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暖性天然颜色牦牛绒及羊驼毛混纺花式织物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400106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5: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保暖性天然颜色牦牛绒及羊驼毛混纺花式织物的制作方法,选用保暖性绝佳的牦牛绒作为其中的原料。经试验牦牛绒的保暖性是羊绒的1.6倍,而且选择了3G针织机粗针,这样确保织物厚实保暖。通过轻重量工艺梳毛机出条重量4克/米和并条机确保粗纱的条干匀度达到2%‑5%,以达到最终的产品的厚度差异在3%以内。而且大圈圈和重刷毛工艺除了外观效果精美也都是增加保暖性的方法。由于在本申请中,通过采用天然颜色牦牛绒和羊驼毛进行拼色而成不同颜色的系列,故不需要经过染色加工,从而避免了染色过程中的化学残留现象,丰富了毛绒织物的色彩品种,使毛绒织物的使用空间进一步得到扩展,同时缩短了工艺流程,提高了成品的档次以及经济社会效益。

The method of making the fancy fabric of natural color yak wool and alpaca woo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保暖性天然颜色牦牛绒及羊驼毛混纺花式织物的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
,尤指保暖性天然颜色牦牛绒及羊驼毛混纺花式织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纺织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也不断提高,导致市场消费对服装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也越来越高。服装面料作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一种反应,除了款式新颖独特,还要求面料具有环保性和舒适性。在毛绒制品的生产过程中,都要经过染色,在染色及烘干过程中,毛绒的长度、强力都要受到较大程度的损伤,使绒纤维可纺性变差,纱线的强力降低,易断,保暖性能降低,成品手感变得粗糙,从而降低了毛绒制品的服用性能。另外,毛绒制品的染色产生大量的污水,污染了环境,影响了人类身心健康,尤其是染色污水中的六价铬离子对人体的伤害更为严重,(六价铬离子是能使人体细胞发生癌变的剧毒物质)。随着人类对环境保护意识的逐步提高及世界各国贸易中“绿色壁垒”的日益完善,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高档纺织品已经成为扩大出口,提高国际市场占有率的发展趋势和必由之路。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保暖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保暖性天然颜色牦牛绒及羊驼毛混纺花式织物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A:选用羊毛、牦牛绒、羊驼毛与油水混合并进行和毛处理,以质量百分比计,牦牛绒占40%,羊驼毛占40%,羊毛占20%,油水22.5%;和毛时,首先将牦牛绒、羊驼毛、羊毛分别按重量1/3铺层并加入油水开松1遍,然后过转仓和毛机再开松2遍,最后养渗24小时;并控制上机回潮在25-28%;/n步骤B:对经过步骤A处理后得到的混纺纤维进行梳理,其中梳理出条定量4g/m,整体出条速度为30m/min;梳理时A节锡林转速在65转/分,B节锡林转速230转/分;多个A节工作辊之间的间隔为10dmm-14dmm,多个B节盖...

【技术特征摘要】
1.保暖性天然颜色牦牛绒及羊驼毛混纺花式织物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选用羊毛、牦牛绒、羊驼毛与油水混合并进行和毛处理,以质量百分比计,牦牛绒占40%,羊驼毛占40%,羊毛占20%,油水22.5%;和毛时,首先将牦牛绒、羊驼毛、羊毛分别按重量1/3铺层并加入油水开松1遍,然后过转仓和毛机再开松2遍,最后养渗24小时;并控制上机回潮在25-28%;
步骤B:对经过步骤A处理后得到的混纺纤维进行梳理,其中梳理出条定量4g/m,整体出条速度为30m/min;梳理时A节锡林转速在65转/分,B节锡林转速230转/分;多个A节工作辊之间的间隔为10dmm-14dmm,多个B节盖板之间的间隔为7dmm-9dmm;
步骤C:对经过梳理处理的混合纤维进行并条处理;其中后罗拉与中罗拉之间的中心距50mm,中罗拉与前罗拉之间的中心距55-60mm之间调整。
步骤D:对并条处理后的混纺纤维进行粗纱处理,纺纱支数为2Nm,单纱捻度在40T/M~45T/M之间,捻系数为32%,且得到的粗纱克重为0.5±0.04g/m;得到的粗纱的条干匀度达到2%-5%;
步骤E:采用140D原白色尼龙作芯线,选取三种不同天然混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世伟王合龙孙红月苟旬中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联达毛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