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桨叶反应造粒机及其运行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38871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1: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卧式桨叶反应造粒机及其运行方法,所述反应造粒机包括基座、电机、联轴器、齿轮减速箱、轴承座、U型槽体、端盖、顶盖、桨轴、抱箍、桨叶及电控柜,所述U型槽体主要由U型外骨架与挠性非金属板组成,所述端盖设有填料密封函、端盖内侧设有挠性非金属衬,所述顶盖为分段结构、顶盖的内侧均设有挠性非金属衬,所述桨轴除两端轴头外表面衬有挠性非金属,所述桨叶通过抱箍组装固定在桨轴上。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有效预防和降低了物料粘壁结垢,消除大块料和球状料,密封环保,反应造粒充分快速,既保证了反应造粒机高性能、高效率,又降低了设备的制造和运行成本。

A horizontal paddle reaction granulator and its ope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卧式桨叶反应造粒机及其运行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复合肥料DAP(磷酸二铵)、MCP(磷酸二氢钙)等生产使用的反应造粒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卧式桨叶反应造粒机。
技术介绍
反应造粒机是复合肥料DAP(磷酸二铵)、MCP(磷酸二氢钙)等生产中的主要设备之一。目前复合肥料DAP、MCP的造粒,一般使用回转圆筒式造粒机,其结构特征和工作原理是:挡托轮装置支承较大的圆形筒体,且倾斜小的角度(一般为1.8°,进料端高,出料端低),驱动装置通过小齿轮与圆形筒体外圈上的大齿轮啮合传动,以低速回转圆形筒体(一般转速低于10r/min),筒体内衬橡胶板,母料进入造粒机回转筒体内并随之滚动,母料表面经过管式反应器喷涂上中和料浆,实现接触反应以及涂布、黏结和自成粒,完成造粒过程。回转圆筒式造粒机在实际使用中,存在下述不足:因为管式反应器是多个喷孔或长条窄缝喷孔,喷涂效果前后有差异且喷孔易堵塞,料床内外层滚动的母料分散不一,导致中和料浆在料床母料表面分布均匀性较难一致,减少了涂布成粒比率,黏结成粒和自成粒比率较多,甚至产生大块料和球状料,影响接触反应、降低了造粒品质效果和产能。筒体内衬橡胶板目的之一是为了预防和降低物料粘壁结垢,但由于回转圆筒式造粒机结构因素,橡胶板与筒体多为分段组装、间断连接,保持橡胶板一定的挠性,但橡胶板与物料随回转筒体翻滚,粘壁结垢的物料脱落及橡胶板自重的影响,使橡胶板承受较大拉力和弯曲交变应力,易对橡胶板产生较大损伤,尤其在物料特性波动、操作管理响应不及时,出现潮料引发严重物料粘壁结垢后,需要停车,人工进入造粒机内强行清除,更容易造成橡胶板破损,不仅维修或更换橡胶板不方便,增加运行成本,而且还影响整体产能。回转圆筒式造粒机由于结构原因,时常要停车彻底放料,需人工拆除挡料板上的放料口盖板,放出余料,不能连续生产;为了大块料和球状料能滚出造粒机以及其他结构原因,回转圆筒式造粒机不能完全密封,尾气外溢等影响环保;大块料和球状料的后续处理,增加能耗。回转圆筒式造粒机为了扩大产能,除了加强设备维护和操作管理外,最主要只有加大圆筒直径和长度,使用更大规格的设备,因此会占用更大的厂房面积和空间、更增加制造成本、能耗以及维护运行成本,性价比及环保性能较低。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反应造粒机,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卧式桨叶反应造粒机及其运行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卧式浆叶反应造粒机,包括基座、电机、联轴器Ⅰ、齿轮减速箱、联轴器Ⅱ、轴承座、U型槽体、端盖、顶盖、桨轴、浆叶和抱箍。所述顶盖位于U型槽体上端,所述端盖位于U型槽体两端,所述顶盖、端盖与U型槽体之间均为可拆卸密封连接,所述桨轴两端分别穿过端盖装入U型槽体内并与两端轴承座连接,所述端盖在桨轴穿过处连接有填料密封函,所述顶盖为分段结构,由进料顶盖、中间顶盖和尾气顶盖组成,所述U型槽体底面设有垂直于尾气顶盖的出料口,所述进料顶盖分别设有垂直于U型槽体的母料进口和中和料浆进口,所述尾气顶盖设有垂直于U型槽体的尾气出口,所述抱箍位于U型槽体内部且固定连接在桨轴上,所述桨叶通过抱箍固定组装在桨轴上。所述顶盖、端盖与U型槽体之间均为可拆卸密封连接,优选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所述U型槽体由U型外骨架和挠性非金属板组成,所述U型外骨架为金属焊接件,所述U型槽体的挠性非金属板可以是整体的,也可以是分体的,分体的挠性非金属板之间通过金属压板夹紧连接。所述端盖和填料密封函的连接方法为焊接,端盖内侧连接有挠性非金属。所述顶盖内侧设有挠性非金属,所述中间顶盖上部设有把手。所述桨轴除两端外表面连接有挠性非金属,所述抱箍数量若干且分别依次相互旋转错开90°,对夹组装固定连接在桨轴上,所述固定连接方法为螺纹联接。所述桨叶与抱箍数量一样,结构形式为平面板式或曲面板式。所述挠性非金属在端盖、U型槽体和顶盖上的连接方法为可拆卸连接,所述挠性非金属在桨轴上的连接方法为不可拆卸连接;所述挠性非金属的优选材质为:耐磨耐酸碱橡胶、四氟乙烯。所述电机可进行变频调速。一种卧式桨叶反应造粒机运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启动电机旋转,通过联轴器Ⅰ带动齿轮减速箱进行降速转动,再通过联轴器Ⅱ驱动桨轴旋转,经抱箍带动桨叶旋转。然后通过进料顶盖上的母料进口,不断地向U型槽体内投送母料,以及通过进料顶盖上的中和料浆进口,不断地向U型槽体内分散运动的母料垂直喷涂中和料浆,经过桨叶不停抄动、搅拌、推送,使母料与中和料浆充分接触反应、快速涂布和黏结成粒,不间断的完成反应造粒。最后物料颗粒从U型槽体的出料口流出,尾气通过尾气顶盖上的尾气出口排出。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卧式密封U型槽体整体不运动,不同于回转圆筒式造粒机的巨大的圆筒、内衬橡胶板及物料一体转动,既节省电能又大大降低橡胶板或其它挠性非金属板的损伤,延长使用寿命;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进料顶盖上较前位置,不断向卧式密封U型槽体内垂直投送母料,以及通过进料顶盖上较后优选位置,不断向卧式密封U型槽体内分散运动中的母料垂直喷涂中和料浆,经过旋转桨叶不停抄动、搅拌、推送,使母料与中和料浆充分接触反应、快速涂布和黏结成粒,杜绝大块料和球状料的产生,高品质、高效率、不间断地完成造粒过程;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采用单一孔口垂直投放中和料浆,孔口不堵塞,方便控制中和料浆的喷涂量和均匀性,预防出现潮料而引发物料严重粘壁结垢问题;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随着旋转桨叶不停抄动、搅拌、推送物料,使U型槽体的挠性非金属板也随之小幅挠动,有效预防和降低物料粘壁结垢;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在物料特性波动时,通过对电机进行变频调速、对中和料浆的喷涂量进行调节,能及时实现操作管理响应,降低出现潮料引发物料严重粘壁结垢的风险;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在设备长期运行物料粘壁结垢较多后,进行定期停车人工清除维护时,只需打开中间顶盖就可以实施;在挠性非金属板磨损严重或破损时,维修或更换安全、方便,降低运行成本,提高设备开车率。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在密封U型槽体内完成反应造粒的,可有效防止尾气外溢,且尾气可回收处理再利用,环保安全又经济。8、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没有大块料和球状料的后续处理,更加节能、环保、高效。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卧式桨叶反应造粒机主视简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卧式桨叶反应造粒机俯视简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卧式桨叶反应造粒机左视简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卧式桨叶反应造粒机俯视简图中母料进口(或尾气出口)处局部放大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卧式桨叶反应造粒机端盖简图。其中:1-基座;2-电机;3-联轴器Ⅰ;4-齿轮减速箱;5-联轴器Ⅱ;6-轴承座;7-U型槽体;8-顶盖;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卧式浆叶反应造粒机,包括基座(1)、电机(2)、联轴器Ⅰ(3)、齿轮减速箱(4)、联轴器Ⅱ(5)、轴承座(6)、U型槽体(7)、端盖(9)、顶盖(8)、桨轴(10)、浆叶(12)和抱箍(11);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8)位于U型槽体(7)上端,所述端盖(9)位于U型槽体(7)两端,所述顶盖(8)、端盖(9)与U型槽体(7)之间均为可拆卸密封连接,所述桨轴(10)两端分别穿过端盖(9)装入U型槽体(7)内并与两端轴承座(6)连接,所述端盖(9)在桨轴(10)穿过处连接有填料密封函(91),所述顶盖(8)为分段结构,由进料顶盖(81)、中间顶盖(82)和尾气顶盖(83)组成,所述U型槽体(7)底面设有垂直于尾气顶盖(83)的出料口(71),所述进料顶盖(81)分别设有垂直于U型槽体(7)的母料进口(811)和中和料浆进口(812),所述尾气顶盖(83)设有垂直于U型槽体(7)的尾气出口(831),所述抱箍(11)位于U型槽体(7)内部且固定连接在桨轴(10)上,所述桨叶(12)通过抱箍(11)固定组装在桨轴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式浆叶反应造粒机,包括基座(1)、电机(2)、联轴器Ⅰ(3)、齿轮减速箱(4)、联轴器Ⅱ(5)、轴承座(6)、U型槽体(7)、端盖(9)、顶盖(8)、桨轴(10)、浆叶(12)和抱箍(11);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8)位于U型槽体(7)上端,所述端盖(9)位于U型槽体(7)两端,所述顶盖(8)、端盖(9)与U型槽体(7)之间均为可拆卸密封连接,所述桨轴(10)两端分别穿过端盖(9)装入U型槽体(7)内并与两端轴承座(6)连接,所述端盖(9)在桨轴(10)穿过处连接有填料密封函(91),所述顶盖(8)为分段结构,由进料顶盖(81)、中间顶盖(82)和尾气顶盖(83)组成,所述U型槽体(7)底面设有垂直于尾气顶盖(83)的出料口(71),所述进料顶盖(81)分别设有垂直于U型槽体(7)的母料进口(811)和中和料浆进口(812),所述尾气顶盖(83)设有垂直于U型槽体(7)的尾气出口(831),所述抱箍(11)位于U型槽体(7)内部且固定连接在桨轴(10)上,所述桨叶(12)通过抱箍(11)固定组装在桨轴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桨叶反应造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槽体(7)由U型外骨架和挠性非金属板组成,所述U型外骨架为金属焊接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桨叶反应造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9)和填料密封函(91)的连接方法为焊接,端盖(9)内侧连接有挠性非金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桨叶反应造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8)内侧设有挠性非金属,所述中间顶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爱民倪建成吴学荣王中兵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新宏大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