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型煤茶浴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8801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型煤茶浴炉,炉体由受热和加热车两部分构成,加热车可顺炉体底部的导轨拉开,与炉体分离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内外双层环形水套和双层火管结构也使得炉体受热面积较大,热效率较高。本茶浴炉设计合理、结构新颖,是一种民用节能型产品。(*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型煤茶浴炉,属于民用立式锅炉,它的炉体由受热和加热车两部分构成,并设有进出水阀门、水咀、放气管等结构。关于民用立式锅炉已有多种专利申请,其结构、功能和使用特点各异。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型煤茶浴炉,这种炉是以型煤(蜂窝煤)为燃料,炉体的受热和燃烧加热两部分可以分离开。本技术的目的是由如下结构实现的炉体由上半部的受热部分和下半部的加热车两部分构成,并设有进出水阀门、水咀、放气管等结构。炉体的底板1上固定有两条导轨2,带轮子3的加热车4运行在导轨2上,加热车4由1~6个耐火材料制成的型煤炉5和外焊钢板制成,炉体上半部的受热部分由内、外环形水套6、7和中心火管8、夹层套火管9构成,内、外环形水套6、7由阀门10连通,中心火管8和夹层套火管9在炉顶汇入烟道11,加热车4灰门上方固定有把手12,每个型煤炉5的炉膛13下有3~4只起炉盘作用的小凸起14。本技术的优点是加热车4可顺导轨2从炉体上半部受热部分下拉出与其分离,以利于封火、如煤工作。并且,加热车4分离开后也可当成一般炉具使用。炉体上半部的内、外双层环形水套6、7和双层火管结构增大了受热面积;减少了内水套散热,明显缩短再烧开时间,提高了热效率。本技术结构合理,在炉体上装有炉盖、温度计、弯头、水位计等常规部件,根据使用需要加热车4上的型煤炉5数量也可增加或减少。附图解释附图说明图1为型煤茶浴炉的主视图;图2为型煤茶浴炉的俯视图;图3为图2的C-C剖视图;图4为图1的A-A剖视图;图5为图1的B-B剖视图;实施例如图2、图5炉体的底板1上固定有两条导轨2,带轮子3的加热车4运行在导轨2上。如图3、图4所示,加热车4由4个耐火材料制成的型煤炉5和外焊钢板制成。如图3所示,炉体上半部的受热部分由内、外环形水管6、7和中心火管8、夹层套火管9构成。内、外环形水管6、7由阀门10连通,中心火管8和夹层套火管9在炉顶汇入烟道11。如图1所示,加热车4灰门上方固定有把手12,每个型煤炉5的炉膛13下有4只起炉盘作用的小凸起14。权利要求1.一种型煤茶浴炉,炉体由上半部的受热部分和下半部的加热车两部分构成,并设有进出水阀门、水咀、放气管等结构,其特征在于炉体的底板(1)上固定有条导轨(2),带轮子(3)的加热车(4)运行在导轨(2)上,加热车(4)由1~6个耐火材料制成的型煤炉(5)和外焊钢板制成,炉体上半部的受热部分由内、外环形水管(6)、(7)和中心火管(8)、夹层套火管(9)构成,内、外环形水套(6)、(7)由阀门(10)连通,中心火管(8)和夹层套火管(9)在炉顶汇入烟道(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煤茶浴炉,其特征在于加热车(4)灰门上方固定有把手(12),每个型煤炉(5)的炉膛(13)下有3~4只起炉盘作用的小凸起(14)。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型煤茶浴炉,炉体由受热和加热车两部分构成,加热车可顺炉体底部的导轨拉开,与炉体分离开。本技术的内外双层环形水套和双层火管结构也使得炉体受热面积较大,热效率较高。本茶浴炉设计合理、结构新颖,是一种民用节能型产品。文档编号F24H1/22GK2348308SQ9820753公开日1999年11月10日 申请日期1998年7月27日 优先权日1998年7月27日专利技术者霍天强, 郝建忠, 刘志璋 申请人:内蒙古工业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型煤茶浴炉,炉体由上半部的受热部分和下半部的加热车两部分构成,并设有进出水阀门、水咀、放气管等结构,其特征在于炉体的底板(1)上固定有条导轨(2),带轮子(3)的加热车(4)运行在导轨(2)上,加热车(4)由1~6个耐火材料制成的型煤炉(5)和外焊钢板制成,炉体上半部的受热部分由内、外环形水管(6)、(7)和中心火管(8)、夹层套火管(9)构成,内、外环形水套(6)、(7)由阀门(10)连通,中心火管(8)和夹层套火管(9)在炉顶汇入烟道(1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霍天强郝建忠刘志璋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工业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5[中国|内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