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畜禽病毒性疾病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38738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1: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畜禽病毒性疾病的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组分制成:黄芪多糖1~3份、焦亚硫酸钠0.1~0.2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01~0.05份、乳酸0.1~0.2份、苯酚0.05~0.2份和注射用水90~99份;同时公开了该试剂的生产方法,先利用黄芪进行煎煮,然后进行浓缩和抽提,再进行浓缩制得黄芪多糖,制得的黄芪多糖与其它组分按比例混合后经过滤、灌装、灭菌后即可制得。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剂克服了现有畜禽广谱抗病毒注射药物种类少、广谱性差、使用时受到的限制因素多的缺点,将中西药结合,制备得到疗效好、广谱性强、易生产的治疗畜禽病毒性疾病的制剂,可以更广泛的应用于畜禽病毒病的防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畜禽病毒性疾病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兽药生产
,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畜禽病毒性疾病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国内畜牧业发展迅速,畜牧产值在全世界居于前列。但是在养殖过程中因各种病毒性疾病引起的动物死亡率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畜牧产业的发展,猪的代表病毒病疾病有圆环病毒病、蓝耳病、伪狂犬病、猪瘟、细小病毒病、非洲猪瘟等;家禽代表性的病毒病有禽流感、新城疫等。病毒性疾病已经成为影响畜牧业的重要问题,尤其是2019年发生的非洲猪瘟事件,对于全中国生猪养殖产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目前,国内对于畜禽病毒疾病的防治分为西医和中医之分,西医注重治疗,见效快,如干扰素类、金刚烷胺和甲金刚烷胺类、抗病毒化合药物、焦磷酸类化合物药物等,普遍存在适应症少的缺陷。中医注重预防,副作用低,效果较慢,如金银花、板蓝根、黄连、大叶青、穿心草、鱼腥草等中草药,同样存在适应症少的缺陷。例如现有的专利CN201410079560.0公开了一种治疗畜禽病毒性传染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组合物由五指毛桃8~24重量份,仙鹤草10~30重量份,萱草根6~18重量份制成,主要应用于治疗鸡新城疫和猪伪狂犬病,副作用小,使用安全方便。但是,整体而言,国内兽药以抗生素类药物居多,虽然效果显著,但是引起严重的不良后果,尤其是国家开始限制抗生素在畜牧业中使用以后,中西结合治疗畜禽疾病效果好,抗生素使用量低,更符合当前国内的养殖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畜禽广谱抗病毒注射药物种类少、广谱性差、使用时受到的限制因素多(抗生素类使用量不能太大,中药类见效慢等因素),提供一种疗效好、广谱性强的治疗畜禽病毒性疾病的制剂。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制备工艺温和、方法简单的治疗畜禽病毒性疾病的制剂的制备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畜禽病毒性疾病的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组分制成:黄芪多糖1~3份、焦亚硫酸钠0.1~0.2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01~0.05份、乳酸0.1~0.2份、苯酚0.05~0.2份和注射用水90~99份。优选的,所述的各组分的重量份为:黄芪多糖1.5份、焦亚硫酸钠0.2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03份、乳酸0.13份、苯酚0.1份和注射用水98.04份。其中,黄芪多糖对结核菌感染有明显对抗作用;而已发现其它成分如氨基酸、生物碱、黄酮等具有显著抗滤泡生口腔炎病毒的作用。动物及传化细胞实验表明,黄芪注射液对小鼠乳鼠体内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的感染过程有一定的阻断作用。黄芪对体外志贺氏痢疾杆菌、炭疽杆菌、a-活血链球菌、血链球菌、白喉杆菌、假白喉杆菌、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柠檬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和枯草杆菌等有抗菌作用。焦亚硫酸钠用于印染、有机合成、印刷、制革、制药等部门;在食品加工中作防腐剂、漂白剂、疏松剂。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是一种重要的螯合剂,能螯合溶液中的金属离子。作重金属解毒药、络合剂、抗氧增效剂、稳定剂及软化剂等;钙、镁及其他金属试剂,金属掩蔽剂。防止金属引起的变色、变质、变浊和维生素C的氧化损失,还能提高油脂的抗氧化性(油脂中的微量金属如铁、铜等有促进油脂氧化的作用)。乳酸在医药方面广泛用作防腐剂、载体剂、助溶剂、药物制剂、pH调节剂等,节肌肉活力和抗疲劳的制约作用。苯酚是生产某些树脂、杀菌剂、防腐剂以及药物(如阿司匹林)的重要原料,能使蛋白质变性。苯酚分子的苯环结构与病毒DNA或RNA中嘧啶环的六元杂环结构高度相似。一种治疗畜禽病毒性疾病的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黄芪多糖制备:取黄芪中药材置于提取罐内,加入8~10倍量的水,煎煮3h,煎煮温度90~105℃,经200目滤网滤过,将过滤后的药液抽送至浓缩罐中进行,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20后输送至沉淀罐中,用甲醇、乙醇或丙二醇进行抽提,静置24小时,过滤后沉淀物再次加8倍水,加水煮沸15分钟,再次经200目滤布板框过滤,滤液输至浓缩罐中,进行浓缩,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20,然后冷藏备用;b.将步骤a得到的产物与后续添加的产物以重量份为黄芪多糖1~3份,焦亚硫酸钠0.1~0.2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01~0.05份,乳酸0.1~0.2份,苯酚0.05~0.2份的比例在配料罐内充分混合,并添加90~99份重量份的注射用水,搅拌均匀进行配制;c.将步骤b混合后的溶液采用0.22~0.3μm的滤芯过滤,并将滤液注入灭菌后的安倍瓶中,密封后再次灭菌处理即得产品。优选的,所述的步骤a中的浓缩为使用双效浓缩器进行双效浓缩,其中控制Ⅰ效真空度-0.04~-0.02Mpa,温度70~90℃;控制Ⅱ效真空度-0.08~-0.05Mpa,温度50~60℃。优选的,所述的步骤a中的抽提用试剂为乙醇,抽提时乙醇的添加量为总重的70~80%。优选的,所述的步骤a中冷藏为4℃以下冷藏。本专利技术制备的制剂可应用于鸡传染性喉气管炎、圆环病毒病、蓝耳病、伪狂犬病、猪瘟、细小病毒病、非洲猪瘟、禽流感、新城疫等畜禽病毒性疾病的治疗。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治疗畜禽病毒性疾病的制剂,采用中西结合方案,其中的黄芪多糖已经过大量研究证明是一种效果明显的中药提取成分,可促进免疫细胞产生干扰素,增强动物机体免疫,促进动物生长的功能;苯酚通过竞争抑制,使病毒的碱基配对出错,从而达到部分杀灭病毒的目的;两者有机的结合可以快速准确的在激活自身免疫的基础上进行化学诱导杀毒,而被杀灭的病毒,则变成了灭活疫苗,又再次强化了机体的免疫系统,因此能使机体战胜各类病毒,也就使得本制剂具有了广谱治疗性能;2.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具有制备工艺温和、方法简单的优点,能够进行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总之,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畜禽广谱抗病毒注射药物种类少、广谱性差、使用时受到的限制因素多的缺点,将中西药结合,制备得到疗效好、广谱性强、易生产的治疗畜禽病毒性疾病的制剂,可以更广泛的应用于畜禽病毒病的防治。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一种治疗畜禽病毒性疾病的制剂,由以下各重量份的组分制成:黄芪多糖2份,焦亚硫酸钠0.1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01份,乳酸0.1份,苯酚0.05份,注射用水98.73份。实施例二一种治疗畜禽病毒性疾病的制剂,由以下各重量份的组分制成:黄芪多糖3份,焦亚硫酸钠0.2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05份,乳酸0.2份,苯酚0.2份,注射用水96.35份。实施例三一种治疗畜禽病毒性疾病的制剂,由以下各重量份的组分制成:黄芪多糖1.5份、焦亚硫酸钠0.2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03份、乳酸0.13份、苯酚0.1份和注射用水98.04份。实施例四一种治疗畜禽病毒性疾病的制剂制备方法,取黄芪中药材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治疗畜禽病毒性疾病的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组分制成:/n黄芪多糖1~3份、焦亚硫酸钠0.1~0.2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01~0.05份、乳酸0.1~0.2份、苯酚0.05~0.2份和注射用水90~99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畜禽病毒性疾病的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组分制成:
黄芪多糖1~3份、焦亚硫酸钠0.1~0.2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01~0.05份、乳酸0.1~0.2份、苯酚0.05~0.2份和注射用水90~99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畜禽病毒性疾病的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组分的重量份为:黄芪多糖1.5份、焦亚硫酸钠0.2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03份、乳酸0.13份、苯酚0.1份和注射用水98.04份。


3.一种治疗畜禽病毒性疾病的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黄芪多糖制备:取黄芪中药材置于提取罐内,加入8~10倍量的水,煎煮3h,煎煮温度90~105℃,经200目滤网滤过,将过滤后的药液抽送至浓缩罐中进行,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20后输送至沉淀罐中,用甲醇、乙醇或丙二醇进行抽提,静置24小时,过滤后沉淀物再次加8倍水,加水煮沸15分钟,再次经200目滤布板框过滤,滤液输至浓缩罐中,进行浓缩,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20,然后冷藏备用;
b.将步骤a得到的产物与后续添加的产物以重量份为黄芪多糖1~3份,焦亚硫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维峰何永聚韩文立张洪钢王广敬李春刚刘建彬张春平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百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