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开式多主轴刀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8592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对开式多主轴刀库,包括机架、推顶组件、门板组件及刀盘组件,通过气缸驱动底板,从而带动与连杆座连接的左连杆件和右连杆件,进而使左侧门和右侧门相互远离,即左侧门和右侧门处于打开状态,如此,在左侧门和右侧门打开时能将门外的异物推开,避免了异物将门卡死的情况出现;同时,通过使用一个驱动源便可实现打开或关闭刀库门和将刀盘推出进行更换刀具,进而减少了生产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

Split multi spindle magaz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对开式多主轴刀库
本技术涉及刀库系统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对开式多主轴刀库。
技术介绍
目前,刀库是提供自动化加工过程中所需储刀及换刀需求的一种装置。其自动换刀机构及可以储放多把刀具的刀库,改变了传统以人为主的生产方式。借由电脑程序的控制,可以完成各种不同的加工需求,如铣削、钻孔、镗孔、攻牙等,大幅缩短加工时程,降低生产成本,这是刀库的最大特点。刀库主要是提供储刀位置,并能依程式的控制,正确选择刀具加以定位,以进行刀具交换;换刀机构则是执行刀具交换的动作。刀库必须与换刀机构同时存在,若无刀库则加工所需刀具无法事先储备;若无换刀机构,则加工所需刀具无法自刀库依序更换,而失去降低非切削时间的目的。此二者在功能及运用上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然而,现阶段的刀库对刀库门的开闭以及刀盘的移动分别由两个不同的驱动源进行控制,即先由一个驱动源将刀库门打开,再由另一个驱动源将刀盘推出,如此,增加了工序,降低了生产效率;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铝屑等异物,由于刀库门是通过驱动源驱动在轨道上左右滑动,异物会进入轨道当中,进而将刀库门卡死,导致刀库门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够避免异物卡死刀库门、能够减少工序和提高生产效率的对开式多主轴刀库。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对开式多主轴刀库,包括:机架、推顶组件、门板组件及刀盘组件,所述推顶组件、所述门板组件及所述刀盘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门板组件包括左连杆件、左侧门、右连杆件及右侧门,所述左侧门与所述左连杆件连接,所述左侧门转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右侧门与所述右连杆件连接,所述右侧门转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左侧门与所述右侧门之间设置有门缝;所述推顶组件包括气缸及底板,所述底板滑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左连杆件还与所述底板铰接,所述右连杆件还与所述底板铰接,所述底板与所述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气缸用于驱动所述底板向靠近所述门缝的方向运动,以使所述左连杆件推动所述左侧门及所述右连杆件推动所述右侧门,进而使所述左侧门与所述右侧门相互远离。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推顶组件还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气缸设置于所述固定座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推顶组件还包括连杆座,所述连杆座设置于所述底板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左连杆件包括左固定座及左连杆,所述左固定座设置于所述左侧门上,所述左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左固定座铰接,所述左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杆座铰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右连杆件包括右固定座及右连杆,所述右固定座设置于所述右侧门上,所述右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右固定座铰接,所述右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杆座铰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门板组件还包括左合页及右合页,所述左合页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左侧门与所述左合页连接,所述右合页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右侧门与所述右合页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门板组件还包括挡片,挡片设置于所述右侧门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刀盘组件包括驱动件及夹持件,所述驱动件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夹持件包括夹爪及弹性钢圈,所述夹爪设置于所述驱动件上,所述夹爪上开设有避位孔,所述弹性钢圈设置于所述避位孔内,且所述弹性钢圈的一侧露置于所述避位孔外,以使所述弹性钢圈与刀具相顶持。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刀盘组件还包括卡接凸起,所述卡接凸起设置于所述夹爪的内侧壁上,以使所述刀具与所述卡接凸起卡持。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防水框体,所述防水框体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本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的优点及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为一种对开式多主轴刀库,通过气缸驱动底板,从而带动与连杆座连接的左连杆件和右连杆件,进而使左侧门和右侧门相互远离,即左侧门和右侧门处于打开状态,如此,在左侧门和右侧门打开时能将门外的异物推开,避免了异物将门卡死的情况出现;同时,通过使用一个驱动源便可实现打开或关闭刀库门和将刀盘推出进行更换刀具,进而减少了生产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对开式多主轴刀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对开式多主轴刀库的内部示意图;图3为图1的对开式多主轴刀库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在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5为图1的对开式多主轴刀库的又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在B处的放大示意图;图7为图1的对开式多主轴刀库的再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一种对开式多主轴刀库10,包括机架100、推顶组件200、门板组件300及刀盘组件400,机架100用于安装推顶组件200、门板组件300及刀盘组件400,推顶组件200用于将提供驱动源,门板组件300用于实现通过连杆推动或拉动将左侧门320和右侧门340打开或关闭,刀盘组件400用于更换刀具。请一并参阅图1、图2、图3及图4,推顶组件200、门板组件300及刀盘组件400分别设置于机架100上;门板组件300包括左连杆件310、左侧门320、右连杆件330及右侧门340,左侧门320与左连杆件310铰接,左侧门320转动设置于机架100上,右侧门340与右连杆件330铰接,右侧门340转动设置于机架100上,左侧门320与右侧门340之间设置有门缝;推顶组件200包括气缸210及底板220,底板220滑动设置于机架100上,底板220与气缸210连接,气缸210用于驱动底板220向靠近门缝的方向运动,以使所述左连杆件310推动所述左侧门320及所述右连杆件330推动所述右侧门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对开式多主轴刀库,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推顶组件、门板组件及刀盘组件,所述推顶组件、所述门板组件及所述刀盘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机架上;/n所述门板组件包括左连杆件、左侧门、右连杆件及右侧门,所述左侧门与所述左连杆件连接,所述左侧门转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右侧门与所述右连杆件连接,所述右侧门转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左侧门与所述右侧门之间设置有门缝;/n所述推顶组件包括气缸及底板,所述底板滑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左连杆件还与所述底板铰接,所述右连杆件还与所述底板铰接,所述底板与所述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气缸用于驱动所述底板向靠近所述门缝的方向运动,以使所述左连杆件推动所述左侧门及所述右连杆件推动所述右侧门,进而使所述左侧门与所述右侧门相互远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开式多主轴刀库,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推顶组件、门板组件及刀盘组件,所述推顶组件、所述门板组件及所述刀盘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机架上;
所述门板组件包括左连杆件、左侧门、右连杆件及右侧门,所述左侧门与所述左连杆件连接,所述左侧门转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右侧门与所述右连杆件连接,所述右侧门转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左侧门与所述右侧门之间设置有门缝;
所述推顶组件包括气缸及底板,所述底板滑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左连杆件还与所述底板铰接,所述右连杆件还与所述底板铰接,所述底板与所述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气缸用于驱动所述底板向靠近所述门缝的方向运动,以使所述左连杆件推动所述左侧门及所述右连杆件推动所述右侧门,进而使所述左侧门与所述右侧门相互远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开式多主轴刀库,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顶组件还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气缸设置于所述固定座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开式多主轴刀库,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顶组件还包括连杆座,所述连杆座设置于所述底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对开式多主轴刀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连杆件包括左固定座及左连杆,所述左固定座设置于所述左侧门上,所述左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左固定座铰接,所述左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杆座铰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桂维李玉国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誉东沅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