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0641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7: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扣件装置,包括:第一本体,所述第一本体的内侧具有第一嵌设腔;第二本体,所述第二本体的一端通过断裂部与所述第一本体能断裂地连接,所述第二本体的另一端具有第一抵接部;所述断裂部的强度均小于所述第一本体或所述第二本体的强度;所述第二本体能在所述断裂部断裂后插入所述第一本体的嵌设腔内并与所述第一本体固定连接;第一压紧部,所述第一压紧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本体的外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至少包括以下优点:采用压铆工艺使得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断裂,且在断裂后在连接方向上产生让位高度。

Fastener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扣件装置
本技术涉及了连接件
,具体的是一种扣件装置。
技术介绍
本部分的描述仅提供与本技术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而不构成现有技术。在现有技术中,目前的连接件可以将两个或三个甚至更多个板材固定连接在一起。但是,为了连接更加牢固,在两个板材中需要设置弹性系数较大(即连接后厚度变小较多)的板材。对于传统的连接件而言,不能够适配于这种尺寸变化较大的板材。此外,还希望适配于这种尺寸变化较大的连接件还具有传统连接件的一些必要性能,例如,具有一定的连接强度,较为容易拆卸等。连接件作为一种辅助件,用于将两个或两个以上板材固定连接在一起。现在通常采用的是螺栓、螺钉等螺纹连接的方式,或者采用铆接件对两个板材进行相互固定连接。上述的连接方式,不能改变连接机构的整体长度,这样在连接弹性件时,若需调整弹性件的厚度需要被压缩时,则上述螺栓、螺钉、铆接件等均不太适用,且强行压缩连接,人工劳动强度大,且连接件承受的应力大,非常难实现。为了满足需连接的材料其厚度在连接前和连接后差异很大的场合和应用,现有的连接技术和连接件是拉铆工艺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扣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本体,所述第一本体的内侧具有第一嵌设腔;/n第二本体,所述第二本体的一端通过断裂部与所述第一本体能断裂地连接,所述第二本体的另一端具有第一抵接部;/n所述断裂部的强度均小于所述第一本体或所述第二本体的强度;/n所述第二本体能在所述断裂部断裂后插入所述第一本体的嵌设腔内并与所述第一本体固定连接;/n第一压紧部,所述第一压紧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本体的外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扣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本体,所述第一本体的内侧具有第一嵌设腔;
第二本体,所述第二本体的一端通过断裂部与所述第一本体能断裂地连接,所述第二本体的另一端具有第一抵接部;
所述断裂部的强度均小于所述第一本体或所述第二本体的强度;
所述第二本体能在所述断裂部断裂后插入所述第一本体的嵌设腔内并与所述第一本体固定连接;
第一压紧部,所述第一压紧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本体的外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断裂部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本体的宽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本体的外侧壁在所述断裂部断裂前位于所述第一本体的外侧壁的内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本体的另一端具有台阶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扣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部在所述第二本体插入所述第一本体的嵌设腔内后位于所述嵌设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明布莱恩加德纳本特里姆段大鹏
申请(专利权)人:宾科精密部件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