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瓶合模机底模升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9048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2: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吹瓶合模机底模升降装置,涉及吹瓶机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机架、底模、复位机构以及降模机构;复位机构机构包括托板、导柱以及复位弹簧,托板与底模固定连接,导柱的一端凸出于机架并与机架滑移连接,导柱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托板,复位弹簧设置于导柱上;降模机构包括对称分布于托板两侧的侧滑板,侧滑板朝向托板的端面上设置有倾斜面一;托板的侧壁上设置有倾斜面二,倾斜面二贴合于倾斜面一。在上模以及下模相互分离时,连接于上模上的侧滑板以及连接于下模上的侧滑板相互分离,复位弹簧向上拉动导柱,使得导柱、托板以及底模整体上移,使得托板上的倾斜面一抵紧于侧滑板的倾斜面二上。

Bottom mold lifting device of bottle blowing and clos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吹瓶合模机底模升降装置
本技术涉及吹瓶机
,特别涉及一种吹瓶合模机底模升降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公告号为CN20502197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旋转式吹瓶机用底模升降机构,包括控制底模升降的气缸,所述气缸安装于旋转式吹瓶机的安装版上且位于底模的正上方,所述气缸的活塞杆通过导杆连接底模,所述气缸通过换向阀连接气源装置,所述气缸的活塞与上端盖/下端盖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通过气缸与复位弹簧的配合实现底模的升降控制,不过气缸在运行的过程中需要耗费一定的能源,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装有该底模升降机构的旋转式吹瓶机的能耗。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吹瓶合模机底模升降装置,其具有不需要额外的驱动源进行驱动,能够一定程度上降低装有该底模升降装置的吹瓶合模机的能耗的优势。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吹瓶合模机底模升降装置,包括机架、滑移连接于所述机架的底模、设置于所述机架上且用于控制所述底模上升的复位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上且用于控制所述底模下降的降模机构;所述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吹瓶合模机底模升降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机架(1)、滑移连接于所述机架(1)的底模(2)、设置于所述机架(1)上且用于控制所述底模(2)上升的复位机构(3)、设置于所述机架(1)上且用于控制所述底模(2)下降的降模机构(4);/n所述复位机构(3)机构包括托板(31)、导柱(32)以及复位弹簧(33),所述托板(31)套设于所述底模(2)并与所述底模(2)固定连接,所述导柱(32)的一端凸出于所述机架(1)并与所述机架(1)滑移连接,所述导柱(3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托板(31),所述复位弹簧(33)设置于所述导柱(32)上,且所述复位弹簧(33)用于对所述导柱(32)施加以向上的弹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吹瓶合模机底模升降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机架(1)、滑移连接于所述机架(1)的底模(2)、设置于所述机架(1)上且用于控制所述底模(2)上升的复位机构(3)、设置于所述机架(1)上且用于控制所述底模(2)下降的降模机构(4);
所述复位机构(3)机构包括托板(31)、导柱(32)以及复位弹簧(33),所述托板(31)套设于所述底模(2)并与所述底模(2)固定连接,所述导柱(32)的一端凸出于所述机架(1)并与所述机架(1)滑移连接,所述导柱(3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托板(31),所述复位弹簧(33)设置于所述导柱(32)上,且所述复位弹簧(33)用于对所述导柱(32)施加以向上的弹力;
所述降模机构(4)包括对称分布于所述托板(31)两侧的侧滑板(41),所述侧滑板(41)朝向所述托板(31)的端面上设置有倾斜面一(5),所述倾斜面一(5)朝向远离复位弹簧(33)一侧;所述托板(31)的侧壁上设置有倾斜面二(6),所述倾斜面二(6)贴合于所述倾斜面一(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瓶合模机底模升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倾斜面一(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强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市黄岩远征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