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双控防变形尾座及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9043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2: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油气双控防变形尾座,包括尾轴、密封圈、后端盖、圆螺母、前接口、衬套、环形液压槽、进油口、轴承、芯轴、锥柄、前端盖、固定套、尾座壁、顶针轴、滑动腔、后接口,所述芯轴是一个具有内孔腔的轴,芯轴内孔设有一固定套,设有锥柄通过固定套与内六角螺钉紧固于芯轴内部的顶针腔一端,所述芯轴两端设有轴承支承,且所述芯轴又滑动插在尾座壁的滑动腔中间;本发明专利技术装置与应用既能安装顶针,通过自动推动顶针从而压紧工件,又能安装弹簧夹套18,来保持或拉紧工件,防止薄壁零件加工所产生变形。

Oil and gas dual control anti deformation tailstock and its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气双控防变形尾座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回转零件加工用工夹具,尤其是油气双控防变形尾座及应用。
技术介绍
随着航空发动机加工精密化要求的不断提升,对薄壁回转零件加工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回转体工件是由一条母线绕回转轴旋转而得,其母线可以是直线段、圆弧或者曲线,表面形状可以使圆柱面和圆锥面等。例如在加工轴类工件时,一端固定在卡盘上,另一端需要用回转装置保持或者向外拉住,从而保证工件在加工时不变形,如果直接使用传统尾座壁顶针顶住加工则无法控制工件的加工精度,导致工件报废造成损失。现有的加工采用双驱回转轴设备(辅助回转轴有动力)或从动回转装置(辅助回转轴无动力)两种加工方式,其中双驱回转轴设备在加工超过200转/分钟时,惯性会对产品产生附加扭矩,从而导致薄壁零件变形;而从动回转装置一般都需要一定的力矩才能旋转,加工过程中,主动回转轴旋转时,通过薄壁零件带动从动回转装置而产生滞后扭矩,从而零件产生变形。故从动回转装置比较适合厚重零部件。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装置能够自动推动顶针压紧、拉紧或保持工件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油气双控防变形尾座,其特征是,包括尾轴(1)、密封圈(2)、后端盖(3)、圆螺母(5)、前接口(6)、衬套(7)、环形液压槽(8)、进油口(9)、轴承(14/27)、芯轴(17)、锥柄(19)、前端盖(20)、固定套(21)、尾座壁(24)、顶针轴(25)、滑动腔(26)、后接口(28),所述芯轴是一个具有内孔腔的轴,芯轴内孔设有一固定套(21),设有锥柄通过固定套与内六角螺钉紧固于芯轴内部的顶针腔(23)一端,所述芯轴两端设有轴承支承,且所述芯轴又滑动插在尾座壁的滑动腔中间;所述尾轴滑动插在滑动腔的一端,且尾轴的一端伸出于尾座壁的端孔且位于尾座壁远离顶针的一端即左端,所述尾轴的第二端即右...

【技术特征摘要】
1.油气双控防变形尾座,其特征是,包括尾轴(1)、密封圈(2)、后端盖(3)、圆螺母(5)、前接口(6)、衬套(7)、环形液压槽(8)、进油口(9)、轴承(14/27)、芯轴(17)、锥柄(19)、前端盖(20)、固定套(21)、尾座壁(24)、顶针轴(25)、滑动腔(26)、后接口(28),所述芯轴是一个具有内孔腔的轴,芯轴内孔设有一固定套(21),设有锥柄通过固定套与内六角螺钉紧固于芯轴内部的顶针腔(23)一端,所述芯轴两端设有轴承支承,且所述芯轴又滑动插在尾座壁的滑动腔中间;所述尾轴滑动插在滑动腔的一端,且尾轴的一端伸出于尾座壁的端孔且位于尾座壁远离顶针的一端即左端,所述尾轴的第二端即右端还固定顶针轴的第一端即左端;顶针轴的第二端为Y型开口固定前端盖;顶针轴套在芯轴外侧,锥柄伸出顶针轴外;所述衬套安装在滑动孔腔中并箍住顶针轴,且衬套固定在近尾座壁的左端,所述衬套的外圆侧面设有环形的液压槽,所述顶针轴滑动插在衬套内;所述尾座壁的左端设有后端盖,后端盖的侧面设后接口,且后接口接入近尾轴右端的腔体内,所述尾座壁上还设有进气或进油前接口接入滑动腔,所述进气或进油前接口位于衬套的左侧,所述尾座壁上设有进油口,进油口与环形液压槽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双控防变形尾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圆螺母将芯轴固定于顶针轴上;所述圆螺母固定于芯轴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气双控防变形尾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盖上装有第一防尘密封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文博樊杰余毅渊陆斌唐志军陆俊強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润和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