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划桨式输送线及包括该划桨式输送线的棉纺输送系统,划桨式输送线用于输送物料单元,其包括:移动部件,包括移动轴和往复移动件,移动轴沿一输送方向设置,往复移动件连接移动轴并带动移动轴沿输送方向往复移动;转动部件,包括间隔连接在移动轴上的多个转动推杆;其中,移动轴具有推程和回程,于推程,转动推杆转动至位于相邻物料单元之间以推动物料单元沿输送方向输送,于回程,转动推杆转动至远离物料单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划桨式输送线及包括该划桨式输送线的棉纺输送系统实现了棉纺生产中车间物流自动化,减小了棉纺生产中对劳动力的依赖,提高了效率,且结构简单、成本低。
Paddle conveyor line and cotton spinning conveyor system including the paddle conveyor 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划桨式输送线及包括该划桨式输送线的棉纺输送系统
本技术涉及输送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划桨式输送线。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包括该划桨式输送线的棉纺输送系统。
技术介绍
于物流行业,对于中大型的待输送物料,例如棉纺生产的车间所用到的棉桶,大都采用人工输送的方式,工人推动带有轮子的条桶进行条桶的搬运,不仅劳动强度大,劳动力依赖性大,自动化程度以及效率都极低。如何高效率、低成本地进行物料自动化输送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划桨式输送线,采用推杆输送的方式输送待输送物料,相对于人工实现了自动化,且成本较低。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该划桨式输送线的棉纺输送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划桨式输送线用于输送物料单元,其包括:移动部件,包括移动轴和往复移动件,所述移动轴沿一输送方向设置,所述往复移动件连接所述移动轴并带动所述移动轴沿所述输送方向往复移动;转动部件,包括间隔连接在所述移动轴上的多个转动推杆;其中,所述移动轴具有推程和回程,于所述推程,所述转动推杆转动至位于相邻所述物料单元之间以推动所述物料单元沿所述输送方向输送,于所述回程,所述转动推杆转动至远离所述物料单元。上述的划桨式输送线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部件还包括滑套、第一挡位和第二挡位,所述往复移动件通过所述滑套连接所述移动轴,所述第一挡位和第二挡位分别位于所述滑套的两侧并连接所述移动轴。上述的划桨式输送线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轴包括轴线,所述转动部件还包括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连接所述移动轴以驱动所述移动轴绕所述轴线转动,所述移动轴带动所述转动推杆转动。上述的划桨式输送线的一实施方式中,于所述推程,所述转动推杆与所述移动轴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上述的划桨式输送线的一实施方式中,于所述回程,所述转动推杆与所述移动轴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上述的划桨式输送线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部件还包括直线导轨和支撑件,所述直线导轨与所述移动轴平行设置,所述支撑件设置于所述移动轴和直线导轨之间。上述的划桨式输送线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直线导轨以及支撑件为多组。上述的划桨式输送线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动推杆包括橡胶套。上述的划桨式输送线的一实施方式中,相邻所述转动推杆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物料单元沿所述输送方向的长度。上述的划桨式输送线的一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沿所述输送方向设置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为所述物料单元提供导向。上述的划桨式输送线的一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物料单元底部的移动轮。本技术的棉纺输送系统包括划桨式输送线,其中,所述划桨式输送线为上述的划桨式输送线,所述物料单元为棉条桶。上述的棉纺输送系统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划桨式输送线至少为两个,且两个所述划桨式输送线垂直连接。本技术的有益功效在于,本技术的划桨式输送线及包括该划桨式输送线的棉纺输送系统实现了棉纺生产中车间物流自动化,减小了棉纺生产中对劳动力的依赖,提高了效率,且结构简单、成本低。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划桨式输送线的一实施例的主视图(回程状态);图2为本技术的划桨式输送线的一实施例的俯视图(推程状态);图3为本技术的划桨式输送线的一实施例的侧视图;图4为图1的E处放大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划桨式输送线的转动推杆的一实施例的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的棉纺输送系统的一实施例的俯视图。其中,附图标记30、31、32:划桨式输送线20、21:物料单元100:移动部件110:移动轴120:往复移动件130:滑套140:第一挡位150:第二挡位160:直线导轨170:支撑件101:平行杆200:转动部件210、2101、2102:转动推杆211:橡胶套220:旋转电机500:导向杆600:移动轮X、X1、X2:输送方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以更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目的、方案及功效,但并非作为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说明书中针对“实施例”、“另一实施例”、“本实施例”等的引用,指的是描述的该实施例可包括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但是不是每个实施例必须包含这些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此外,这样的表述并非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在结合实施例描述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时,不管有没有明确的描述,已经表明将这样的特征、结构或特性结合到其它实施例中是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范围内的。在说明书及后续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或部件,本领域普通技术的员应可理解,技术使用者或制造商可以不同的名词或术语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或部件。本说明书及后续的权利要求书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或部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或部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在通篇说明书及后续的权利要求项中所提及的“包括”和“包含”为一开放式的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以外,“连接”一词在此包含任何直接及间接的连接手段。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如出现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为便于清楚说明,本文述及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次序用语是用于将元件、区域、部分与另一个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区域、部分区分开来,而非用以限定特定的元件、区域、部分。本技术的划桨式输送线由往复移动的长轴与多个划桨式推杆形成,推杆推程时放下推动输送,回程时抬起,尤其适用于棉纺生产车间条桶的输送。但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划桨式输送线亦可用于输送工业生产领域大部分的工件或货物原料。如图1至图3所示,图1至图3分别为本技术的划桨式输送线的一实施例的主视图(回程状态)、俯视图(推程状态)以及侧视图。本技术的划桨式输送线30用于输送物料单元20,其包括移动部件100以及转动部件200。移动部件包括移动轴110和往复移动件120,其中,移动轴110沿一输送方向X设置,往复移动件120连接移动轴110并带动移动轴110沿输送方向X往复移动。转动部件200包括多个转动推杆210,多个转动推杆210间隔连接在移动轴110上。其中,往复移动件120带动移动轴110沿输送方向X往复移动,而使移动轴110具有沿输送方向X移动的推程和沿输送方向X的反方向回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划桨式输送线,用于输送物料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n移动部件,包括移动轴和往复移动件,所述移动轴沿一输送方向设置,所述往复移动件连接所述移动轴并带动所述移动轴沿所述输送方向往复移动;以及/n转动部件,包括间隔连接在所述移动轴上的多个转动推杆;/n其中,所述移动轴具有推程和回程,于所述推程,所述转动推杆转动至位于相邻所述物料单元之间以推动所述物料单元沿所述输送方向输送,于所述回程,所述转动推杆转动至远离所述物料单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划桨式输送线,用于输送物料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移动部件,包括移动轴和往复移动件,所述移动轴沿一输送方向设置,所述往复移动件连接所述移动轴并带动所述移动轴沿所述输送方向往复移动;以及
转动部件,包括间隔连接在所述移动轴上的多个转动推杆;
其中,所述移动轴具有推程和回程,于所述推程,所述转动推杆转动至位于相邻所述物料单元之间以推动所述物料单元沿所述输送方向输送,于所述回程,所述转动推杆转动至远离所述物料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划桨式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部件还包括滑套、第一挡位和第二挡位,所述往复移动件通过所述滑套连接所述移动轴,所述第一挡位和第二挡位分别位于所述滑套的两侧并连接所述移动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划桨式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轴包括轴线,所述转动部件还包括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连接所述移动轴以驱动所述移动轴绕所述轴线转动,所述移动轴带动所述转动推杆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划桨式输送线,其特征在于,于所述推程,所述转动推杆与所述移动轴位于同一水平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划桨式输送线,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回程,所述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勇,饶金海,武名虎,王峰年,张可义,田阔,任楠,吴振,李斌,万英和,李佳顺,洪峰,
申请(专利权)人:北自所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