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放丝拉丝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8354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金属放丝拉丝设备,其包括供料机构、拉丝机构、回油机构和收线机构,所述供料机构包括缠绕有铜线的原料盘和导向轮;所述拉丝机构包括油槽、浸油辊、一对第一导向辊、一对第二导向辊、第一拉丝装置、拉模板和第二拉丝装置,所述油槽内装有拉丝油,所述浸油辊位于所述油槽中,所述铜线在所述第一拉丝辊轮和所述第二拉丝辊轮之间来回缠绕并穿过所述拉模板;所述回油机构的底部与所述油槽的底部通过管道相连通;所述铜线自所述原料盘依次经过导向轮、两个第一导向辊、浸油辊、两个第二导向辊和第一拉丝装置,所述铜线自第二拉丝装置依次经过回油机构和收线机构。通过将铜线牵引至所述油槽内,确保所述铜线涂油充分。

A kind of metal wire drawing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放丝拉丝设备
本技术涉及金属丝加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金属放丝拉丝设备。
技术介绍
铜丝作为工业生产中常用到的材料,需求量非常大,铜丝大多是通过铜线拉伸而成,而拉铜线的拉丝机在对铜线拉丝时,需要使用拉丝油进行浸润,但是传统的拉丝机并不能对铜线进行全面涂油,导致涂抹效果较差,影响拉丝的结果,且回收拉丝油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放丝拉丝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金属放丝拉丝设备,其包括供料机构、拉丝机构、回油机构和收线机构,所述供料机构包括原料盘和导向轮,所述导向轮位于所述原料盘的上方,所述原料盘上缠绕有铜线;所述拉丝机构包括油槽、浸油辊、一对第一导向辊、一对第二导向辊、第一拉丝装置、拉模板和第二拉丝装置,所述油槽内装有拉丝油,所述浸油辊位于所述油槽中,所述拉模板位于所述第一拉丝装置和所述第二拉丝装置之间,所述第一拉丝装置包括多个同轴转动的第一拉丝辊轮,所述第二拉丝装置包括多个同轴转动的第二拉丝辊轮,所述铜线在所述第一拉丝辊轮和所述第二拉丝辊轮之间来回缠绕并穿过所述拉模板;所述回油机构的底部与所述油槽的底部通过管道相连通;所述铜线自所述原料盘依次经过所述导向轮、两个第一导向辊、浸油辊、两个第二导向辊和第一拉丝装置,所述铜线自所述第二拉丝装置依次经过所述回油机构和所述收线机构。进一步地,所述回油机构包括壳体和两块并排分布的吸油海绵,所述壳体在相对的两侧上各开设有一个穿孔,所述铜线自其中一个穿孔穿入所述壳体内,并从另一个穿孔穿出,所述吸油海绵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铜线夹在两块吸油海绵之间。进一步地,每块吸油海绵的侧面皆设有一块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远离所述吸油海绵的一侧设有调节螺钉,所述调节螺钉穿过所述壳体并与所述壳体通过螺纹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底部为漏斗状,所述吸油海绵的底部为斜坡状,所述壳体的底端设有出油口,所述出油口位于所述吸油海绵正下方,所述出油口通过管道与所述油槽的底部相连通。进一步地,所述供料机构还包括支撑柱和螺纹杆,所述支撑柱上设有滑槽,所述螺纹杆位于所述滑槽内且在所述滑槽内自转,所述滑槽中滑动连接有连接臂,所连接臂自所述滑槽内向外延伸,所述导向轮安装在所述连接臂的下表面,所述螺纹杆位于所述滑槽内,所述螺纹杆穿过所述连接臂并与所述连接臂通过螺纹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供料机构还包括第一锥形齿轮和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位于所述滑槽的底部,所述第二锥形齿轮嵌在所述支撑柱的侧壁,所述第一锥形齿轮与所述第二锥形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一锥形齿轮的端面与所述第二锥形齿轮的端面相垂直,所述螺纹杆的底端与所述第一锥形齿轮的上端面相固定。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锥形齿轮远离所述第一锥形齿轮的端面设有转动杆。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将铜线牵引至所述油槽内,直接对所述铜线进行全面涂油,避免出现涂抹不均的情况,且所述回油机构可以将多余的拉丝油回流至油槽内,降低拉丝油的消耗。附图说明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供料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支撑杆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回油机构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中所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金属放丝拉丝设备,其包括供料机构100、拉丝机构200、回油机构300和收线机构400。所述供料机构100包括原料盘1、导向轮2、支撑柱3、螺纹杆4、第一锥形齿轮5和第二锥形齿轮6。所述支撑柱3其中一个侧面上设有滑槽7,所述滑槽7呈竖直方向延伸。如图1-3中所示,所述第一锥形齿轮5位于所述滑槽7的底部,且所述第一锥形齿轮5的齿面朝上,所述第二锥形齿轮6的齿面朝向所述滑槽7内,所述第二锥形齿轮6的横截面大致为工字型,且所述第二锥形齿轮6嵌在所述支撑柱3的侧壁,所述第二锥形齿轮6可以在所述支撑柱3的侧壁上自转,所述第二锥形齿轮6与所述滑槽7在所述支撑柱3不同的侧壁上。所述第二锥形齿轮6远离所述第一锥形齿轮5的端面设有转动杆8,方便用户转动所述第二锥形齿轮6。所述第一锥形齿轮5与所述第二锥形齿轮6相啮合,所述第一锥形齿轮5的端面与所述第二锥形齿轮6的端面相垂直,所述螺纹杆4的底端与所述第一锥形齿轮5的上端面相固定。所述螺纹杆4位于所述滑槽7内且延竖直方向延伸,所述螺纹杆4随所述第一锥形齿轮5转动而转动。如图1-3中所示,所述滑槽7中滑动连接有连接臂9,所述连接臂9的一端在所述滑槽7内,另一端自所述滑槽7内向外延伸,所述螺纹杆4位于所述滑槽7内,所述螺纹杆4穿过所述连接臂9并与所述连接臂9通过螺纹相连接。所述连接臂9的下表面安装于安装架,所述导向轮2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安装架下还连接有防止铜线脱离导向轮2的导向环10。所述导向轮2位于所述原料盘1的上方,所述原料盘1上缠绕有作为原材料的铜线。当用户通过所述转动杆8转动所述第二锥形齿轮6时,所述第二锥形齿轮6带动第一锥形齿轮5转动,所述第一锥形齿轮5带动所述螺纹自转,所述连接臂9由于所述螺纹杆4的作用从而进行上升或下降,方便用户在更换原料盘1时,将所述连接臂9降下来再重新把新的铜线挂在所述导向轮2上。如图1中所示,所述拉丝机构200包括油槽11、浸油辊12、一对第一导向辊13、一对第二导向辊14、第一拉丝装置15、拉模板16和第二拉丝装置17。所述浸油辊12位于所述油槽11中,所述油槽11内装有拉丝油。所述拉模板16位于所述第一拉丝装置15和所述第二拉丝装置17之间,所述第一拉丝装置15包括多个同轴转动且直径各不相同的第一拉丝辊轮18,所述第二拉丝装置17包括多个同轴转动且直径各不相同的第二拉丝辊轮19,所述铜线先从所述第一拉丝装置15上直径最小的第一拉丝辊轮18向所述第二拉丝装置17直径最小的第二拉丝辊轮19延伸,途中经过所述拉模板16上的膜孔,在所述第二拉丝装置17直径最小的第二拉丝辊轮19上缠绕接近半圈后经过所述拉模板16上另一个膜孔,再到达所述第一拉丝装置15上直径稍大的第一拉丝辊轮18缠绕,接着再经过所述拉模板16上第三个膜孔后往所述第二拉丝装置17上直径稍大的第二拉丝辊轮19缠绕,如此反复缠绕最终从所述第二拉丝装置17直径最大的第二拉丝辊轮19往所述回油机构300延伸,利用所述第一拉丝装置15所述第二拉丝装置17和所述拉模板16扇各个膜孔相配合并一起转动,从而对铜线进行拉长拉细,由于铜线利用卷绕和拉模板16拉丝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常用技术,固本技术不对原理做详细描述。如图1-4中所示,所述回油机构300包括壳体20和两块并排分布的吸油海绵21,所述壳体20在相对的两侧上各开设有一个穿孔22,所述铜线自其中一个穿孔22穿入所述壳体20内,并从另一个穿孔22穿出,所述吸油海绵21位于所述壳体20内,所述铜线夹在两块吸油海绵21之间,拉完丝的铜线上多余的拉丝油可以通过所述吸油海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属放丝拉丝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料机构、拉丝机构、回油机构和收线机构,所述供料机构包括原料盘和导向轮,所述导向轮位于所述原料盘的上方,所述原料盘上缠绕有铜线;所述拉丝机构包括油槽、浸油辊、一对第一导向辊、一对第二导向辊、第一拉丝装置、拉模板和第二拉丝装置,所述油槽内装有拉丝油,所述浸油辊位于所述油槽中,所述拉模板位于所述第一拉丝装置和所述第二拉丝装置之间,所述第一拉丝装置包括多个同轴转动的第一拉丝辊轮,所述第二拉丝装置包括多个同轴转动的第二拉丝辊轮,所述铜线在所述第一拉丝辊轮和所述第二拉丝辊轮之间来回缠绕并穿过所述拉模板;所述回油机构的底部与所述油槽的底部通过管道相连通;所述铜线自所述原料盘依次经过所述导向轮、两个第一导向辊、浸油辊、两个第二导向辊和第一拉丝装置,所述铜线自所述第二拉丝装置依次经过所述回油机构和所述收线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放丝拉丝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料机构、拉丝机构、回油机构和收线机构,所述供料机构包括原料盘和导向轮,所述导向轮位于所述原料盘的上方,所述原料盘上缠绕有铜线;所述拉丝机构包括油槽、浸油辊、一对第一导向辊、一对第二导向辊、第一拉丝装置、拉模板和第二拉丝装置,所述油槽内装有拉丝油,所述浸油辊位于所述油槽中,所述拉模板位于所述第一拉丝装置和所述第二拉丝装置之间,所述第一拉丝装置包括多个同轴转动的第一拉丝辊轮,所述第二拉丝装置包括多个同轴转动的第二拉丝辊轮,所述铜线在所述第一拉丝辊轮和所述第二拉丝辊轮之间来回缠绕并穿过所述拉模板;所述回油机构的底部与所述油槽的底部通过管道相连通;所述铜线自所述原料盘依次经过所述导向轮、两个第一导向辊、浸油辊、两个第二导向辊和第一拉丝装置,所述铜线自所述第二拉丝装置依次经过所述回油机构和所述收线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放丝拉丝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机构包括壳体和两块并排分布的吸油海绵,所述壳体在相对的两侧上各开设有一个穿孔,所述铜线自其中一个穿孔穿入所述壳体内,并从另一个穿孔穿出,所述吸油海绵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铜线夹在两块吸油海绵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放丝拉丝设备,其特征在于:每块吸油海绵的侧面皆设有一块限位板,所述限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钢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佳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