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白车身转运小车的托块定位装置
本公开涉及车身制造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白车身转运小车的托块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白车身从生产线下线时,需要一种专用的白车身转运小车来转运白车身,白车身转运小车上安装有用于承托白车身的托块。现有技术中,托块的安装过程是操作人员通过设计图纸确认托块在白车身转运小车上所对应的安装位置,再用直尺等测量工具在白车身转运小车上测量校对该安装位置的长度、相对高度、角度等尺寸,确定托块的安装位置后将其焊接在白车身转运小车上。由于一个白车身转运小车上安装有多个托块,因此需要操作人员对每一个托块在白车身转运小车上的安装位置的长度、相对高度、角度等尺寸进行测量校对,导致托块的安装效率低,且无法保证所有托块在白车身转运小车上的安装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白车身转运小车的托块定位装置,该托块定位装置能够提高托块安装在白车身转运小车上的安装效率和安装精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白车身转运小车的托块定位装置,包括支撑组件和定位板,所述支撑组件用于支撑在白车身转运小车上,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白车身转运小车的托块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组件(1)和定位板(2),所述支撑组件(1)用于支撑在白车身转运小车上,所述定位板(2)安装在所述支撑组件(1)上,所述定位板(2)上形成有定位槽(21),所述定位槽(21)用于与所述白车身转运小车上的托块卡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白车身转运小车的托块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组件(1)和定位板(2),所述支撑组件(1)用于支撑在白车身转运小车上,所述定位板(2)安装在所述支撑组件(1)上,所述定位板(2)上形成有定位槽(21),所述定位槽(21)用于与所述白车身转运小车上的托块卡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车身转运小车的托块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2)包括第一定位板(22)和第二定位板(23),所述支撑组件(1)包括第一支撑组件(11)、第二支撑组件(12)和连接组件(13),所述连接组件(13)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组件(11)与所述第二支撑组件(12)之间,且所述第一支撑组件(11)和第二支撑组件(12)从所述连接组件(13)朝向远离所述连接组件(13)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定位板(22)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组件(11)上,所述第二定位板(23)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撑组件(12)上,所述定位槽(21)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一定位板(22)上的第一定位槽(211)和形成在所述第二定位板上(23)的第二定位槽(2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白车身转运小车的托块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槽(211)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定位槽(211)沿所述第一定位板(22)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且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定位槽(211)的槽深不同,所述第二定位槽(212)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定位槽(212)沿所述第二定位板(23)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白车身转运小车的托块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板(22)上形成有第一减重孔(221),所述第二定位板(23)上形成有第二减重孔(22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白车身转运小车的托块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11)包括第一竖直支撑杆(111)、第二竖直支撑杆(112)、第一水平支撑杆(113)以及第二水平支撑杆(114),所述第一竖直支撑杆(111)和第二竖直支撑杆(112)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竖直支撑杆(111)的一端和所述第二竖直支撑杆(112)的一端均连接于所述连接组件(13),所述第一竖直支撑杆(111)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竖直支撑杆(112)的另一端均连接于所述第一水平支撑杆(113),所述第二水平支撑杆(114)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水平支撑杆(113),且所述第二水平支撑杆(114)从所述第一水平支撑杆(113)朝向远离所述第二支撑组件(12)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水平支撑杆(113)和第二水平支撑杆(114)构成T形结构,所述第一定位板(22)安装在所述第一水平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坤,廖星全,曹洪,岳玉鹏,刘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