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打印机内部支撑架精密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9008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1: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打印机内部支撑架精密注塑模具,涉及模具相关领域,通过对导向结构和固定结构相关进行改进,使单次塑料产品成型取下后的合模步骤更加简单,且操作方便。所述底板的上端设置有脱模支撑板,且脱模支撑板对称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脱模支撑板之间设置有脱模机构,所述脱模支撑板的上端设置有下模具,所述下模具的上端设置有上模具,且上模具、下模具和脱模支撑板通过导向机构连接,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导向杆、中间固定螺栓、上固定螺栓和下固定螺栓,且导向杆与上模具、下模具和脱模支撑板紧密贴合,中间固定螺栓与下模具通过螺纹固定,上固定螺栓与上模具通过螺纹固定,下固定螺栓与脱模支撑板通过螺纹固定。

A precise injection mold for printer internal support fra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打印机内部支撑架精密注塑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具相关领域,具体为一种打印机内部支撑架精密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其构件有上模具、下模具、导向机构、冷却机构、排气机构、脱模机构等。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塑料由注塑机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因为注塑模具需要通过注塑机注入塑料融浆冷却后成型,上模具和下模具要保证精准对齐,使模具腔室尽可能的密闭,除必须的注塑位置和排气位置外,剩下结构尽量不留有缝隙,因此需要导向机构保证精准上模具和下模具的精准对齐,现有的基本通过导套和导柱进行导向和固定,再加上螺栓结构进行固定,此种方式在每次注塑结束后都要四个角位置重新对准向下安装,对准后各个螺纹孔位置才能对准进行固定,导向时不够便利;因此市场急需研制一种打印机内部支撑架精密注塑模具来帮助人们解决现有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打印机内部支撑架精密注塑模具,通过对导向结构和固定结构相关进行改进,使单次塑料产品成型取下后的合模步骤更加简单,且操作方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打印机内部支撑架精密注塑模具,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设置有脱模支撑板,且脱模支撑板对称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脱模支撑板之间设置有脱模机构,所述脱模支撑板的上端设置有下模具,所述下模具的上端设置有上模具,且上模具、下模具和脱模支撑板通过导向机构连接,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导向杆、中间固定螺栓、上固定螺栓和下固定螺栓,且导向杆与上模具、下模具和脱模支撑板紧密贴合,中间固定螺栓与下模具通过螺纹固定,上固定螺栓与上模具通过螺纹固定,下固定螺栓与脱模支撑板通过螺纹固定,所述上模具的上端设置有顶板,且顶板和上模具与下模具通过固定螺杆固定,所述上模具下端面的外侧位置设置有导套,所述下模具上端面的四角处设置有导柱,所述导柱的外侧以及四个导柱之间均设置有外固定套,且导套嵌于外固定套内部,导套与导柱套合,所述上模具前端面的下端设置有上辅助锁定件,所述下模具前端面的上端设置有上锁定件,且上锁定件与上辅助锁定件卡接,所述下模具前端面的下端设置有下锁定件,所述脱模支撑板前端面的上端设置有下锁定辅助件,且下锁定件与下锁定辅助件卡接,所述顶板的上端位置设置有注塑机构。优选的,所述上模具的前后端设置有前后端进排气口,所述上模具的两侧设置有侧进排气口,所述前后端进排气口与侧进排气口连接进排气次级管,且进排气次级管直径为零点八毫米,所述进排气次级管的一端连接进排气主管,且进排气主管直径为零点零四毫米。优选的,所述脱模机构包括顶杆固定板、气缸、顶杆和上支撑板,且顶杆固定板设置在气缸的上端,顶杆设置在顶杆固定板的上端,上支撑板设置在顶杆的上端。优选的,所述上支撑板的数量与顶杆的数量相对应,所述顶杆固定板、顶杆和上支撑板相邻之间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下模具内部的下端设置有冷却机构,所述冷却机构包括主冷却管道、分冷却管道和冷却液进出口。优选的,所述主冷却管道、分冷却管道和冷却液进出口相互联通,分冷却管道的管径小于主冷却管道的管径,冷却液进出口凹于下模具侧平面。优选的,所述顶板上端面的外侧设置有注塑管道排气口,所述顶板上端面的中间设置有注塑口,所述注塑口的下端设置有注塑管道,所述注塑管道的一侧设置有注塑管道排气管,且注塑管道排气管与注塑管道排气口连通,注塑管道排气管设置为L型,注塑管道排气管与注塑管道连通。优选的,所述下模具下端面的外侧设置有导向凸起,所述脱模支撑板上端面的外侧设置有导向凹槽,且导向凸起与导向凹槽吻合。优选的,所述上模具的内部设置有上型腔,所述下模具的内部设置有下型腔,且下型腔与上型腔形成完整的型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专利技术中,采用导向机构作为主要导向结构,通过中间固定螺栓、上固定螺栓和下固定螺栓沿着导向杆的上下移动进行导向,保证脱模时水平面坐标不变,仅竖直坐标移动,再次合模时只要拧松上固定螺栓向下滑动至最底面,此时导柱与导套套合,将上固定螺栓拧紧,通过上锁定件向上转动扣住上辅助锁定件,再使用固定螺杆再次固定,完成合模的固定,通过导向机构、导柱与导套共同导向,导向精度高,且导向机构作用下,导柱与导套套合时不需要额外对准位置进行直接导向固定,导向更加简便,导向机构、固定螺杆、上锁定件和上辅助锁定件与导柱和导套共同固定,相比于传统通过螺栓与导柱和导套的固定方式更加多,以此来保证型腔的相对密闭,长久使用后密闭效果依旧良好;2、该专利技术通过进排气次级管和进排气主管的设置,在开始注塑时塑料融浆进入型腔内部,挤压内部原有的空气向外,通过进排气次级管和进排气主管使空气排出,且进排气次级管和进排气主管设置在上型腔的高点位置,保证内部气体排出,避免空气存在使成型塑料制品上有气泡,在脱模阶段,下模具内有脱模机构将模具顶出,而上模具内通过进排气次级管和进排气主管向内送入气体,通过气体的膨胀作用将塑料制品与上模具脱离以此完成脱模工作,不需要人工将黏附于上模具的塑料制品取出,通过空气脱模的方式能够避免人工脱模时模具的溢边位置被弄断导致的该处有缺角的问题,空气脱模能完整的取出塑料成品。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打印机内部支撑架精密注塑模具的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打印机内部支撑架精密注塑模具的正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打印机内部支撑架精密注塑模具的侧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顶板和上模具的剖面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下模具的侧剖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下模具的俯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下模具的横剖图。图中:1、顶板;101、固定螺杆;102、注塑管道排气口;2、上模具;201、侧进排气口;202、前后端进排气口;203、导套;204、上辅助锁定件;205、上型腔;206、进排气次级管;207、进排气主管;3、下模具;301、导柱;302、外固定套;303、导向凸起;304、上锁定件;305、下锁定件;306、下型腔;4、脱模支撑板;401、导向凹槽;402、下锁定辅助件;5、底板;6、注塑机构;601、注塑口;602、注塑管道;603、注塑管道排气管;7、导向机构;701、导向杆;702、中间固定螺栓;703、上固定螺栓;704、下固定螺栓;8、脱模机构;801、顶杆固定板;802、气缸;803、顶杆;804、上支撑板;9、冷却机构;901、主冷却管道;902、分冷却管道;903、冷却液进出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打印机内部支撑架精密注塑模具,包括底板5,底板5的上端设置有脱模支撑板4,且脱模支撑板4对称设置有两个,两个脱模支撑板4之间设置有脱模机构8,脱模支撑板4的上端设置有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打印机内部支撑架精密注塑模具,包括底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5)的上端设置有脱模支撑板(4),且脱模支撑板(4)对称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脱模支撑板(4)之间设置有脱模机构(8),所述脱模支撑板(4)的上端设置有下模具(3),所述下模具(3)的上端设置有上模具(2),且上模具(2)、下模具(3)和脱模支撑板(4)通过导向机构(7)连接,所述导向机构(7)包括导向杆(701)、中间固定螺栓(702)、上固定螺栓(703)和下固定螺栓(704),且导向杆(701)与上模具(2)、下模具(3)和脱模支撑板(4)紧密贴合,中间固定螺栓(702)与下模具(3)通过螺纹固定,上固定螺栓(703)与上模具(2)通过螺纹固定,下固定螺栓(704)与脱模支撑板(4)通过螺纹固定,所述上模具(2)的上端设置有顶板(1),且顶板(1)和上模具(2)与下模具(3)通过固定螺杆(101)固定,所述上模具(2)下端面的外侧位置设置有导套(203),所述下模具(3)上端面的四角处设置有导柱(301),所述导柱(301)的外侧以及四个导柱(301)之间均设置有外固定套(302),且导套(203)嵌于外固定套(302)内部,导套(203)与导柱(301)套合,所述上模具(2)前端面的下端设置有上辅助锁定件(204),所述下模具(3)前端面的上端设置有上锁定件(304),且上锁定件(304)与上辅助锁定件(204)卡接,所述下模具(3)前端面的下端设置有下锁定件(305),所述脱模支撑板(4)前端面的上端设置有下锁定辅助件(402),且下锁定件(305)与下锁定辅助件(402)卡接,所述顶板(1)的上端位置设置有注塑机构(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打印机内部支撑架精密注塑模具,包括底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5)的上端设置有脱模支撑板(4),且脱模支撑板(4)对称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脱模支撑板(4)之间设置有脱模机构(8),所述脱模支撑板(4)的上端设置有下模具(3),所述下模具(3)的上端设置有上模具(2),且上模具(2)、下模具(3)和脱模支撑板(4)通过导向机构(7)连接,所述导向机构(7)包括导向杆(701)、中间固定螺栓(702)、上固定螺栓(703)和下固定螺栓(704),且导向杆(701)与上模具(2)、下模具(3)和脱模支撑板(4)紧密贴合,中间固定螺栓(702)与下模具(3)通过螺纹固定,上固定螺栓(703)与上模具(2)通过螺纹固定,下固定螺栓(704)与脱模支撑板(4)通过螺纹固定,所述上模具(2)的上端设置有顶板(1),且顶板(1)和上模具(2)与下模具(3)通过固定螺杆(101)固定,所述上模具(2)下端面的外侧位置设置有导套(203),所述下模具(3)上端面的四角处设置有导柱(301),所述导柱(301)的外侧以及四个导柱(301)之间均设置有外固定套(302),且导套(203)嵌于外固定套(302)内部,导套(203)与导柱(301)套合,所述上模具(2)前端面的下端设置有上辅助锁定件(204),所述下模具(3)前端面的上端设置有上锁定件(304),且上锁定件(304)与上辅助锁定件(204)卡接,所述下模具(3)前端面的下端设置有下锁定件(305),所述脱模支撑板(4)前端面的上端设置有下锁定辅助件(402),且下锁定件(305)与下锁定辅助件(402)卡接,所述顶板(1)的上端位置设置有注塑机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打印机内部支撑架精密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具(2)的前后端设置有前后端进排气口(202),所述上模具(2)的两侧设置有侧进排气口(201),所述前后端进排气口(202)与侧进排气口(201)连接进排气次级管(206),且进排气次级管(206)直径为零点八毫米,所述进排气次级管(206)的一端连接进排气主管(207),且进排气主管(207)直径为零点零四毫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打印机内部支撑架精密注塑模具,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青松胡志伟段静孙家宝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恒科精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