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物皮肤病防治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38744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1: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动物皮肤病防治药物及其制备方法,该药物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含量:糖皮质激素0.05‑0.5份、抗寄生虫药0.06‑3份、植物提取物10‑35份及透皮剂1‑6份;制备时,将糖皮质激素、抗寄生虫药及透皮剂溶于溶剂中,之后加入植物提取物,混合均匀后,即得到动物皮肤病防治药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糖皮质激素具有消炎止痒的功效,抗寄生虫药可以杀灭动物体表寄生虫,植物提取物具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驱蚊止痒的功能,各组分通过合适工艺配制成动物适用制剂,喷雾或涂抹到动物体表皮肤上,用于防治动物脂溢性皮炎、体表寄生虫感染、蚊虫叮咬等以及由此引起的皮肤瘙痒、被毛粗乱、应激、生长减缓、发育不良等。

A drug fo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animal skin diseases and its prepa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物皮肤病防治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兽药制剂
,涉及一种动物皮肤病防治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畜牧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动物皮肤病对动物生长速度和生产性能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动物皮肤性疾病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蚊虫叮咬。炎热的夏季气温、湿度等因素影响,动物疾病处于多发季节,如果再受苍蝇的爬行骚扰和蚊子的吸血叮咬,动物则会躁动不安、得不到充分的休息,轻则影响其生长发育和饲料利用率,重则被咬得遍体鳞伤、体无完肤,更有甚者还会导致贫血、过敏、红肿等症状,抵抗力严重下降,埋下疫病隐患。蚊蝇还可传播动物的各种疾病。蚊蝇是许多猪病的重要机械传播媒介,如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乙型脑炎、传染性胃肠炎、伪狂犬病、弓形体、附红体等,通过叮咬传播病原体,使动物感染而发病。真菌感染。真菌感染也会引起动物体表皮肤瘙痒、掉毛、甚至溃烂、结痂。长时间处于这些症状会引起动物烦躁、应激、抵抗力下降,诱发其他疾病继发感染。体表寄生虫感染。针对体内寄生虫感染,采用定期有计划投药预防,可起到良好的预防效果。但对于体表寄生虫感染,因为内服给药后药物很难到达体表寄生虫感染部位,所以预防效果差,动物体表寄生虫感染时有发生。体表寄生虫感染后动物也会表现出皮肤瘙痒、掉毛、溃烂等症状。动物皮肤性疾病还有一种原因就是因为气候干燥,动物体表皮肤龟裂、裂蹄、脱毛和掉屑,虽然造成的影响没有上述感染造成的影响大,但也会增加动物疾病感染的风险。综上,蚊虫叮咬、感染以及气候变化等引起的动物皮肤性疾病,对动物的影响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发病后动物表现为瘙痒、掉毛、溃烂,烦躁不安,采食下降,生长减缓;另一方面是发病后动物体况下降,免疫力下降,易诱发各类感染性疾病。当前,对于蚊虫叮咬产生的危害,许多养殖企业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并采取一定防控措施,或者采取了措施但不得当以至于收效甚微。对于寄生虫感染,一会规模养殖企业制定了详细的防控流程,定期给药加以预防,且预防效果理想。但对于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肤性疾病,虽然零星发病,但发病率也很高,但许多养殖工作者却不知道如何有效防治,也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加以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动物皮肤病防治药物及其制备方法,能够防治动物脂溢性皮炎、体表寄生虫感染、体表真菌感染、蚊虫叮咬等以及由此引起的皮肤瘙痒、被毛粗乱、应激、生长减缓、发育不良等。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动物皮肤病防治药物,该药物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含量:糖皮质激素0.05-0.5份、抗寄生虫药0.06-3份、植物提取物10-35份及透皮剂1-6份。药物中可加入适量水、乙醇等溶剂。进一步地,所述的糖皮质激素包括醋酸氟轻松、氟轻松、地塞米松、地塞米松磷酸钠或醋酸地塞米松中的一种或多种,各组分重量份优选为0.01-0.5份。进一步地,所述的抗寄生虫药包括莫昔克丁、阿维菌素、伊维菌素、阿苯达唑、芬苯达唑、氟苯达唑或多拉菌素的一种或多种,各组分重量份优选为0.01-3份。进一步地,所述的植物提取物的原料包括枫杨叶、杨柳叶、大叶杨叶、苦参、樟树叶、薄荷、丁香罗勒、梧桐叶或紫苏中的一种或多种,各组分重量份优选为2-35份。进一步地,所述的植物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植物原料,并加入8-12倍重量份的水,浸泡50-70min;之后加热沸腾,收集与所用植物原料等重量份的蒸馏液,将蒸馏液重蒸馏,得到二次蒸馏液,该二次蒸馏液的重量为所用植物原料重量的5-15%;2)收集步骤1)中剩余的提取液,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5,之后醇沉并收集醇沉液,分离去除乙醇,并将提取液浓缩至所用植物原料重量的5-10%;3)将步骤1)中得到的二次蒸馏液与步骤2)中得到的浓缩提取液混合均匀,即得到所述的植物提取物。进一步地,步骤2)中,醇沉次数为2-4次,每次醇沉过程中乙醇与提取液的体积比为(15-20):3。进一步地,所述的透皮剂包括噻酮、月桂醛氮卓酮、二甲基亚砜、二甲基甲酰胺或乙醇中的一种或多种,各组分重量份优选为0.2-6份。一种动物皮肤病防治药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为:将糖皮质激素、抗寄生虫药及透皮剂溶于溶剂中,之后加入植物提取物,混合均匀后,即得到所述的动物皮肤病防治药物。本专利技术药物在使用时,可采用喷雾、喷淋、浇泼或涂抹的方式给药。本专利技术各组分中:糖皮质激素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一类甾体激素,也可由化学方法人工合成。可用于一般的抗生素或消炎药所不及的病症,具有调节糖、脂肪、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和代谢的作用,临床具有抗炎、抗过敏、抗休克、抗内毒素的作用,是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一类药物。枫杨叶是枫杨的叶子,枫杨是生活常见的绿化植物,它是一种高大的乔木,属胡桃科,叶片碧绿,花色淡雅,适合栽种在路边或者园林景区中,枫杨除了拥有美丽的外表以外,它的叶子还可以入药,其中含有大量的水杨酸、内酯、酚类以及大量的抗坏血酸,具有抗炎、止痒、解毒的功效,常用于皮炎、气管炎及关节肿痛等。杨柳叶、大叶杨叶等具有类似功效。苦参为豆科植物苦参的干燥根,具有清热燥湿,杀虫,利尿功效。主治湿热泻痢,便血,黄疸,湿热带下,阴肿阴痒,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疥癣,湿热、小便不利等。樟树属于樟科樟属常绿大乔木,别名香樟、芳樟、油樟、樟木等。叶互生,卵形,上面光亮,下面稍灰白色,离基三出脉,脉腋有腺体。初夏开花,花小,黄绿色,圆锥花序。核果小球形,紫黑色,基部有杯状果托。樟树的根、茎、皮、叶均有樟脑气味,能提取樟脑和樟油,樟脑和樟油供医药及香料工业用,同时具有驱蚊效果。薄荷是一种有特种经济价值的芳香作物,中华常用中药之一。既具有药用价值,也具有食用价值。薄荷具有刺激中枢神经的功效,作用于皮肤有灼感和冷感同时,它对感觉神经末梢又有抑制和麻痹的作用。因此,可用作抗刺激剂和皮肤兴奋剂。既对皮肤瘙痒具有抗过敏和止痒作用,又对神经痛和风湿关节痛具有明显的缓解和镇痛作用。薄荷对蚊虫叮咬皮肤有脱敏、消炎和抗菌的作用,对上呼吸道感染亦有明显的止咳、消炎和抑菌作用。丁香罗勒是罗勒中的一个品种。罗勒为药食两用芳香植物,味似茴香,全株小巧,叶色翠绿,花色鲜艳,芳香四溢。原生于亚洲热带区,对寒冷非常敏感,在热和干燥的环境下生长得最好。具有强大、刺激、香的气味,大多数普通种类全株被稀疏柔毛,同种、变种或品种在植物学特征上略有差异,高度20~80厘米,平滑或基本上平滑的直立一年生草本植物,一些是多年生植物。罗勒有疏风行气,化湿消食、活血、解毒之功能,用于外感头痛、食胀气滞、脘痛、泄泻、月经不调、跌打损伤、蛇虫咬伤、皮肤湿疮、瘾疹痛痒等症的治疗。丁香罗勒是提取丁香酚的原料植物,用以配制香水、花露水,并作为罐头食品和防腐剂和香料,使用于牙科的消毒剂。其熏蒸及燃烧产生的气味具有驱蚊功效。梧桐树是梧桐科梧桐属的植物,别名青桐、桐麻,属落叶大乔木,高达15米以上,树干挺直,树皮绿色,平滑。梧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物皮肤病防治药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含量:糖皮质激素0.05-0.5份、抗寄生虫药0.06-3份、植物提取物10-35份及透皮剂1-6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物皮肤病防治药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含量:糖皮质激素0.05-0.5份、抗寄生虫药0.06-3份、植物提取物10-35份及透皮剂1-6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物皮肤病防治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糖皮质激素包括醋酸氟轻松、氟轻松、地塞米松、地塞米松磷酸钠或醋酸地塞米松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物皮肤病防治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寄生虫药包括莫昔克丁、阿维菌素、伊维菌素、阿苯达唑、芬苯达唑、氟苯达唑或多拉菌素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物皮肤病防治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物提取物的原料包括枫杨叶、杨柳叶、大叶杨叶、苦参、樟树叶、薄荷、丁香罗勒、梧桐叶或紫苏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动物皮肤病防治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物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植物原料,并加入8-12倍重量份的水,浸泡50-70min;之后加热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庆福周盛昌肖丽萍谢伟杰梁世仁吴有林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傲农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西傲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