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耐腐蚀玄武岩纤维复合给排水管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03379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6: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高强耐腐蚀玄武岩纤维复合给排水管道,包括一号连接管和二号连接管,所述二号连接管位于一号连接管的一侧位置,所述一号连接管和二号连接管的衔接处套设有管道连接头,所述一号连接管的内表面靠近端头位置固定安装有密封座,所述二号连接管的内表面靠近端头的位置固定安装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嵌入至密封座的内部,所述一号连接管和二号连接管的内部均设置有流量调节块,所述流量调节块的内部开设有固定槽口,且流量调节块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高强耐腐蚀玄武岩纤维复合给排水管道,能够在给排水管道连接后进行拉紧,且能够提高给排水管道放置的稳定性。

High strength and corrosion-resistant basalt fiber composite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pipe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强耐腐蚀玄武岩纤维复合给排水管道
本专利技术涉及排水管道领域,特别涉及高强耐腐蚀玄武岩纤维复合给排水管道。
技术介绍
复合给排水管道指汇集和排放污水、废水和雨水的管渠及其附属设施所组成的管道,包括干管、支管以及通往处理厂的管道,无论修建在街道上或其它任何地方,只要是起给排水作用的管道,都应作为给排水管道。给排水管道长度按所有给水总管、管排水总管、干管、支管及检查井,连接井进出口等长度和计算,不包括雨水口至排水管道间的连接管、进户管及明渠。计算时应按单管计算,即在同一条街道上如有两条或两条以上并排的排水管道时,应按每条排水管道之和的长度计算,高强耐腐蚀玄武岩纤维复合给排水管道是一种强度高的复合给排水管道;现有的高强耐腐蚀玄武岩纤维复合给排水管道在使用时不能够在给排水管道连接后进行拉紧,给排水管道连接后的连接强度较低,给排水管道连接后容易出现脱落,不能够对给排水管道进行辅助支撑,给排水管道放置的稳定性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高强耐腐蚀玄武岩纤维复合给排水管道,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高强耐腐蚀玄武岩纤维复合给排水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号连接管(1)和二号连接管(2),所述二号连接管(2)位于一号连接管(1)的一侧位置,所述一号连接管(1)和二号连接管(2)的衔接处套设有管道连接头(3),所述一号连接管(1)的内表面靠近端头位置固定安装有密封座(4),所述二号连接管(2)的内表面靠近端头的位置固定安装有密封圈(5),所述密封圈(5)嵌入至密封座(4)的内部,所述一号连接管(1)和二号连接管(2)的内部均设置有流量调节块(6),所述流量调节块(6)的内部开设有固定槽口(7),且流量调节块(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杆(8),所述连接杆(8)的端头延伸至一号连接管(1)和二...

【技术特征摘要】
1.高强耐腐蚀玄武岩纤维复合给排水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号连接管(1)和二号连接管(2),所述二号连接管(2)位于一号连接管(1)的一侧位置,所述一号连接管(1)和二号连接管(2)的衔接处套设有管道连接头(3),所述一号连接管(1)的内表面靠近端头位置固定安装有密封座(4),所述二号连接管(2)的内表面靠近端头的位置固定安装有密封圈(5),所述密封圈(5)嵌入至密封座(4)的内部,所述一号连接管(1)和二号连接管(2)的内部均设置有流量调节块(6),所述流量调节块(6)的内部开设有固定槽口(7),且流量调节块(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杆(8),所述连接杆(8)的端头延伸至一号连接管(1)和二号连接管(2)的外部,且连接杆(8)的端头固定安装有调节手轮(9),所述一号连接管(1)和二号连接管(2)的外表面均连接有横向拉紧装置(10),所述横向拉紧装置(10)由衔接座(1001)、限位挡块(1002)、连接轴(1003)、一号连接柱(1004)、二号连接柱(1005)、防脱接头(1006)、连接块(1007)和拉紧弹簧(1008)组成,所述一号连接管(1)和二号连接管(2)的外表面均横向设置有导向轨(11),且一号连接管(1)和二号连接管(2)的两侧位置均通过导向轨(11)连接有辅助支撑装置(12),所述辅助支撑装置(12)由卡合块(1201)、螺纹套筒(1202)、螺纹连接柱(1203)、内螺纹槽(1204)、支撑垫块(1205)和固定销(1206)组成,所述一号连接管(1)和二号连接管(2)的外表面均套设有玄武岩纤维保护层(13),且一号连接管(1)和二号连接管(2)的内表面均设有螺旋部(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耐腐蚀玄武岩纤维复合给排水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座(1001)固定安装在二号连接管(2)的外表面,所述限位挡块(1002)固定安装在一号连接管(1)的外表面,所述连接轴(1003)设置于衔接座(1001)的内侧位置,所述一号连接柱(1004)固定于连接轴(1003)的内侧位置,所述二号连接柱(1005)的一端延伸至一号连接柱(1004)的内部,所述防脱接头(1006)固定于二号连接柱(1005)的一端,且防脱接头(1006)嵌设于一号连接柱(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成如车春玲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联星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