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抛光盘冷却结构、抛光盘以及抛光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91421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2: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抛光盘冷却结构、抛光盘以及抛光机,所述抛光盘冷却结构包括:转轴,所述转轴的内部中空;插设于所述转轴内部的中空管,所述中空管的内部形成为进水通道,所述中空管的外壁与所述转轴的内壁之间的空腔形成为出水通道;呈上下设置的上冷却盘和下冷却盘,所述上冷却盘的内部空腔与所述出水通道连通,所述下冷却盘的内部空腔与所述进水通道连通;与上冷却盘的底面进水孔的数量相同的若干三通管,用于连通上冷却盘和下冷却盘。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抛光盘冷却结构,通过分流的三通管将冷却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迅速分流到上、下冷却盘,实现冷却水的快速循环,从而对研磨盘的温度进行有效控制,确保抛光质量。

A cooling structure of polishing disc, a polishing disc and a polish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抛光盘冷却结构、抛光盘以及抛光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抛光
,具体涉及一种抛光盘冷却结构、抛光盘以及抛光机。
技术介绍
在半导体行业,硅片抛光设备从过去的单层单面抛光技术发展到如今的单层双面抛光技术(DSP),实现了抛光效率的翻倍。硅片在抛光过程中,由于硅片与抛光垫之间的摩擦作用,将会产生大量的热,如果抛光盘温度过高,将会使得抛光盘在热应力的作用下产生微小形变,影响硅片表面的平整度。然而,现有的抛光盘水冷却结构装置循环速率慢、冷却效果不佳,难以适应由于抛光效率加快而带来的产热速度加快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抛光盘冷却结构、抛光盘以及抛光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抛光盘冷却装置循环速度慢、冷却效果不佳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抛光盘冷却结构,包括:转轴,所述转轴的内部中空;插设于所述转轴内部的中空管,所述中空管的内部形成为进水通道,所述中空管的外壁与所述转轴的内壁之间的空腔形成为出水通道,所述中空管的管壁开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抛光盘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转轴,所述转轴的内部中空;/n插设于所述转轴内部的中空管,所述中空管的内部形成为进水通道,所述中空管的外壁与所述转轴的内壁之间的空腔形成为出水通道,所述中空管的管壁开设有与所述进水通道连通的第一进水口和第二进水口;/n呈上下设置的上冷却盘和下冷却盘,所述上冷却盘和所述下冷却盘均呈空心圆柱状且内部具有空腔,所述转轴穿过所述上冷却盘以及所述下冷却盘并与所述上冷却盘和所述下冷却盘同轴设置,所述上冷却盘的内部空腔与所述出水通道连通,所述下冷却盘的内部空腔通过所述第一进水口与所述进水通道连通,所述上冷却盘的底面边缘周向间隔开设有若干底面进水孔,所述下冷却盘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抛光盘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转轴,所述转轴的内部中空;
插设于所述转轴内部的中空管,所述中空管的内部形成为进水通道,所述中空管的外壁与所述转轴的内壁之间的空腔形成为出水通道,所述中空管的管壁开设有与所述进水通道连通的第一进水口和第二进水口;
呈上下设置的上冷却盘和下冷却盘,所述上冷却盘和所述下冷却盘均呈空心圆柱状且内部具有空腔,所述转轴穿过所述上冷却盘以及所述下冷却盘并与所述上冷却盘和所述下冷却盘同轴设置,所述上冷却盘的内部空腔与所述出水通道连通,所述下冷却盘的内部空腔通过所述第一进水口与所述进水通道连通,所述上冷却盘的底面边缘周向间隔开设有若干底面进水孔,所述下冷却盘的顶面边缘对应周向间隔开设有若干顶面进水孔;
与所述底面进水孔的数量相同的若干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二进水口与所述进水通道连通,所述三通管的第二端与所述底面进水孔连通,所述三通管的第三端与所述顶面进水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光盘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冷却盘和所述下冷却盘之间还设置有转台,所述三通管嵌设于所述转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腾阴俊沛蒲以松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奕斯伟硅片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