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列机械式多点均布加载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0582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7:05
一种直列机械式多点均布加载工装属于力学实验测量领域,包括一级加载单元、二级加载单元、三级加载单元、末端加载单元。一、二级加载单元之间,由一二级传力杆通过一级下连接销和二级上连接销连接,二、三级加载单元之间,由二三级传力杆通过二级下连接销和三级上连接销连接,三级加载单元与和末端加载单元之间,由末端传力杆通过三级下连接销和末端连接销连接。直列机械式多点均布加载工装加载级别最少为两级,根据试件尺寸和加载点数量的不同要求,加载级别可大于三级。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一定变形范围内实现多点载荷的纯机械式自动均匀分配而无需电控加载系统,可有效降低工装成本,具有结构形式简单、安装方便、实验精度高、无需进行加载点定位等优势。

A kind of in-line mechanical multi-point uniform load tool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列机械式多点均布加载工装
本专利技术属于力学实验测量领域,涉及一种直列机械式多点均布加载工装。
技术介绍
航空航天领域中对飞机机翼等中大型长梁试件进行均布载荷实验时,需要根据试件结构和尺寸定制一系列复杂的加载工装,施加多个加载单元并辅以一整套多点协调电控加载系统,从而近似模拟结构的均布加载条件。这种方法前期需要针对不同的试件定制特殊工装,成本高且显著增加了实验周期,而不同的加载工装与加载单元和多点协调电控加载系统之间的安装、匹配过程操作繁琐,效率低下,增大了实验实施难度。此外,加载单元的定位完全依靠实验人员的经验,容易出现定位偏差,造成传力路径偏离预定,且每次实验过程中的载荷均布程度完全取决于电控加载系统,实验精度可控性差,造成实验结果可信度降低。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免定位的直列机械式多点均布加载工装,可在一定变形范围内实现多点载荷的纯机械式自动均匀分配而无需电控加载系统。该新型多点均布加载工装可有效降低大型试件多点均布加载实验的工装成本,且具有结构形式简单,安装方便,实验精度高,无需进行加载点定位等优势。...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列机械式多点均布加载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载工装包括1个一级加载单元(1)、一级下连接销(2)、一二级传力杆(3)、二级上连接销(4)、2个二级加载单元(5)、二级下连接销(6)、二三级传力杆(7)、三级上连接销(8)、4个三级加载单元(9)、三级下连接销(10)、末端传力杆(11)、末端连接销(12)和8个末端加载单元(13);/n所述的一级加载单元(1)、二级加载单元(5)和三级加载单元(9)均包含中部的1个载荷输入端(14)和端部的两个载荷输出端(15),且载荷输入端(14)与两个载荷输出端(15)之间的距离相等,分别用于与相邻两级的载荷传力杆进行连接,所述载荷输入端(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列机械式多点均布加载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载工装包括1个一级加载单元(1)、一级下连接销(2)、一二级传力杆(3)、二级上连接销(4)、2个二级加载单元(5)、二级下连接销(6)、二三级传力杆(7)、三级上连接销(8)、4个三级加载单元(9)、三级下连接销(10)、末端传力杆(11)、末端连接销(12)和8个末端加载单元(13);
所述的一级加载单元(1)、二级加载单元(5)和三级加载单元(9)均包含中部的1个载荷输入端(14)和端部的两个载荷输出端(15),且载荷输入端(14)与两个载荷输出端(15)之间的距离相等,分别用于与相邻两级的载荷传力杆进行连接,所述载荷输入端(14)与载荷输出端(15)中部均设有通孔;所述的末端加载单元(13)整体呈方框形结构,顶部中部设有载荷输入端(14),底部设有载荷作用端(16),其中方框尺寸根据试验件大小确定,确保试验件可完整穿过方框内部;
所述的一级加载单元(1)与二级加载单元(5)之间,由一二级传力杆(3)通过一级下连接销(2)和二级上连接销(4)进行连接;所述的二级加载单元(5)与三级加载单元(9)之间,由二三级传力杆(7)通过二级下连接销(6)和三级上连接销(8)进行连接;所述的三级加载单元(9)与和末端加载单元(13)之间,由末端传力杆(11)通过三级下连接销(10)和末端连接销(12)进行连接。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云峰王博毕祥军周才华明世朝宋志博郑岩冰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