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03956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6: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定位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目前墙体装配时定位不方便的问题;解决的技术方案包括两组上定位单元和两组下定位单元,每组上定位单元包括一根贯穿墙体的第一螺纹杆,第一螺纹杆的两端均固定有一个上定位板,每个上定位板的外侧均为下端向内倾斜的斜面,第一螺纹杆的两端均伸出上定位板外,每组下定位单元包括一个贯穿墙体基座的第二螺纹杆,每个第二螺纹杆两端均经螺母固定有一个下定位板,两个下定位板上端均高于墙体基座,两个下定位板的内侧均为与上定位板平行的斜面,每个上定位板上均开有一个开口向上的V型的槽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导向作用,可一次装配到位,在装配时便于观察,定位准确,安装速度快。

A positioning device for prefabricated building wa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定位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是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装配式建筑是指用预制的构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相比于现浇式施工速度更快,对施工环境要求更低,因此逐渐成为一种主流的施工方式;装配式建筑在装配墙体时要保证安装位置的精确,传统的定位方式采用在墙体底部开设定位孔,基座顶部预埋定位钢筋,装配时定位钢筋插入定位孔中的方式实现定位,这种方式定位难度大,没有导向功能,且定位件位于底部,观察不便,需要反复的观察调整位置,装配速度慢且定位钢筋容易弯曲移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定位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目前墙体装配时定位不方便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定位装置,包括两组上定位单元和两组下定位单元,两组上定位单元均固定在墙体的下部且前后对称布置,每组上定位单元包括一根沿厚度方向贯穿墙体的第一螺纹杆,第一螺纹杆的两端均经螺母固定有一个上定位板,每个上定位板的外侧均为下端向内倾斜的斜面,第一螺纹杆的两端均伸出上定位板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组上定位单元和两组下定位单元,两组上定位单元均固定在墙体的下部且前后对称布置,每组上定位单元包括一根沿厚度方向贯穿墙体的第一螺纹杆(1),第一螺纹杆(1)的两端均经螺母固定有一个上定位板(2),每个上定位板(2)的外侧均为下端向内倾斜的斜面,第一螺纹杆(1)的两端均伸出上定位板(2)外;两组下定位单元均固定在墙体基座的上部且与两组上定位单元上下相对,每组下定位单元包括一个沿厚度方向贯穿墙体基座的第二螺纹杆(3),每个第二螺纹杆(3)两端均经螺母固定有一个下定位板(4),两个下定位板(4)上端均高于墙体基座,两个下定位板(4)的内侧均为与上定位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组上定位单元和两组下定位单元,两组上定位单元均固定在墙体的下部且前后对称布置,每组上定位单元包括一根沿厚度方向贯穿墙体的第一螺纹杆(1),第一螺纹杆(1)的两端均经螺母固定有一个上定位板(2),每个上定位板(2)的外侧均为下端向内倾斜的斜面,第一螺纹杆(1)的两端均伸出上定位板(2)外;两组下定位单元均固定在墙体基座的上部且与两组上定位单元上下相对,每组下定位单元包括一个沿厚度方向贯穿墙体基座的第二螺纹杆(3),每个第二螺纹杆(3)两端均经螺母固定有一个下定位板(4),两个下定位板(4)上端均高于墙体基座,两个下定位板(4)的内侧均为与上定位板(2)平行的斜面,每个上定位板(2)上均开有一个开口向上的V型的槽口(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卫刘宝庄孙钰涵耿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