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形道上下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9692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环形道上下料装置,包括:进料机构;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直线模组和定距工装,所述直线模组驱动定距工装往复运动,使定距工装的开口与进料机构相配合,进行零件的定位摆放;环形道,其上设有上料工位和下料工位;第一抓取机构,包括第一机械手,所述第一机械手将零件从定距工装抓取至上料工位;第二抓取机构,包括第二机械手,所述第二机械手将零件从下料工位抓取至出料槽;其中,所述第一机械手和第二机械手上设有卡爪,所述卡爪与所述定距工装上的开口相对应。该装置自动化程度高,上下料速度快,准确性高,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了产品质量;且上下料在同一位置完成,设计紧凑,占地面积少。

A kind of loading and unloading device in Ring Roa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形道上下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喷涂镀膜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环形道上下料装置。
技术介绍
在酒类包装、化妆品包装、摩配汽配、手机等行业中,有大量塑料零件需要进行喷涂、镀膜处理。传统的喷涂镀膜设备自动化程度低,生产过程中,需要人工将零件放置于周转工装上和从周转工装上取下,周转工装是指承载零件在生产线上转运的装置,对零件起定位、固定和转移的作用。现有的零件上下料方法是,人工将待加工的零件安放至周转工装上,再将已加工完成的零件从周转工装上取下;通常生产的该类零件体积小、数量大,人工进行上下料操作,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作业不方便,且容易出现上料放置不到位,产生不良残次品,使得产品质量不达标。此外,现有生产线的上料位置和下料位置是分开的,处于生产线的两端,存在占地面积大,生产线设计不紧凑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环形道上下料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生产线设计不紧凑,人工上下料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且易出现产品质量不达标等缺陷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r>一种环形道上下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形道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进料机构(11);/n定位机构(12),所述定位机构(12)包括直线模组(121)和定距工装(122),所述直线模组(121)驱动定距工装(122)往复运动,使定距工装(122)的开口与进料机构(11)相配合,进行零件的定位摆放;/n环形道(13),其上设有上料工位(132)和下料工位(133);/n第一抓取机构(14),包括第一机械手(141),所述第一机械手(141)将零件从定距工装(122)抓取至上料工位(132);/n第二抓取机构(15),包括第二机械手(151),所述第二机械手(151)将零件从下料工位(133)抓取至出料槽(1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形道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进料机构(11);
定位机构(12),所述定位机构(12)包括直线模组(121)和定距工装(122),所述直线模组(121)驱动定距工装(122)往复运动,使定距工装(122)的开口与进料机构(11)相配合,进行零件的定位摆放;
环形道(13),其上设有上料工位(132)和下料工位(133);
第一抓取机构(14),包括第一机械手(141),所述第一机械手(141)将零件从定距工装(122)抓取至上料工位(132);
第二抓取机构(15),包括第二机械手(151),所述第二机械手(151)将零件从下料工位(133)抓取至出料槽(17);
其中,所述第一机械手(141)和第二机械手(151)上设有卡爪(143),所述卡爪(143)与所述定距工装(122)上的开口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道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环形道(13)上的周转工装(16),所述周转工装(16)上安装有与第一机械手(141)及第二机械手(151)上的卡爪(143)相对应的芯轴组件(16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形道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机构包括料斗(111)、振动盘(112)和进料槽(113),所述进料槽(113)与定距工装(122)的位置相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晓晖吴元文马庚英邬德勇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升腾元创机电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