清洁组件,所述自动清洁组件包括U型的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两端沿其径向分别固定连接有一根转轴,所述转动杆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灯壳,所述转动杆上套设有用于清洁灯罩的柔性件,所述灯壳上设有用于驱动转动杆往复转动的电机,所述转动杆U型的弧度贴合于灯罩的弧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灯罩需要清洁的时候,通过电机驱动转动杆往复转动,使转动杆上的柔性件沿着灯罩半球形的表面进行清洁,而无需人工爬至高处对灯罩进行清洁,节省了人力,实现了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柔性件设置为滚刷,所述滚刷设有若干且沿转动杆的长度方向排列,所述滚刷套设且转动连接于转动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转动杆在转动时,滚刷贴合着灯罩表面滑动,滚刷通过与灯罩之间的摩擦沿其自身发生转动,能够将灯罩上的污物扫除,滚刷自身不会沾染过多的污物,使用时间更长且提高了清洁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灯壳上穿设有水管,所述水管出水口朝向柔性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进行清洁时,先通过水管将柔性件打湿,再驱动转动杆转动,通过打湿的柔性件能够提高对灯罩的清洁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管与柔性件之间设有海绵层,所述海绵层设于灯壳开口处,所述海绵层下端面沿其厚度方向开设有嵌槽;当所述柔性件未使用时,所述柔性件嵌设于嵌槽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水管与柔性件之间设置海绵层,在需要清洁时,通过水管往海绵层中注水,使海绵层吸附一定的水量,因为柔性件在未使用时嵌设于嵌槽中,柔性件被海绵层浸湿后,即可开始对灯罩的清洁。通过海绵层的蓄水作用,使水管在打湿柔性件时,不会出现水流到处溅射的问题。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灯壳包括固定连接于灯杆的上壳体和螺纹连接于上壳体的下壳体,所述海绵层和转动杆均设于下壳体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海绵层和转动杆上的柔性件使用久了之后,易沾染污物,需要对海绵层和柔性件进行清洁,通过将灯壳分体为上壳体和下壳体,在需要进行清洁时,直接将带有海绵层和柔性件的下壳体通过螺纹整个拆卸下来,提高了拆卸的便捷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海绵层可拆卸连接于下壳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海绵层在使用时间久了之后,易出现老化,蓄水能力下降,通过将海绵层设置为可拆卸连接于下壳体,在将下壳体从上壳体中拆卸下来时,可对海绵层进行更换,提高了整体的使用寿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杆可拆卸连接于下壳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柔性件在使用时间久了之后,易出现老化或磨损,导致清洁效果下降。通过将转动杆设置为可拆卸连接于下壳体,在将下壳体从上壳体中拆卸下来时,可将转动杆从下壳体中拆卸下来,并对转动杆上设置的柔性件进行更换,提高了整体的使用寿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啮合有从动齿轮,从动齿轮套设于转轴外。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电机的摆放位置不会因为转轴的位置而固定,将电机与转轴之间通过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进行联动,可在合适的位置进行安装。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设置的自动清洁组件,可实现灯罩定期的自动清洁,无需人工爬至高处对灯罩进行清洁,节省了人力;2.自动清洁组件的使用时间更长且提高了清洁效果;3.提高了自动清洁组件更换的便捷性;4.延长了自动清洁组件整体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侧视图;图2是本实施例中灯壳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施例中自动清洁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1、灯杆;2、灯壳;21、上壳体;211、注水孔;22、下壳体;221、容纳腔;222、主动齿轮;223、从动齿轮;3、灯罩;4、自动清洁组件;41、转动杆;411、转轴;42、电机;43、柔性件;44、海绵层;441、嵌槽;45、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环保型照明装置,包括灯杆1、灯壳2、灯罩3、灯泡(图中未示出)和用于清洁灯罩3表面的自动清洁组件4。参照图2,灯壳2包括上壳体21和下壳体22,上壳体21固定连接于灯杆1,上壳体21螺纹连接于下壳体22。灯罩3和灯泡安装于上壳体21,自动清洁组件4安装于下壳体22,灯罩3呈球形。参照图3和图4,自动清洁组件4包括U型的转动杆41、用于驱动转动杆41转动的电机42、用于清洁灯罩3的柔性件43、用于将柔性件43浸湿的海绵层44和用于给海绵层44注水的水管45。水管45另一端连通有水源(图中未示出),如水龙头等。水管45另一端还设有用于将水源抽向水管45的水泵(图中未示出)。转动杆41转动连接于下壳体22,电机42固定连接于下壳体22,电机42输出端驱动转动杆41转动,电机42为抱闸电机42。柔性件43设有若干且套设于转动杆41外。海绵层44沿灯罩3周向设于下壳体22开口处。水管45穿设于上壳体21,且出水口朝向海绵层44。在未清洁时,转动杆41通过抱闸电机42嵌设于海绵层44中,且收整于灯罩3的一侧。在清洁时,通过水管45向海绵层44内注水,使海绵层44吸附一定的水量,将嵌设于海绵层44中的柔性件43浸湿,然后电机42驱动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保型照明装置,包括灯杆(1)、灯壳(2)、灯罩(3)和灯泡,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壳(2)上设有用于自动清洁灯罩(3)表面的自动清洁组件(4),所述自动清洁组件(4)包括U型的转动杆(41),所述转动杆(41)两端沿其径向分别固定连接有一根转轴(411),所述转动杆(41)通过转轴(411)转动连接于灯壳(2),所述转动杆(41)上套设有用于清洁灯罩(3)的柔性件(43),所述灯壳(2)上设有用于驱动转动杆(41)往复转动的电机(42),所述转动杆(41)U型的弧度贴合于灯罩(3)的弧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保型照明装置,包括灯杆(1)、灯壳(2)、灯罩(3)和灯泡,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壳(2)上设有用于自动清洁灯罩(3)表面的自动清洁组件(4),所述自动清洁组件(4)包括U型的转动杆(41),所述转动杆(41)两端沿其径向分别固定连接有一根转轴(411),所述转动杆(41)通过转轴(411)转动连接于灯壳(2),所述转动杆(41)上套设有用于清洁灯罩(3)的柔性件(43),所述灯壳(2)上设有用于驱动转动杆(41)往复转动的电机(42),所述转动杆(41)U型的弧度贴合于灯罩(3)的弧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型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件(43)设置为滚刷,所述柔性件(43)设有若干且沿转动杆(41)的长度方向排列,所述柔性件(43)套设且转动连接于转动杆(4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型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壳(2)上穿设有水管(45),所述水管(45)出水口朝向柔性件(4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环保型照明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炬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五洲市政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