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叠合墙预制件及其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40150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5:30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叠合墙预制件及其生产方法,叠合墙预制件包括第一叶板、第二叶板、连接组件、开放端部以及封堵板。第一叶板和第二叶板间隔设置,两者之间形成空腔。连接组件连接第一叶板和第二叶板;开放端部形成在第一叶板和第二叶板上;第一叶板和第二叶板分别在开放端部的周边形成第一断面和第二断面;封堵板设置在开放端部;封堵板包括封堵连接件和封堵主体;封堵连接件将封堵主体与第一叶板和/或第二叶板连接;封堵主体用于封堵开放端部处的空腔。本公开的叠合墙预制件可以将封堵板在预制叶板时一起浇筑形成,替代现场使用的侧模板,减少现场模板作业量及施工工序,且封堵板随空腔构件在工厂一体化生产,整体性好,构件间密闭性好。

A prefabrication of composite wall and its produc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叠合墙预制件及其生产方法
本公开涉及建筑构件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叠合墙预制件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装配式建筑发展迅猛,装配结构体系大多以实心预制结构为主,但在实践过程中发现诸多问题,例如采用现场钢筋连接导致的质量管控困难;装配构件自重大导致塔吊型号大、现场吊装困难、运输不便;后浇带连接导致的模板及钢筋作业量大,人工需求量大等。叠合墙预制件也可以称为叠合剪力墙,是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常用的预制构件。与相同尺寸的实心墙相比,叠合墙的自重更轻。由此也可以在工地用较低承载力的起重机安装半成品。此外,叠合墙预制件可兼做施工时用的模板,取代传统现浇墙体两侧的模板支护。因此,叠合墙预制件被广泛应用。但是,现阶段的叠合墙预制件仍采用现场支设模板对空腔侧壁进行封堵,之后浇筑空腔内混凝土的施工方式。其中,对于空腔侧壁的封堵是指对空腔侧壁的周边开口在墙体厚度方向所在平面的封堵。无论采用传统的竹木模板还是定型铝模板,现场均需要大量的支拆模板工作量。而且在门窗洞口的位置,窗框仍然采用传统的钻孔打钉方式进行固定,窗框与叠合墙预制件的结构洞孔之间存在较大缝隙,易引起透风漏水等房屋质量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或者至少缓解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叠合墙预制件及其生产方法。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一种叠合墙预制件,包括:由混凝土形成的第一叶板和第二叶板;所述第一叶板和所述第二叶板间隔设置,两者之间形成空腔;所述空腔内用于现场浇筑混凝土;连接组件,连接所述第一叶板和所述第二叶板;开放端部,形成在所述第一叶板和所述第二叶板上;所述第一叶板和所述第二叶板分别在所述开放端部的周边形成第一断面和第二断面;以及封堵板,设置在所述开放端部;所述封堵板包括封堵连接件和封堵主体;所述封堵连接件将所述封堵主体与所述第一叶板和/或所述第二叶板连接;所述封堵主体用于封堵所述开放端部处的所述空腔。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叶板内的第一钢筋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叶板内的第二钢筋组件和连接钢筋组件;所述连接钢筋组件分别连接所述第一钢筋组件和所述第二钢筋组件。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封堵连接件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一叶板内与所述第一钢筋组件连接,另一端朝向所述第二叶板延伸。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封堵板进一步包括锚固件;所述锚固件一端与所述封堵连接件连接,另一端伸入所述空腔。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开放端部还设置有阻挡件,所述阻挡件设在所述第一断面和所述第二断面之间的所述空腔中,用于阻止浇筑所述封堵板的混凝土进入所述空腔。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封堵连接件采用多个间隔排列的L形钢筋;或者采用L形钢筋网片;或者采用L形钢板片。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锚固件采用多个间隔排列的U形钢筋,所述U形钢筋的封闭端埋设在所述封堵主体内,所述U形钢筋的开口端伸出到所述空腔中。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在所述开放端部,所述第一断面伸出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断面伸出的长度;所述封堵主体覆盖所述第二断面,并贴着所述第一断面的内侧设置。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封堵主体背离所述空腔的一侧面设有企口,所述企口用于安装框状构件。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一种生产上述任一所述叠合墙预制件的方法,所述生产方法包括:制作带有开放端部的第一侧叶板,在开放端部设置封堵连接件,使封堵连接件与连接组件连接;制作带有开放端部的第二侧叶板,将第一侧叶板及附带的连接组件和封堵连接件压入第二侧叶板中预定深度;在所述开放端部的第一断面和第二断面之间设置阻挡件;在所述开放端部设置锚固件,将锚固件与封堵连接件连接;在所述开放端部设置用于浇筑形成封堵主体的模板;以及向所述模板内浇筑封堵材料,以形成封堵板。附图说明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并与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其中包括了这些附图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附图包括在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图1是本公开叠合墙预制件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连接钢筋组件采用的是梯子钢筋的形式。图2是本公开叠合墙预制件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连接钢筋组件采用的是桁架钢筋的形式。图3是本公开叠合墙预制件中封堵连接件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采用的是L形钢筋网片。图4是本公开叠合墙预制件中封堵连接件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采用的是L形钢板片。图5是本公开叠合墙预制件中封堵连接件与锚固件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6至图18依次为本公开叠合墙预制件的生产工艺的不同阶段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空腔构件;1-第一叶板;2-第二叶板;1a-第一断面;2a-第二断面;3-开放端部;3a-窗洞;4-空腔;5-封堵板;5a-封堵钢筋;5b-锚固钢筋;5c-封堵主体;51-企口;6-连接组件;6a-梯子钢筋;6b-桁架钢筋;7-阻挡件;8-窗框;9-窗户;20-A模台;21-B模台;23-外围侧模;24-洞口侧模;25-夹具;26-组合模具。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公开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相关内容,而非对本公开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公开相关的部分。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公开。现有的叠合墙预制件的门窗洞口在施工时仍需要采用侧模具进行封堵。由于叠合墙预制件的墙体的两面叶板之间具有空腔,在墙体上开设门窗洞口后,两面叶板在门窗洞口的四周边缘处会形成断面,断面沿着厚度方向延伸,使空腔在断面处与外部连通。对于门窗洞口的封堵是指对门窗洞口四周边缘的断面处的空腔开口进行封堵,从而将向外敞开的空腔进行封堵。现阶段的叠合墙预制件仍采用现场支设模板对空腔侧壁进行封堵,之后浇筑空腔内混凝土的施工方式。无论采用传统的竹木模板还是定型铝模板,都存在封堵面积小、用工数量多、作业时间长的问题,需要大量的支拆模板工作量,对整个项目的总体进度影响较大。针对以上所说的问题,本公开力图解决或者至少缓解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通过在装配式建筑领域积累的丰富经验,以及在此基础上经过多年的不断探索,揭示了一种叠合墙预制件及其生产方法。在本公开的申请文件中,为便于描述叠合墙预制件中各构件的位置关系,以叠合墙预制件施工到位后的方位为标准,将叠合墙预制件的上下高度方向称为竖向,顶部、底部、上侧和下侧基于墙体的竖向确定。将叠合墙预制件的墙体水平宽度方向称为横向。将墙体朝向所围成的建筑物外部空间的方向称为向外,朝向所围成的建筑物内部空间的方向称为向内,内、外、内侧和外侧基于该内外方向确定。从第一叶板(外侧预制板)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叠合墙预制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由混凝土形成的第一叶板和第二叶板;所述第一叶板和所述第二叶板间隔设置,两者之间形成空腔;所述空腔内用于现场浇筑混凝土;/n连接组件,连接所述第一叶板和所述第二叶板;/n开放端部,形成在所述第一叶板和所述第二叶板上;所述第一叶板和所述第二叶板分别在所述开放端部的周边形成第一断面和第二断面;以及/n封堵板,设置在所述开放端部;所述封堵板包括封堵连接件和封堵主体;所述封堵连接件将所述封堵主体与所述第一叶板和/或所述第二叶板连接;所述封堵主体用于封堵所述开放端部处的所述空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叠合墙预制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由混凝土形成的第一叶板和第二叶板;所述第一叶板和所述第二叶板间隔设置,两者之间形成空腔;所述空腔内用于现场浇筑混凝土;
连接组件,连接所述第一叶板和所述第二叶板;
开放端部,形成在所述第一叶板和所述第二叶板上;所述第一叶板和所述第二叶板分别在所述开放端部的周边形成第一断面和第二断面;以及
封堵板,设置在所述开放端部;所述封堵板包括封堵连接件和封堵主体;所述封堵连接件将所述封堵主体与所述第一叶板和/或所述第二叶板连接;所述封堵主体用于封堵所述开放端部处的所述空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合墙预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叶板内的第一钢筋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叶板内的第二钢筋组件和连接钢筋组件;所述连接钢筋组件分别连接所述第一钢筋组件和所述第二钢筋组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叠合墙预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连接件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一叶板内与所述第一钢筋组件连接,另一端朝向所述第二叶板延伸。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合墙预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板进一步包括锚固件;所述锚固件一端与所述封堵连接件连接,另一端伸入所述空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合墙预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放端部还设置有阻挡件,所述阻挡件设在所述第一断面和所述第二断面之间的所述空腔中,用于阻止浇筑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海宾张猛陈光王月霞
申请(专利权)人:三一筑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