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缆接头胶制备方法及其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缆接头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缆接头胶制备方法及其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电力设备中经常要用到电缆接头,其必需满足在日照、风蚀、雨雪、湿热、氧、臭氧、霉菌等环境中实现有效的绝缘、屏蔽和密封,尤其要满足在水下和其它恶劣条件下长期运行的要求。现有的电缆接头胶大多采用三元乙丙橡胶,这种使用了几十年的传统技术不仅电气性能不能满足当今日益严苛的用电安全要求,而且与金属套管粘合强度差,易老化以及易起泡脱层,弹性消失,甚至与金属套管脱离,严重影响使用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缆接头胶制备方法及其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缆接头胶与金属套管粘合强度差,易老化以及易起泡脱层,弹性消失,甚至与金属套管脱离,严重影响使用安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电缆接头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1/2的苯乙烯-聚丙烯酸酯、1/2-1/3的苯乙烯-乙炔共聚物装至于混料筒内,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缆接头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第一步,将1/2的苯乙烯-聚丙烯酸酯、1/2-1/3的苯乙烯-乙炔共聚物装至于混料筒(1)内,通过混料筒通气管411向混料筒(1)内通入纯度为98%-99%的氧气,保持混料筒(1)氧气含量为60%-70%环境下,进行启动驱动电机(33),第二搅拌棒(23)对混料筒(1)原料进行混合搅拌,其中搅拌转速为800rpm,搅拌时间为30-40min,在此期间通过混料筒(1)上的加热丝将搅拌温度上升至200±1℃,并且保持混料筒1200±1℃温度不变,直至搅拌结束,得到粘稠状的混合物;/n第二步,通过混料筒通气管(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接头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1/2的苯乙烯-聚丙烯酸酯、1/2-1/3的苯乙烯-乙炔共聚物装至于混料筒(1)内,通过混料筒通气管411向混料筒(1)内通入纯度为98%-99%的氧气,保持混料筒(1)氧气含量为60%-70%环境下,进行启动驱动电机(33),第二搅拌棒(23)对混料筒(1)原料进行混合搅拌,其中搅拌转速为800rpm,搅拌时间为30-40min,在此期间通过混料筒(1)上的加热丝将搅拌温度上升至200±1℃,并且保持混料筒1200±1℃温度不变,直至搅拌结束,得到粘稠状的混合物;
第二步,通过混料筒通气管(411)向混料筒(1)内通入常温空气将混料筒(1)温度降低至45±1℃,并且直至将混料筒(1)内填充满空气,即保持氧气含量为21%左右,此时将导电液以及剩余的苯乙烯-乙炔共聚物一起加入至混料筒(1)内,继续进行搅拌,搅拌转速为600rpm,搅拌时间为10-15min,搅拌温度为45±1℃;
第三步,通过混料筒通气管(411)向混料筒(1)内通入惰性气体将混料筒(1)温度降低至35±2℃,并且直至将混料筒(1)内填充满惰性气体,此时将软化剂、抗疲劳剂加入至混料筒(1)内,惰性气体环境下,继续进行搅拌,搅拌转速为400rpm,搅拌时间为5-8min,搅拌温度为35±2℃;
第四步,将剩余的苯乙烯-聚丙烯酸酯投入至混料筒(1)内进行,惰性气体环境下,继续进行搅拌,搅拌转速为400rpm,搅拌时间为10-15min,搅拌温度为35±2℃得到接头胶;
第五步,当需要取出混料筒(1)内的接头胶时,将圆筒座(52)运动至排料口(11)正下方时,卡盖(6)将圆筒座(52)进行卡合,此时卡盖(6)将圆筒座(52)与排料口(11)之间的空间相对于外界进行隔绝,卡盖通气管(63)对圆筒座(52)与排料口(11)之间的空间进行通入惰性气体,同时卡盖排气管(64)对圆筒座(52)与排料口(11)之间的空间进行排出多余惰性气体,实现将圆筒座(52)与排料口(11)之间的空间空气进行排出,同时保持圆筒座(52)与排料口(11)之间的空间气压稳定性,避免接料盘在承接排料口(11)的放料过程中,外界空气进入至混料筒(1)内造成混料筒(1)内原料污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接头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原料的重量份分别为:所述苯乙烯-聚丙烯酸酯10-20份、所述乙炔共聚物1-2份、所述导电液3-4份、所述软化剂1-2份、所述抗疲劳剂1-2份。
3.一种电缆接头胶制备装置,包括攘嵌有加热丝的混料筒(1),混料筒(1)内设置有搅拌单元,其中搅拌单元用于对混料筒(1)的原料进行搅拌处理,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单元包括主动轴(21)、第一搅拌棒(22)以及第二搅拌棒(23),主动轴(21)与混料筒(1)顶端转动连接,并且主动轴(21)与混料筒(1)之间同轴线,主动轴(21)上设置有阵列分布的第一搅拌棒(22),第一搅拌棒(22)上套设有第二搅拌棒(23),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兆军,
申请(专利权)人:滁州君越高分子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