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但文杰专利>正文

一种塑料薄膜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9252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2: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塑料薄膜生产工艺,由底板、安装架、两个拉宽装置、两个压制装置、驱动电机、冷却辊和切断装置配合完成的作业,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解决由于吹塑后的膜泡厚度不一,通过双辊压制难以将其厚度一次性压均,且由于吹塑后的膜泡因温度具有一定的粘性,普通的辊类对其压制时,可能出现二者在滚压后仍粘黏的情况,从而造成压制后的膜泡被转动的辊类拉扯撕裂的情况,定型后的膜泡在输送中可能出现松弛的情况,对其裁切时难以形成有效的裁切,裁切后的膜泡的边缘处平整度降低等问题。

A production process of plastic fil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料薄膜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塑料薄膜生产制作的
,特别涉及一种塑料薄膜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塑料薄膜是一种用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以及其他树脂制成的薄膜,用于包装,以及用作覆膜层,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在塑料薄膜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吹塑后的膜泡进行定型、裁切,传统的定型、裁切通常采用双辊转动对穿过的膜泡进行压制,通过挤压的方式对其厚度压扁,从而起到加宽的作用,之后再对输送中的膜泡进行裁切,但是,这种方式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1、由于吹塑后的膜泡厚度不一,通过双辊压制难以将其厚度一次性压均,且由于吹塑后的膜泡因温度具有一定的粘性,普通的辊类对其压制时,可能出现二者在滚压后仍粘黏的情况,从而造成压制后的膜泡被转动的辊类拉扯撕裂的情况;2、定型后的膜泡在输送中可能出现松弛的情况,对其裁切时难以形成有效的裁切,裁切后的膜泡的边缘处平整度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塑料薄膜生产工艺,可以解决由于吹塑后的膜泡厚度不一,通过双辊压制难以将其厚度一次性压均,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塑料薄膜生产工艺,其使用了一种均匀压制设备,该均匀压制设备包括底板(1)、安装架(2)、两个拉宽装置(3)、两个压制装置(4)、驱动电机(5)、冷却辊(6)和切断装置(7),其特征在于:采用上述均匀压制设备进行塑料薄膜生产的工艺如下:/nS1、输送:将吹塑后的膜泡自由端从前往后依次穿过两个拉宽装置(3)之间、两个压制装置(4)之间、冷却辊(6)后卷绕在贴合辊(72)上,通过连接柱(71)的转动带动膜泡向后输送卷绕;/nS2、拉宽处理:膜泡经过两个拉宽装置(3)之间时,首先通过驱动气缸(31)带动上下布置的拉宽装置(3)上的固定块(35)、压制块(36)相向靠拢,从而对膜泡两面夹持,再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料薄膜生产工艺,其使用了一种均匀压制设备,该均匀压制设备包括底板(1)、安装架(2)、两个拉宽装置(3)、两个压制装置(4)、驱动电机(5)、冷却辊(6)和切断装置(7),其特征在于:采用上述均匀压制设备进行塑料薄膜生产的工艺如下:
S1、输送:将吹塑后的膜泡自由端从前往后依次穿过两个拉宽装置(3)之间、两个压制装置(4)之间、冷却辊(6)后卷绕在贴合辊(72)上,通过连接柱(71)的转动带动膜泡向后输送卷绕;
S2、拉宽处理:膜泡经过两个拉宽装置(3)之间时,首先通过驱动气缸(31)带动上下布置的拉宽装置(3)上的固定块(35)、压制块(36)相向靠拢,从而对膜泡两面夹持,再通过挤压板组(32)对压制块(36)的挤压,使得压制块(36)外移,从而对夹持的膜泡向两侧拉宽;
S3、压制处理:拉宽后的膜泡经过两个压制装置(4)之间时,在齿轮的配合下,两个外筒(41)相向转动牵引拉宽后的膜泡向后运动,同时,通过定型架组(46)对拉宽后的膜泡进行压制均匀,形成薄膜,并通过气吹的方式将受压后的薄膜与定型架组(46)之间分离;
S4、冷却、裁切:压制后的薄膜经过冷却辊(6)后卷绕在贴合辊(72)后,移动并确定两个套设环(73)的位置,通过连接气缸(76)带动挤压环(77)对进给刀组(75)挤压,受压后的进给刀组(75)向连接柱(71)轴线内缩推进,通过转动环组(74)带动内推的进给刀组(75)转动,从而对卷绕后薄膜的左右两端进行裁切,裁切后的薄膜为成型的塑料薄膜;
底板(1)上安装有安装架(2),安装架(2)的前端上下安装有两个拉宽装置(3),安装架(2)的中部上下安装有两个压制装置(4),且位于安装架(2)中部上端的压制装置(4)与驱动电机(5)的输出轴连接,驱动电机(5)安装在安装架(2)上,安装架(2)的后端安装有切断装置(7),安装架(2)内安装有冷却辊(6),且冷却辊(6)位于切断装置(7)与压制装置(4)之间;
所述的拉宽装置(3)包括驱动气缸(31)、挤压板组(32)、框体(33)、两个锁紧单元(34)、固定块(35)和压制块(36),驱动气缸(31)安装在安装架(2)上,驱动气缸(31)的顶出杆上安装有挤压板组(32),挤压板组(32)位于框体(33)内,框体(33)的左右两端安装有两个锁紧单元(34),框体(33)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块(35),框体(33)内部的左右两端对称设有压制块(36),且压制块(36)与框体(33)之间为滑动配合连接;
所述的压制装置(4)包括外筒(41)、堵塞柱(42)、齿轮(43)、气泵(44)、套设管(45)和定型架组(46),外筒(41)通过轴承与框体(33)之间连接,外筒(41)的内部安装有堵塞柱(42),外筒(41)的右端安装有齿轮(43),外筒(41)的左端与气泵(44)之间通过套设管(45)连接,且套设管(45)与外筒(41)左端为套设连接,外筒(41)内沿其周向均匀设有定型架组(46);
所述的安装架(2)的左右两端对称开设有插入槽,冷却辊(6)的外壁通过伸缩杆均匀设有弧形架,且冷却辊(6)之间从前往后为上下间隔布置;
所述的切断装置(7)包括连接柱(71)、贴合辊(72)、两个套设环(73)、两个转动环组(74)、进给刀组(75)、连接气缸(76)和两个挤压环(77),安装架(2)的后端通过轴承与连接柱(71)连接,连接柱(71)上沿其周向均匀设有贴合辊(72),连接柱(71)的左右两端套设有两个套设环(73),每个套设环(73)的内壁安装有转动环组(74),转动环组(74)上沿其周向均匀设有进给刀组(75),套设环(73)与挤压环(77)之间通过连接气缸(76)连接;
所述的套设环(73)包括环形体(731)、两个定位架(732)和内置弹簧(733),环形体(731)的上下两端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但文杰梁红雨
申请(专利权)人:但文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