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考虑太阳矢量的火星探测器自主轨道确定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考虑太阳矢量的火星探测器自主轨道确定方法,用于火星探测器地火转移绕日飞行过程中的自主轨道确定,尤其是当跟踪火星目标丢失或火星敏感器故障模式中,仅依靠对太阳矢量的测量,完成短期轨道计算。
技术介绍
火星探测器在地火转移绕日飞行过程中,需要实时计算环绕器位置速度,以保证整器姿态基准计算及任务成功。国内无火星探测经验,地球卫星轨道计算一般根据地面测定轨提供轨道初值,在线进行轨道递推或利用器载GNSS设备解算高精度轨道数据。然而对于火星探测器而言,具有器地距离远,无GNSS可用的特点,单纯借鉴地球卫星的轨道计算方法存在可测窗口狭窄,无GNSS可用,信息延迟大,自主性差的问题,为提高火星探测器轨道计算的可靠性,需要降低对地面的依赖度,实现自主导航。此外,火星探测器在地火转移段飞行过程中,由于太阳,环绕器及火星三者之间的相位变化,需对火星进行实时跟踪以保证导航的连续性,而一旦姿态失稳,丢失火星目标,则造成导航中断,考虑太阳的稳定性,在导航过程中引入太阳矢量,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考虑太阳矢量的火星探测器自主轨道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1)令环绕器在器箭分离后进行速率阻尼;/n(2)向环绕器的三轴飞轮均发送固定转速指令,使得环绕器具备捕获太阳的初始条件;/n(3)速率阻尼结束后,环绕器上自主判断是否在阴影区,如果在阴影区,维持器体稳定,等待出阴影后继续动作;/n如果在阳照区,利用环绕器上装备的太阳敏感器系统进行太阳捕获,获取太阳矢量;/n(4)当环绕器稳定捕获太阳后,环绕器上自主启用基于太阳矢量的自主导航算法,实时计算环绕器的位置和速度;/n(5)环绕器上实时判断器火距离是否启用火星捕获和跟踪,能够启动火星捕获和跟踪时,通过火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考虑太阳矢量的火星探测器自主轨道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令环绕器在器箭分离后进行速率阻尼;
(2)向环绕器的三轴飞轮均发送固定转速指令,使得环绕器具备捕获太阳的初始条件;
(3)速率阻尼结束后,环绕器上自主判断是否在阴影区,如果在阴影区,维持器体稳定,等待出阴影后继续动作;
如果在阳照区,利用环绕器上装备的太阳敏感器系统进行太阳捕获,获取太阳矢量;
(4)当环绕器稳定捕获太阳后,环绕器上自主启用基于太阳矢量的自主导航算法,实时计算环绕器的位置和速度;
(5)环绕器上实时判断器火距离是否启用火星捕获和跟踪,能够启动火星捕获和跟踪时,通过火星捕获跟踪方法完成火星敏感器对火星的捕获和跟踪;
(6)环绕器上实时判判断是否启用太阳矢量+火星信息的导航算法;
(7)环绕器上实时判断火星是否跟踪失败,如果跟踪失败,返回步骤(4)太阳矢量导航模式,并在稳定后自主捕获,跟踪火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示的一种考虑太阳矢量的火星探测器自主轨道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完成速率阻尼,使环绕器相对惯性空间的位置保持不变;所述步骤(2)中对三轴飞轮均发送2转/分钟的固定转速指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考虑太阳矢量的火星探测器自主轨道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环绕器稳定捕获太阳的判断条件为太阳敏感器连续10分钟输出有效太阳矢量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考虑太阳矢量的火星探测器自主轨道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启用基于太阳矢量的自主导航算法,实时计算环绕器的位置和速度,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利用前一拍数据对环绕器位置、速度进行一步预测;
①计算地器距离火器距离以及模值,具体如下:
其中,为位置矢量,地球位置矢量火星位置矢量
②计算地球引力fe、火星引力fm
其中,地球引力常数μe,火星引力常数μm;
③计算参数K1
日心J2000惯性系下环绕器的状态量其中为位置矢量,为速度矢量;μs是太阳引力常数;
④计算参数K2
令X′=X+0.5K1,
其中,计算周期为T;
⑤计算参数K3
令X″=X+0.207106781186548K1+0.292893218813452K2
⑥计算参数K4
令X″′=X-0.707106781186548K2+1.707106781186548K3
⑦状态量预测
第二步,计算探测器指向火星的矢量
第三步,计算太阳矢量:
其中,地心J2000惯性系到探测器本体坐标系的姿态转换矩阵TGN2I;s为测量的太阳矢量;s′为计算的太阳矢量;
第四步,导航增益计算
①求状态转移矩阵Φ,步骤如下:
Φ51=Φ42
Φ61=Φ43
Φ62=Φ53
其中,Φ41、Φ42、Φ43、Φ51、Φ52、Φ53、Φ61、Φ62、Φ63为矩阵元素,矩阵里面T为计算周期;
②观测方程的计算矩阵H取值如下:
其中,为估计方差的预测值,PK-1为当前周期的更新值,
矩阵
观测量的噪声矩阵:
③修正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东东,顾玥,李立斌,印兴峰,刘付成,刘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