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洗机及其清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38651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1: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清洗机,包括喷淋臂、叶轮、导流座、电机及能控制导流座主动旋转与否的调节机构,该调节机构与电机输出轴相连接并以电机为动力源,电机输出轴旋转速度较小状态下,导流座不进行主动旋转,电机输出轴旋转速度较大状态下,导流座在调节机构的带动下随电机输出轴做主动旋转。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了能根据需要调控喷淋臂转速的调节机构,在电机输出轴旋转速度较小状态下,喷淋臂不进行主动旋转,即清洗方式与现有清洗方式相同;在电机输出轴旋转速度较大状态下,喷淋臂在调节机构的带动下随电机输出轴做主动旋转,即喷淋臂转度大大提高,从而加速热蒸汽上升速度,避免了蒸汽液化而导致门体难以打开的问题,同时,提高了槽体内余温的烘干效果。

A cleaning machine and its clean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清洗机及其清洗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厨房用家电产品,尤其是一种用来洗餐具、蔬菜或水果的清洗机及其清洗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洗碗机作为一种厨房用家电产品,越来越多的进入家庭。市场上的洗碗机一般分为台式、柜式、槽式三种,其中,台式洗碗机即为整体式独立结构,一般放置在台面上使用;柜式洗碗机也是一种独立结构,但需要嵌入到厨柜中使用;槽式洗碗机则是与水槽结合在一起,一般安装在厨房橱柜中使用。目前,市场上比较成熟的水槽式清洗机结构主要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4224074B的中国专利《水槽式清洗机》(申请号:CN201310750968.1)所述,即包括形成洗涤空间的箱体,箱体包括水槽本体和转动连接在水槽本体上的盖板,水槽本体的底部至少在中央部位具有下凹的沥水区域,沥水区域内设置有将沥水区域内的水泵出到沥水区域上方洗涤空间的水泵,沥水区域覆盖有带沥水孔的沥水板,与水泵流体连通、具有出水孔的旋转喷臂则设置在该沥水板上方。通过设置覆盖有沥水板的沥水区域,并将水泵设置在沥水区域内,从而将水泵与洗涤区域相隔离,使回流到水泵中的水先经过沥水板的过滤。上述现有清洗机喷淋臂的旋转转速是由叶轮所产生的压力决定的,因此对转速有一定的局限性,影响了对不同被清洗物的清洗效果。同时,清洗机在运行过程中,槽体内的水需要经过被加热的过程,槽体内部的温度也由底部高温区不断向上部低温区传递,由于喷淋臂转速有限,槽体底部高温水蒸气不能快速上升,致使热蒸汽遇到顶部冷门板时会液化,气压变低,门体被大气挤压,进而导致门体难以打开。另外,在清洗机运行结束后,槽体内部温度不均匀,也会导致槽体内余热的烘干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根据需要调控喷淋臂转速从而提高清洗效果的清洗机。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加速热蒸汽上升从而避免蒸汽液化而导致门体难以打开、提高烘干效果的清洗机。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上述清洗机的清洗方法,该方法通过调节喷淋臂转速,提高了清洗及烘干效果。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清洗机,包括喷淋臂,所述喷淋臂内部中空从而形成集水腔,所述喷淋臂的下壁面上开有与集水腔相连通的进水口;叶轮,所述叶轮上部能转动地设于集水腔中,所述叶轮下部位于进水口下方;导流座,所述导流座设于喷淋臂下方,所述导流座的上端与喷淋臂下壁面相连接并围绕进水口的外缘布置;电机,设于所述导流座下方且输出轴与叶轮相连接,用于驱动叶轮旋转;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臂与导流座同步转动,还包括能控制导流座主动旋转与否的调节机构,该调节机构与所述电机输出轴相连接并以电机为动力源,所述电机输出轴旋转速度较小状态下,所述导流座不进行主动旋转,所述电机输出轴旋转速度较大状态下,所述导流座在调节机构的带动下随电机输出轴做主动旋转。在上述方案中,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转动盘,所述第一转动盘的外周能转动地设于电机上,所述第一转动盘的中央部位开有供电机输出轴转动穿过的第一轴孔;第二转动盘,能转动地设于所述第一转动盘中,所述第二转动盘的中央部位开有供电机输出轴穿过的第二轴孔,且所述第二转动盘与电机输出轴同步转动;限位组件,能沿径向移动地设于所述第一转动盘与第二转动盘之间,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转动盘是否随第二转动盘同步转动;连接件,设于所述导流座与电机之间,所述连接件的上端与导流座下端相连接,所述连接件的下端与第一转动盘相连接。采用上述结构,当电机输出轴的转速较小时,限位组件受到的离心力较小,无法将第一转动盘与第二转动盘进行相对定位,此时,第一转动盘不随第二转动盘及电机输出轴旋转,喷淋臂的转动速度由叶轮产生的负压决定;当电机输出轴的转速较大时,限位组件受到的离心力较大,从而将第一转动盘与第二转动盘进行相对定位,此时,第一转动盘随第二转动盘及电机输出轴转动,并通过连接件带动导流座、喷淋臂转动,提高喷淋臂转动速度,从而使槽体底部高温快速上升,达到减轻门体外界压力以及提高余温烘干的效果。优选地,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柱及弹性件,所述第二转动盘的外周壁上开有沿径向延伸的缺口槽,所述限位柱的第一端通过弹性件连接于该缺口槽中并始终保持向缺口槽中移动的趋势,所述第一转动盘的内周壁上开有沿周向并对应限位柱布置的环形槽,所述限位柱在轴向上的长度大于环形槽内周壁到第二转动盘外周壁之间的距离。采用这样的结构,当电机输出轴的转速较小时,限位柱受到的离心力小于弹性件的弹力,限位柱的第二端与环形槽不接触,第一转动盘与第二转动盘不会同步转动;当电机输出轴的转速较大时,限位柱受到的离心力大于弹性件的弹力,限位柱的第二端插置环形槽中,限位柱的第一端与缺口槽的内壁相抵,从而使第一转动盘随第二转动盘转动。为了便于连接及装配,所述缺口槽的内底壁上设置有沿径向延伸的连接柱,所述弹性件的第一端与该连接柱相连接,所述弹性件的第二端与限位柱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限位柱的中部设置有能与缺口槽的内壁相配合在周向上对限位柱位置进行约束的限位块。优选地,所述限位柱的第二端成形为自限位块向外逐渐延伸的方形块,且该方形块的上下壁面上分别凸设有能与环形槽的相应内壁面相抵的凸筋。该结构有利于增加限位柱第二端与环形槽内壁之间的摩擦力,使第一转动盘随第二转动盘转动。在上述各方案中,所述连接件包括成形为圆盘状的主体部分及成形为圆筒状的连接管,所述主体部分与第一转动盘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主体部分的中央部位开有供电机输出轴穿过的第三轴孔,所述连接管的下端与主体部分相连接并能相对于电机输出轴转动的套置在电机输出轴外周,所述连接管的上端与导流座固定连接。采用该结构,以通过连接件将导流座与第一转动盘进行连接。为了便于连接,所述主体部分与第一转动盘的内壁之间螺纹连接;所述导流座的底部具有底板,该底板上开有上下贯通的装配孔,所述连接管的上端与该装配孔螺纹连接。上述螺纹连接的方向均与电机输出轴的转动方向相反,以避免螺纹连接结构脱开。优选地,所述连接管上端露出于导流座的底板上方,所述导流座的底板上方设置有套置在电机输出轴外周并与连接管上端螺纹连接的密封盖。该结构主要起到密封作用,防止水渍进入到连接件中,影响各部件的配合连接关系。为了提高各部件之间的相对转动效果,所述连接件上端开设有围绕电机输出轴布置的第一装配槽,该第一装配槽中设置有第一轴承;所述连接件下端开设有围绕电机输出轴布置的第二装配槽,该第二装配槽中设置有第二轴承。优选地,所述电机的上壁面上开设有用于安装调节机构的安装腔,该安装腔的上方罩设有电机盖,所述电机输出轴及连接件均能转动的穿过电机盖布置。该结构主要起到密封作用,防止水渍对调节机构的结构造成腐蚀。为了便于连接,所述导流座的上端面上开设有插槽,对应的,所述喷淋臂的下壁面上设置有能插置在相应插槽中的插接柱。在上述各方案中,所述叶轮的上部具有能分散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清洗机,包括/n喷淋臂(1),所述喷淋臂(1)内部中空从而形成集水腔(11),所述喷淋臂(1)的下壁面上开有与集水腔(11)相连通的进水口(12);/n叶轮(2),所述叶轮(2)上部能转动地设于集水腔(11)中,所述叶轮(2)下部位于进水口(12)下方;/n导流座(3),所述导流座(3)设于喷淋臂(1)下方,所述导流座(3)的上端与喷淋臂(1)下壁面相连接并围绕进水口(12)的外缘布置;以及/n电机(4),设于所述导流座(3)下方且输出轴(41)与叶轮(2)相连接,用于驱动叶轮(2)旋转;/n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臂(1)与导流座(3)同步转动,还包括能控制导流座(3)主动旋转与否的调节机构(5),该调节机构(5)与所述电机输出轴(41)相连接并以电机(4)为动力源,所述电机输出轴(41)旋转速度较小状态下,所述导流座(3)不进行主动旋转,所述电机输出轴(41)旋转速度较大状态下,所述导流座(3)在调节机构(5)的带动下随电机输出轴(41)做主动旋转。/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清洗机,包括
喷淋臂(1),所述喷淋臂(1)内部中空从而形成集水腔(11),所述喷淋臂(1)的下壁面上开有与集水腔(11)相连通的进水口(12);
叶轮(2),所述叶轮(2)上部能转动地设于集水腔(11)中,所述叶轮(2)下部位于进水口(12)下方;
导流座(3),所述导流座(3)设于喷淋臂(1)下方,所述导流座(3)的上端与喷淋臂(1)下壁面相连接并围绕进水口(12)的外缘布置;以及
电机(4),设于所述导流座(3)下方且输出轴(41)与叶轮(2)相连接,用于驱动叶轮(2)旋转;
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臂(1)与导流座(3)同步转动,还包括能控制导流座(3)主动旋转与否的调节机构(5),该调节机构(5)与所述电机输出轴(41)相连接并以电机(4)为动力源,所述电机输出轴(41)旋转速度较小状态下,所述导流座(3)不进行主动旋转,所述电机输出轴(41)旋转速度较大状态下,所述导流座(3)在调节机构(5)的带动下随电机输出轴(41)做主动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5)包括
第一转动盘(51),所述第一转动盘(51)的外周能转动地设于电机(4)上,所述第一转动盘(5)的中央部位开有供电机输出轴(41)转动穿过的第一轴孔(511);
第二转动盘(52),能转动地设于所述第一转动盘(51)中,所述第二转动盘(52)的中央部位开有供电机输出轴(41)穿过的第二轴孔(521),且所述第二转动盘(52)与电机输出轴(41)同步转动;
限位组件(53),能沿径向移动地设于所述第一转动盘(51)与第二转动盘(52)之间,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转动盘(51)是否随第二转动盘(52)同步转动;
连接件(54),设于所述导流座(3)与电机(4)之间,所述连接件(54)的上端与导流座(3)下端相连接,所述连接件(54)的下端与第一转动盘(51)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53)包括限位柱(531)及弹性件(532),所述第二转动盘(52)的外周壁上开有沿径向延伸的缺口槽(522),所述限位柱(531)的第一端通过弹性件(532)连接于该缺口槽(522)中并始终保持向缺口槽(522)中移动的趋势,所述第一转动盘(51)的内周壁上开有沿周向并对应限位柱(531)布置的环形槽(512),所述限位柱(531)在轴向上的长度大于环形槽(512)内周壁到第二转动盘(52)外周壁之间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槽(522)的内底壁上设置有沿径向延伸的连接柱(523),所述弹性件(532)的第一端与该连接柱(523)相连接,所述弹性件(532)的第二端与限位柱(531)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限位柱(531)的中部设置有能与缺口槽(522)的内壁相配合在周向上对限位柱(531)位置进行约束的限位块(53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531)的第二端成形为自限位块(5311)向外逐渐延伸的方形块(5312),且该方形块(5312)的上下壁面上分别凸设有能与环形槽(512)的相应内壁面相抵的凸筋(5313)。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本柱侯修群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