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PCF板与预制外墙板之间施工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03954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6: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装配式建筑PCF板与预制外墙板之间施工调节装置,包括钢板、小钢板、第一标准螺栓、第二标准螺栓和第三标准螺栓,所述钢板一端为固定端,另一端为调节端,所述固定端开设有用于供第二标准螺栓穿过圆孔,所述调节端开设用于供第一标准螺栓穿过的长形圆孔,长形圆孔旁远离圆孔的一侧焊接有与钢板相垂直的小钢板,所述小钢板上开设两个供第三标准螺栓自由穿过的孔,第三标准螺栓穿过小钢板的一端拧有六角螺母,第一标准螺栓的尾部对称地竖直固定有两个标准六角螺母,用于第三标准螺栓自由旋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得PCF板与预制外墙板之间的施工调节更加简单方便,有效提高了施工吊装校准的效率,调节件可以重复利用,节约成本。

Construction adjustment device between prefabricated PCF board and prefabricated exterior wall boar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配式建筑PCF板与预制外墙板之间施工调节装置
本技术属于装配式建筑
,特别涉及装配式建筑PCF板与预制外墙板之间施工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提倡绿色节能的背景下,建筑行业转型升级速度逐渐加快,预制装配式建筑以其标准化生产、机械化施工、规范化管理、集成化建设等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推进建筑行业产业化、标准化,规范化,力争持续提升全国装配式建筑的占比并不断优化。PCF外墙板(也称预制构件外墙模或PCF预制外墙板,以下简称PCF板)是两相互垂直的预制外墙板之间的转角位置同平面的两现浇结构承重墙体或框架梁端面之间的连接部位的外侧模板,PCF板由构件加工厂制作而成的具有自保温与外墙饰面砖的复合外墙模板形式的预制构件,将其在施工现场安装完毕后,与内衬现浇混凝土结构模板体系拉结、固定,形成完整的剪力墙模体系;PCF板吊装完成后与预制外墙板之间要有2mm的缝隙,在现场施工中很难控制,施工过程比较随意,大部分施工都是耗时耗力,精度控制难直接导致施工效率低,同时缝隙后期处理困难,所以就需要一种控制PCF板吊装完成后与预制外墙板之间要有2mm的缝隙,提高施工效率,控制施工精度,降低缝隙后期处理难度,提高工程质量的装配式建筑PCF板与预制外墙板之间施工调节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发目的在于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控制PCF板吊装完成后与预制外墙板之间要有2mm的缝隙,提高施工效率,控制施工精度,降低缝隙后期处理难度,提高工程质量等问题,而提供的装配式建筑PCF板与预制外墙板之间施工调节装置>装配式建筑PCF板与预制外墙板之间施工调节装置,包括钢板、小钢板、第一标准螺栓、第二标准螺栓和第三标准螺栓,所述钢板一端为固定端,另一端为调节端,所述固定端开设有用于供第二标准螺栓穿过圆孔,所述调节端开设用于供第一标准螺栓穿过的长形圆孔,长形圆孔旁远离圆孔的一侧焊接有与钢板相垂直的小钢板,所述小钢板上开设两个供第三标准螺栓自由穿过的孔,第三标准螺栓穿过小钢板的一端拧有六角螺母,第一标准螺栓的尾部对称地竖直固定有两个标准六角螺母,用于第三标准螺栓自由旋入;所述第二标准螺栓上套置有垫片;所述固定端开设有用于供第二标准螺栓穿过圆孔孔径大于第二标准螺栓直径,所述调节端开设用于供第一标准螺栓穿过的长形圆孔孔径大于第一标准螺栓直径。本技术提供的装配式建筑PCF板与预制外墙板之间施工调节装置,通过在装配式建筑PCF板与预制外墙板之间至少安装两个调节件,如图所示,共同对PCF板和预制外墙板之间的缝隙进行精确调节,使PCF板吊装完成后与预制外墙板之间的缝隙为2mm,装配式建筑PCF板1预制外墙板2之间的缝隙通过调节调节件上第三标准螺栓7进行精确定位。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和过程:1)取长方形钢板,两端开洞,一端为圆孔,另一端为长形圆孔;2)在长形圆孔远离固定端一侧焊接与钢板垂直的小钢板,小钢板上开设两个与标准六角螺母直径相同的孔,用于固定标准六角螺母供第三标准螺栓自由旋入;3)钢板长形圆孔一侧作为调节端,钢板长形圆孔与第一标准螺栓螺母直径相同,第一标准螺栓螺母端部两侧各固定一个标准六角螺母,然后,用第一标准螺栓固定在预制外墙板上,安装钢板;4)将钢板上的圆孔的一端通过第二标准螺栓固定于PCF板上,作为调节件的固定端;5)PCF板与预制外墙板之间的缝隙通过调节第三标准螺栓进行精确定位。进一步地,第二标准螺栓与钢板之间放置垫片。进一步地,装配式建筑PCF板与预制外墙板,分别预留出连接孔,并预埋连接件用于连接第一标准螺栓和第二标准螺栓。进一步地,在PCF板与预制外墙板之间施工缝封堵完成后,进行调节件拆除工作,拆除后调节件进行重复多次利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技术效果为:1、本技术使得PCF板与预制外墙板之间施工调节更加简单方便,有效提高吊装效率,避免返工。2、本技术的调节件安装简单灵活,连接方法完善,精确定位判断方式简单,方便人工判断,有效缩短了定位时间,降低了检查后再调整的机率。3、本技术的调节件完成PCF板的精确定位后可进行拆卸回收利用,有效节省施工成本,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4、本技术中的调节件材料常见,成本低,制造简单。5、本技术调节完成后,后期板间缝隙处理更加快速,简单。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PCF板与预制外墙板之间安装调节件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初始安装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精确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施工缝封堵完成调节件拆卸后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PCF板,2、预制外墙板,3、标准螺栓,4、标准螺栓,5、钢板,6、垫片,7、标准螺栓,8、六角螺母,9、钢板,10、六角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见图1至图5所示,装配式建筑PCF板与预制外墙板之间施工调节装置,包括钢板5、小钢板9、第一标准螺栓3、第二标准螺栓4和第三标准螺栓7,所述钢板5一端为固定端,另一端为调节端,所述固定端开设有用于供第二标准螺栓4穿过圆孔,所述调节端开设用于供第一标准螺栓3穿过的长形圆孔,长形圆孔旁远离圆孔的一侧焊接有与钢板5相垂直的小钢板9,所述小钢板9上开设两个供第三标准螺栓7自由穿过的孔,第三标准螺栓7穿过小钢板9的一端拧有六角螺母8,第一标准螺栓3的尾部对称地竖直固定有两个标准六角螺母10,用于第三标准螺栓7自由旋入;所述第二标准螺栓4上套置有垫片6;所述固定端开设有用于供第二标准螺栓4穿过圆孔孔径大于第二标准螺栓4直径,所述调节端开设用于供第一标准螺栓3穿过的长形圆孔孔径大于第一标准螺栓3直径。本技术提供的装配式建筑PCF板与预制外墙板之间施工调节装置,通过在装配式建筑PCF板1与预制外墙板2之间至少安装两个调节件,如图1所示,共同对PCF板1和预制外墙板2之间的缝隙进行精确调节,使PCF板1吊装完成后与预制外墙板2之间的缝隙为2mm,装配式建筑PCF板1与预制外墙板2之间的缝隙通过调节调节件上第三标准螺栓7进行精确定位。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和过程:1)取长方形钢板5,两端开洞,一端为圆孔,另一端为长形圆孔;2)在长形圆孔远离固定端一侧焊接与钢板5垂直的小钢板9,小钢板9上开设两个与标准六角螺母8直径相同的孔,用于固定标准六角螺母8供第三标准螺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装配式建筑PCF板与预制外墙板之间施工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钢板(5)、小钢板(9)、第一标准螺栓(3)、第二标准螺栓(4)和第三标准螺栓(7),所述钢板(5)一端为固定端,另一端为调节端,所述固定端开设有用于供第二标准螺栓(4)穿过圆孔,所述调节端开设用于供第一标准螺栓(3)穿过的长形圆孔,长形圆孔旁远离圆孔的一侧焊接有与钢板(5)相垂直的小钢板(9),所述小钢板(9)上开设两个供第三标准螺栓(7)自由穿过的孔,第三标准螺栓(7)穿过小钢板(9)的一端拧有六角螺母(8),第一标准螺栓(3)的尾部对称地竖直固定有两个标准六角螺母(10),用于第三标准螺栓(7)自由旋入。/n

【技术特征摘要】
1.装配式建筑PCF板与预制外墙板之间施工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钢板(5)、小钢板(9)、第一标准螺栓(3)、第二标准螺栓(4)和第三标准螺栓(7),所述钢板(5)一端为固定端,另一端为调节端,所述固定端开设有用于供第二标准螺栓(4)穿过圆孔,所述调节端开设用于供第一标准螺栓(3)穿过的长形圆孔,长形圆孔旁远离圆孔的一侧焊接有与钢板(5)相垂直的小钢板(9),所述小钢板(9)上开设两个供第三标准螺栓(7)自由穿过的孔,第三标准螺栓(7)穿过小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晓欣朱韬常晓颖王芳陈富平王宝龙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建筑科技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