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感应加热的桥壳钢及其生产方法
本申请属于钢材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感应加热的桥壳钢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桥壳作为汽车的主要构件,其在服役过程中,支承了车架及其以后的总重量,同时,它还能保护传动系统中的部件。桥壳的形状和结构特点要求钢板强度高,冷弯及拉延成形性好,同时兼具优良的焊接性能及焊后疲劳性能。随着中、重型卡车车桥制造技术的发展和汽车节能减重的需要,特别是对于支撑车架和后驱动桥,已大量使用14~20mm厚度的热轧钢板进行热冲压成形生产桥壳体,取代了制作工艺复杂、生产效率偏低、笨重、成本较高的铸造桥壳体。热冲压主要有两种加热方式:一种为采用传统的加热炉对钢板进行加热,加热后进行冲压,然后空冷;另一种为采用感应加热方式对钢板进行加热,其加热速率快,保温时间短,这种加热方式提高了桥壳生产企业的生产效率,国内大部分车桥厂均采用这种方式,例如一汽解放、东风等。桥壳所用材料为Q345B或者Q460C,为了保证感应加热后强度仍然能满足Q345B或者Q460C性能要求,在成分设计中添加较高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感应加热的桥壳钢,其特征在于,所述桥壳钢的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0.15~0.25%;Si:0.05~0.25%;Mn:1.6~3.0%;Ti:0.15~0.30%;Al:0.02~0.35%;P:≤0.015%;S:≤0.005%;N≤0.004%;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感应加热的桥壳钢,其特征在于,所述桥壳钢的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0.15~0.25%;Si:0.05~0.25%;Mn:1.6~3.0%;Ti:0.15~0.30%;Al:0.02~0.35%;P:≤0.015%;S:≤0.005%;N≤0.004%;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感应加热的桥壳钢,其特征在于:所述桥壳钢的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0.15~0.25%;Si:0.05~0.18%;Mn:1.8~3.0%;Ti:0.15~0.30%;Al:0.02~0.35%;P:≤0.015%;S:≤0.005%;N≤0.004%;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3.一种权利要求1或2所述适用于感应加热的桥壳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进行的如下步骤:
(1)冶炼:将炼钢原料冶炼为钢水;
(2)连铸:将所述钢水进行连铸,得到板坯;
(3)加热:将所述板坯在加热炉内加热至1200~1250℃,加热时间3.0~5.0小时;
(4)轧制:
将加热后的所述板坯进行粗轧,得到中间坯;所述粗轧的累计变形量大于75%,中间坯厚度/成品桥壳钢厚度≥4;
将所述中间坯进行精轧,得到精轧带钢;所述精轧的末道次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林,肖宝亮,缪成亮,徐永先,杨孝鹤,富晓航,高智慧,安瑞东,杜倩,王志鹏,张大伟,
申请(专利权)人: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