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同名点定位一致性的几何交叉定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航空航天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同名点定位一致性的几何交叉定标方法。
技术介绍
在轨几何检校是提升卫星几何定位精度的关键技术。目前,国内外针对几何定标原理方法的研究较为成熟,并已在SPOT、Pleiades、IKONOS、WorldView、ALOS、ZY3等高分卫星上得到了充分验证,但传统方法均是利用高精度几何定标场的控制数据来实现检校,这在实际应用中暴露出如下问题:1)常规几何定标依赖几何定标场的高精度控制数据,无法满足紧急响应的快速高精度几何定位需求;2)以国内实际情况而言,可用高精度几何定标场数量少且几何定标场控制影像数据的生成时间与卫星影像获取时间相隔较远,辐射差异、地物变化会增加定标控制点获取难度,降低几何检校精度。现有技术中,解决上述问题的已有方法包括:1)建立一定数量、全球覆盖的几何定标场,并及时更新定标场控制影像;2)依靠卫星出色的敏捷机动性能,研究不依赖定标场的高精度几何检校方法。本申请专利技术人在实施本专利技术的过程中,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同名点定位一致性的几何交叉定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S1:利用卫星以相近的姿态角连续两次拍摄同一区域,根据两次下传的轨道、姿态数据以及卫星内方位元素数据建立几何定位模型,其中,几何定标模型包括前次成像影像几何定标模型和后次成像影像几何定标模型;/nS2:将前次成像的影像几何定标模型作为经过内方位元素定标后的模型,对后次成像图像进行内方位元素定标;/nS3:将卫星后次成像相邻CCD线阵上同名点交于地面同一位置做几何约束,并根据对后次成像图像进行内方位元素定标后的模型,得到内方位元素平差模型;/nS4:对两次成像结果进行影像匹配获取预设数量的同名点,根据对后次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同名点定位一致性的几何交叉定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利用卫星以相近的姿态角连续两次拍摄同一区域,根据两次下传的轨道、姿态数据以及卫星内方位元素数据建立几何定位模型,其中,几何定标模型包括前次成像影像几何定标模型和后次成像影像几何定标模型;
S2:将前次成像的影像几何定标模型作为经过内方位元素定标后的模型,对后次成像图像进行内方位元素定标;
S3:将卫星后次成像相邻CCD线阵上同名点交于地面同一位置做几何约束,并根据对后次成像图像进行内方位元素定标后的模型,得到内方位元素平差模型;
S4:对两次成像结果进行影像匹配获取预设数量的同名点,根据对后次成像图像进行内方位元素定标后的模型、内方位元素平差模型以及同名点定位一致性的原理,更新内方位元素平差模型的定标参数,当定标参数达到设定的阈值,完成几何交叉定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1包括:
根据前次成像时的像点p0和后次成像时的像点p1都定位于地面同一位置S的约束,对两次成像建立几何成像模型如下:
式1的上部分为前次成像影像几何定标模型,下部分为后次成像影像几何定标模型,(XYZ)T表示S点的地面坐标,为前次成像时卫星GPS测量的WGS84坐标系下的位置矢量,为后次成像时卫星GPS测量的WGS84坐标系下的位置矢量,表示相机坐标系与卫星本体坐标系的转换矩阵,表示卫星本体坐标系与J2000坐标系的转换矩阵,表示J2000坐标系与WGS84坐标系的转换矩阵,mA表示前次成像时卫星的成像比例,mB表示后次成像时卫星的成像比例,(ψx,ψy)为探元指向角,是相机内方位元素的综合表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2包括:
S2.1:根据前次成像图像得到的内方位元素定标参数,利用参数建立内方位元素模型,如式(2)所示:
其中,(ψx,ψy)表示探元指向角,是相机内方位元素的综合表示,ai,bi为每片CCD的系数,s为影像列;
S2.2:基于式(2)中的内方位元素模型和式(1)对后次成...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